[心得] 淺談Abbado的指揮藝術 (3)

看板clmusic作者 ( Le rayon vert)時間10年前 (2014/01/28 03:32), 編輯推噓7(705)
留言12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belaludwig.pixnet.net/blog/post/55701963 (承上) 4. 其他 這裡補充一些上述分類沒提到,但個人聽過的Abbado錄音。 (1) Abbado和Pollini的協奏曲錄音除了Beethoven和Brahms的鋼琴協 奏曲全集錄音相當值得收藏以外(甚至連合唱幻想曲都有了,而 且現在就可以在Pollini的協奏曲套裝錄音中買到),他們這兩位 好搭檔的錄音許多都非常精彩,個人尤其喜愛Bartok的第一、二 號鋼琴協奏曲(CSO),Abbado可謂將芝加哥交響的銅管發揮得淋 漓盡致,而Pollini的演奏也相當精采,相當能發揮這兩首曲子將 鋼琴作為擊弦樂器的面向。而Brahms鋼琴協奏曲和柏林愛樂的錄 音固然精彩,但單就二號的第三樂章而言個人更喜歡之前兩人和 維也納愛樂(VPO)合作的演出;原因無他,因為維也納愛樂廳的 錄音效果比較好,而當該樂章開頭大提琴獨奏一出來的時候,因 為錄音比較能呈現空間感,那種空蕩蕩的空間裡只有一把大提琴 低吟的感覺似乎更能符合這個樂章所要表達的意境。所幸這些在 Pollini出的協奏曲套裝幾乎都可以一網打盡,只需再加購和Abbado 的Beethoven第五號鋼琴協奏曲錄音即可;這個錄音還請各位千萬 不可錯過,Abbado對這首曲子的見解和Mahler第五號交響曲一樣 有著和其他指揮相當不同的見解,無論在樂句型塑、節奏感和音 色上都相當強調這首曲子的陰暗面和戰爭感,頗能符合這首曲子 當時的創作背景,也因而更能凸顯出Beethoven中期作品中那些比 較難被發現但在後期大量出現的惆悵樂段(請聽第一樂章結尾長 笛獨奏轉豎笛然後又轉長笛的樂句,這種配器方式似乎在當時不 像Mahler那個時期的作品那麼常見?_?); (2) Abbado作為好好先生的困境:個性多少是一體兩面的,Abbado的 個性加上他的技巧或許讓他成為Mahler許多首交響曲的傑出詮釋 者,但其實偶爾也會有意外的狀況。除了之前提到Argerich的錄 音以外,最悲慘的案例之一莫過於他和Fleming的Mahler第四(BPO )。熟悉Abbado風格的愛樂者一聽到那終樂章不穩定的速度就知 道那不是他會有的詮釋!但或許個性就是一體兩面的事,他確實 可以讓Mahler很細膩動人,但也因此賠上了一個演出;所幸他除 了這次以外還有三次Mahler第四的正規錄音或錄影供樂迷欣賞。 而他和Argerich的錄音真是讓人感到五味雜陳:一方面這是除了 Pollini以外和他合作最密切的鋼琴家,但他們的錄音或許正好可 以作為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實驗組和對照組。因此個人還滿 欣賞他們一些早期的合作錄音,封面的黑白照在現在看來也別有 一番風味;但除了Ravel鋼琴協奏曲第二次的錄音更為讓人驚豔以 外,就個人聽過的錄音中比較晚進的有些甚至可以說是買來只是 為了要聽Abbado而已...... (3) Abbado相較於其他指揮對於Verdi的歌劇Simon Boccanegra(父女 情深)似乎情有獨鍾,一共有兩次以上的正規演出錄音和錄影; 但聽了開頭或許就不會那麼意外了,因為那種輕柔的曲風還真有 點和Mahler第三以及第九的終樂章有點相近,似乎溫情路線的曲 子就是Abbado最拿手的吧;這或許也說明了為何他的Wagner只有 Lohengrin的全曲錄音問世; (4) 前面說到Abbado不太調整樂團原本的音色,最有趣的例子莫過於 他剛接下柏林愛樂總監時錄製的Brahms交響曲全集!該錄音保留 了Karajan晚年細緻的音色,但樂句形塑的方式卻是Abbado中庸的 方式,對於一些喜愛的人聽來總有種溢於言表的美感,可以說是 這樣的巧合造就了一套非常讓人愛不釋手的Brahms經典詮釋!或 許這就和一些喜歡Wand以及Celibidache的樂迷聽到他們兩人一些 不和子弟兵合作的演出會有的新鮮感是相近的吧(而Wand和柏林 愛樂的Bruckner的確也真是令人望其項背的經典演出。此外同樣 的情況亦可見於Herbig和柏林交響的Brahms交響曲全集,雖然因 為是比較早期的詮釋,有些地方樂句聽起來似乎不夠活潑,個人 在一次座談中也向Herbig請教,他也直言他後來的詮釋比較得心 應手;但音樂就是那麼有趣的東西,那套演出其實更多地方散發 著質樸的歌唱感,再搭上搭配那純淨的音色,有些地方的詮釋真 是讓人難以忘懷。只是這樣的詮釋就只能在錄音中重現了,也只 能說所幸錄音技術可以記錄下大師們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了); (5) Abbado目前至少有兩片關於他的紀錄片,沒記錯的話就是前文提 到的錄影團隊所拍攝製作的。對於喜愛或好奇Abbado生平或相關 事蹟的愛樂者,或許可以去找來看看; (6) 一些朋友可能會非常喜歡他在千禧年和柏林愛樂的Baerenreiter 版Beethoven交響曲全集演出;這套全集的演奏風格似乎有點像是 仿古樂演出的風格?_?但單就第七號的錄影演出而言,很可惜的是 小提琴沒有分置兩側,而個人認為這種比較老式的分部擺法是該 曲呈現出Wagner所言「酒神的舞蹈」的關鍵之一,否則該曲尤其 是二四樂章一二小提琴一些建立在空間上的不同位置而產生的聲 部對話效果會大打折扣(折衷的辦法是在聽現場時坐在靠面對舞 台右手側,但聽錄音時根本無法解決該問題,而且其實坐在現場 也要很仔細聽,此外有些兩部分奏和合奏效果上的差異還是會大 打折扣,尤其在樂曲聲音比較多或其他聲部比較大聲的時候)。 有看過小克萊巴的該曲錄影就可以發現,曲子最後他的手勢要引 導樂團演奏出來的效果,該次錄影根本不如他和維也納愛樂的同 曲錄音。其實這樣的問題有很多曲子都會出現,只是Beethoven第 七是最明顯的例子之一,個人的心得是認為這也是理解Wagner那 句話的關鍵,因此在聆聽上可能要多加仔細注意。回到Abbado的 錄音來說,通常維也納愛樂一二小提琴都是分置兩側的,個人是 還沒有專心聽過他那次的第七,不過讀者們在聆聽時應該還是可 以稍微注意一下。 5. 購買推薦 真的要寫這一點的時候,才發現在這個全集盡出的年代,光是DG 的Abbado Symphony Edition以及Pollini和Argerich各自的盒裝協奏 曲輯,再加上EuroArts的Mahler第一到第七套裝,此外只需再添購和 Pollini的Brahms第一號鋼琴協奏曲(BPO)以及Beethoven第五號鋼琴 協奏曲(BPO;又建議添購SHM-CD,聲音較為凝聚),就幾乎可以囊括 上述提到的錄音。個人還沒看過Abbado和LFO的九號演出(mecidi.tv 提供該演出免費觀賞到月底為止,請還沒收藏考慮試聽的Abbado迷們 千萬不要錯過了),但他和GMJO的九號也是感人至極錄演俱佳的好演 出,最驚人的是演完以後年輕的中提琴手們竟然哭成一片......除了 因為Mahler讓中提琴得以重見天日以外,也是因為Abbado對該曲感人 至深的演譯吧(只是個人在收看的時候覺得好像有影音不同步的問題 ?如果是的話還滿可惜的......)。 後記 正如同Abbado不喜歡在演出之後聽到掌聲一樣,我想這並不是他 個性喜愛冷場或掃觀眾的興,而是他最屬意的曲子往往都是在探索個 人最內心的聲音,掌聲固然是一種釋放,通常也是一種對演奏者立意 良善的回饋;但有些樂曲結束後的留白,其實就像最懂得訪問導演的 記者不會去問究竟是什麼確切的生活經驗讓導演創作出這樣的作品, 畢竟這種自我表露正是要透過日常語言之外的弦外之音,才會讓人想 在螢幕或舞台上呈現在觀眾的面前。而且真正的藝術家演出不是為了 掌聲或其他身外之物,因為藝術之中自有報酬。也因此希望這系列文 章可以幫助各位對Abbado的指揮藝術能夠有更多的心得,而也終有一 天能夠感受到他的詮釋之動人和真摯之處。 謹以此文向Abbado致敬;除了感謝一些同好的交流和指點以外, 更要感謝他的音樂所帶給我的藝術上的啟發,以及因為他那真誠的詮 釋給我的感動 :) (可能會有補充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2.45.179

