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目前對西方古典音樂有幾種批評取向?

看板clmusic作者 (長短.輕重.連斷.快慢)時間10年前 (2013/11/24 15:50), 編輯推噓4(406)
留言10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我雖聽古典樂十多年,但大多聽了不求甚解,所以相關專業知識極度貧乏; 近來因求知欲作祟,不滿足於「自己覺得好聽就好」,於是想問這個問題。 ================= 問題一: 標題所謂的「批評」,其實是包含解讀和評論在內的探究。就我看此板所知, 目前較主流的是三種曲向:傳記批評、結構批評、印象批評。 這些都是我自取的名稱,因為對專業術語並不瞭解,也不知道行內是否真有這類批評。 我所謂「傳記批評」,是指:用作者生平實紀,探討作品主題、內涵與感情等。 我所謂「結構批評」,是指:直接討論作品自身結構,如節奏、絃律,或整體結構等。 我所謂「印象批評」,是指:直接敘述聽了作品之後的整體印象、氛圍、及聽者感受。 傳紀批評,是我最常聽人討論的;而印象批評又讓我覺得很主觀,分歧也最大; 至於結構批評,以前愛樂電台彭廣林的節目常出現,本板文章#1I7jtwli推文者percus, 也是如此討論,坦白說我是比較喜歡結構批評的。 然而我對各種「批評」取向,所知甚少及淺,於是想請教板友們,目前對西方古典音樂 的「批評」究竟有哪幾種取向?懇請板友指點迷津或推薦書籍、論文亦可。感激不盡。 以下的問題則是附帶的。 ================= 問題二: 我因為專業背景不足,目前只分別出有一類曲子和一般所聽的不大一樣。這類曲子我舉 較有印象的兩首為例:貝多芬交響曲第3號第1樂章、貝多芬交響曲第9號第1、2樂章。 這類的曲子讓我覺得,似乎都處在「高潮」地「持續流動」,並無特意作高、低、起、 伏或類似起、承、轉、合的變化。 這個特性比較其他作曲家的交響曲就可以顯現,尤其可以比較古典樂派海頓的交響曲快 板樂章,或是浪漫樂派孟德爾頌第3、4號交響曲快板樂章或序曲會更明顯。 當然不是只有貝多芬、也不是只有交響曲有這種特性的曲子;我印象中舒曼的a小調鋼琴 協奏曲第3樂章也有類似特性;其他還有很多,一時想不起來。 一、請問這類曲子,是真的有我上述特性,還是我「自以為」有上述特性的?若是真有上   述特性,請問這類曲子在古典樂學術界有特別被歸為一類而與其他類分別嗎? 二、這特性是屬於音樂哪方面的不同?結構?曲式(常聽到這個詞,但其實並不瞭解,也   懇請知道的板友解釋一下)?還是所謂「板」的不同(如快板、慢板、行板、各種板   之類的,「板」一詞其實我也不太瞭解,也懇請知道的板友解釋一下)?單純的樂風   不同?還是其他什麼方面的不同? 三、這個問題,也可推薦書籍或論文給我。先說聲感謝。 =================== 問題三: 以前我曾經聽過這首曲子:Schubert: Symphony in E major, "1825" IV Presto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1iQj6au0-2Y/) 許久之後我又聽到另一首曲子:Brahms:Serenade No.2 A dur op.16-5.Rondo.Allegr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Orfrjm0xv8
) (或是點此連結第第13分40秒開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_4Wcb4_FvM
) 兩首曲子並不相同,但聽到後者會讓我想起前者,感覺兩者有所共鳴;或許兩者實在有 其相同之處只憑我難以瞭解,但也或許只是我個人主觀經驗而使二者被我連在一起。 這類會讓我聯想、覺得有共鳴、甚至類似的曲子有很多,我只是舉這兩首我印象較深刻 的為例而已。對此想請教板友的是,覺得這兩首曲子有共鳴、或有類似處,是真的有其 曲子本身的原因,還是只是我個人主觀所致? 若是真為曲子本身的因素造成,請問是哪方面的因素?例如是其中某種樂器演奏類似的 絃律、曲子演奏出類似的整體氛圍,還是與上述問題二第二點所問的那些因素有關? 懇請指點迷津,再次說聲感激不盡。 =================== 問題四: 這問題要問演奏者「詮釋」作品的問題。偶然點到:http://tinyurl.com/q42ooc8 這個曲子大家都聽過,而頗厭惡韓國人的我,卻意外覺得這韓國人彈得不錯。 其實,如果只留於「自己覺得好聽就好了」也可以,但底下有一個留言這麼說: 「bravo! bravo! bravo! as good as any rendition of Emperor I have ever heard.」 這就讓我不禁想問一些問題: 一、這個人彈得怎樣?板友們也和我一樣覺得彈得不錯嗎?如果有更好的,可以請板友提   供連結,要我注意聽什麼方面、什麼地方,讓我區分出好壞分別嗎? 二、其實我主要想問的,是比賽時,譜都一樣,演奏者若同樣頂尖、不分伯仲,且對譜的   熟練度和認識也都一樣;那麼,評審們是由什麼方面決定誰高誰低的? 三、這問題也是要問一個「主觀」和「客觀」的問題。演奏者的「主觀」詮釋、評審的「   主觀」決斷,是如何做到與大眾的「客觀」判斷相接近的?要從哪方面作標準?在哪   方面作努力以逼進客觀?   (總不能評審選出來的一個冠軍,卻是眾人認為最爛的一個,頂多相差個一、兩位)   (而且參賽者也要做到自己演奏到覺得好聽,也要讓別人覺得自己演奏好聽) 請問這問題如何解?單純是從對「客觀」經驗累積形成的「主觀」認定嗎?還是其他? 也懇請板友指點迷津,若有相關的書和資料也懇請推薦。最後再說聲感激。 ============================================================================== 一探究下去,才覺得古典音樂很精細、複雜、艱深,不過我也對這些困難頗有興趣啦。^^ 總之,向各位板友先說聲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5.132.29

11/24 16:13, , 1F
學習批評一個作品 其實並沒有很困難
11/24 16:13, 1F

11/24 16:13, , 2F
但學習欣賞一個作品的每 其實比較困難 甚至要花幾十年的人生
11/24 16:13, 2F

11/24 16:32, , 3F
其他樂器不熟, 鋼琴的倒可以聊聊
11/24 16:32, 3F

11/24 16:32, , 4F
但黃帝太長, 要討論這種話題要找短一點的曲子
11/24 16:32, 4F

11/24 16:33, , 5F
甚至是只有一曲裡的幾行. 可以討論有那些可以欣賞的點
11/24 16:33, 5F

11/24 16:33, , 6F
至於那些東西是好是壞是重要是不重要就是個人主觀了
11/24 16:33, 6F

11/24 19:45, , 7F
一樓說得真好^^
11/24 19:45, 7F

11/24 19:48, , 8F
從音樂與藝術思想的脈絡來批評的也不少
11/24 19:48, 8F

11/24 20:04, , 9F
總覺得批評是比較負面的詞彙
11/24 20:04, 9F

11/25 17:58, , 10F
用評論分析也許比批評適合。
11/25 17:58, 10F
文章代碼(AID): #1IaQ_VHw (cl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