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葛林戈斯演奏小提琴協奏曲

看板clmusic作者 (666)時間11年前 (2013/06/03 02:55), 編輯推噓1(105)
留言6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又來一位音樂神童!俄國小提琴伊利亞‧葛林戈斯(Ilya Gringolts),外表看起來儘管不 年輕,但他1982年出生於聖彼得堡,今年只有二十一歲而已。 不過,聽過他的第一張錄音,由帕爾曼指揮以色列愛樂詮釋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 蕭斯塔高維契「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之後。我認為與其稱他「神童」,或許改口為「與眾 不同」更為貼切! 這位一代提琴大師帕爾曼口中「演奏忠於自己、與眾不同,是一位非常非常特殊、不同」的 新秀,其實早在DG為他灌錄這張唱片前,就已經身經百戰了:1992年首次參加全蘇聯青年大 賽便獲得第二名,1994年贏得年輕藝術家競賽首獎,1995年第一次出國比賽,在英國贏得曼 紐因大賽首獎,之後1997年贏得波蘭的韋尼奧斯基青年競賽首獎,1998年獲得義大利帕格尼 尼比賽首獎。伊利亞‧葛林戈斯可說不到二十歲,便摘遍小提琴大賽的數項桂冠,「神童」 之譽不脛而走! 大賽奪冠,並不代表音樂藝術性夠高,能夠闖蕩江湖。伊利亞‧葛林戈斯行走江湖的真正貴 人,是祖克曼、帕爾曼這兩位二十世紀末的提琴巨匠,他們聯手栽培了這位二十一世紀的小 提琴希望新星。 伊利亞‧葛林戈斯的雙親輾轉將他演奏的錄影帶,拿給在加拿大國立藝術中心的祖克曼,驚 訝於這位年輕人的表現,祖克曼將伊利亞‧葛林戈斯介紹給帕爾曼,讓他進入帕爾曼音樂夏 令營,同時協助他登陸美洲大陸,不僅在1999年進入茱麗亞音樂院與Dorothy Delay、帕爾 曼學琴,同年七月並在北美首次與祖克曼合作演出。 年輕、與眾不同的伊利亞‧葛林戈斯,很快地在2001年與DG簽約,灌錄下這張唱片。原本他 打算在首張錄音演出西貝流士、柴可夫斯基的協奏曲,但最後決定以蕭斯塔高維契替換西貝 流士。他認為,「柴可夫斯基、蕭斯塔高維契這兩首作品有一定的共通性,它們都是絕對真 誠,開放而且衷心的。但是蕭斯塔高維契的情緒充滿痛苦,柴可夫斯基則是喜悅。蕭氏的英 雄呈現吶喊、尖叫情愫,但柴氏的英雄卻是充滿歌唱的。」 就聽覺上嚴格來說,伊利亞‧葛林戈斯並非將這兩首協奏曲演奏得特別優異,但詮釋上卻絕 對的與眾不同。他的柴可夫斯基重點不在飛快速度上,而在自由奔放的彈性速度表現,以及 一股自信灑脫,以一個二十出頭的小提琴家來說,如此成熟完備的手法的確難能可貴。在眾 多此曲詮釋上,伊利亞‧葛林戈斯的表現儘管沒有格外令我驚艷,但是他卻能夠有股不落俗 套的章法鋪排,讓這首多數樂迷已經聽到熟膩的經典,散發出新鮮的味道。同時技術自然流 暢,絲毫沒有勉強。 至於他的蕭斯塔高維契藝術性更高,相對柴可夫斯基來說此曲過去的演出與錄音較少,但近 年來有越來越受重視的趨勢。伊利亞‧葛林戈斯很清楚藝術家之路是孤獨、漫長的,他追求 的是一種孤傲的完美,而不是浮華掌聲或庸俗票房。因此,他並未試圖將此曲庸俗化或娛樂 化,而是保有蕭斯塔高維契某種程度的深澀晦暗,也可以說保有作曲家的原創精神,不讓演 奏者的主觀意志凌駕於作品之上,音樂意境聽來格外卓絕,深切且不猶疑。 帕爾曼帶領以色列愛樂,充分給予獨奏家呼吸的空間,協奏的管絃和聲飽滿溫暖,增添幾許 錄音的華麗感。儘管近來少聞帕爾曼拉琴挑戰大曲,但是他在本片為後進伊利亞‧葛林戈斯 護航的鮮明舉動,必定為樂壇留下「世紀交棒」的佳話。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0.91.52

06/03 02:57, , 1F
1982年出生於聖彼得堡,今年只有二十一歲?
06/03 02:57, 1F

06/03 02:58, , 2F
應該是少算了十歲^^
06/03 02:58, 2F

06/03 04:00, , 3F
大概這篇文寫在十年前吧 ^^ 葛林戈斯也早已不在DG 加盟了Onyx
06/03 04:00, 3F

06/03 07:31, , 4F
看到第一段我笑了
06/03 07:31, 4F

06/03 09:39, , 5F
後來選曲偏冷門,有點個性
06/03 09:39, 5F

06/07 13:12, , 6F
這篇大概要附上連結 ? http://0rz.tw/CESuA
06/07 13:12, 6F
文章代碼(AID): #1HgvKdkJ (cl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