01/28 08:52, , 1F
新增4. (6)
01/28 08:52, 1F

01/28 11:00, , 2F
維也納愛樂那張布拉姆叔二號協奏曲真是相當不錯
01/28 11:00, 2F

01/28 11:34, , 3F
01/28 11:34, 3F

01/28 13:59, , 4F
總算寫完了 大推prc啊!
01/28 13:59, 4F

01/28 17:13, , 5F
剛剛想說寫完後來看個免費的Mahler第九 才發現只能看到一半...
01/28 17:13, 5F

01/28 17:39, , 6F
系列文真是太精彩了!給您一個真摯的擁抱。
01/28 17:39, 6F

01/28 17:40, , 7F
......這有比被叫鳥內盟主好嗎Orz
01/28 17:40, 7F
※ 編輯: prc 來自: 1.162.66.66 (01/28 17:42)

01/28 17:52, , 8F
推推
01/28 17:52, 8F

01/28 21:11, , 9F
就算是鳥內古典盟主,也需要購買長照險。
01/28 21:11, 9F

01/29 13:36, , 10F
01/29 13:36, 10F

01/29 20:27, , 11F
推Abbado也推prc
01/29 20:27, 11F

01/30 12:11, , 12F
01/30 12:11, 12F
文章代碼(AID): #1IvhHI07 (cl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