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慕尼黑室內樂團聽後感(上)

看板clmusic作者 (Freyr)時間11年前 (2012/11/03 02:25),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今天聽了李垂宜與慕尼黑室內樂團,非常不開心,甚至聽得非常生氣。 原因無他,有去的人都知道——這場舉辦在新舞台音樂會的觀眾水準超low, low 到國家音樂廳的咳嗽大隊在這邊只是最輕微的干擾。 *該拍手的時候不拍手,但每個樂章中間一定拍手。 一方面國家音樂廳會提醒,一方面國家音樂廳的觀眾都有常識, 知道音樂會『不該在樂章之間拍手』——就算偶爾有人拍了,但掌聲很快就停了。 但在這場新舞台的演奏會不是。 樂章結束就有人開始拍手,而且一拍就停不下來了; 每個樂章都拍,拍到讓指揮者跟團員得戰戰兢兢地在樂章結束時不敢完全把手放下, 稍事停頓就趕緊接著下一個樂章,深怕一慢台下又響起掌聲。 這就算了——頂多是指揮跟樂團有點無奈,覺得台下觀眾不懂音樂罷了, 至少還不影響樂曲欣賞…… 然而—— 樂章之間拍手的長度跟樂曲結束差不多——不長也不短, 不夠指揮和獨奏家離開舞台再走回來。 下半場李垂宜演奏完協奏曲離開舞台……完了,掌聲短到讓他差點沒機會演奏安可曲。 還好有人膽子夠大,喊了安可,掌聲才又響起來, 讓工作人員都已經準備把獨奏家的椅子搬走,才在對門工作人員揮手的情況下趕緊放下。 *不看節目單——不懂拍手禮儀的觀眾,連前來聆聽的樂曲都不肯花時間理解。 今天的海頓遠比兩首協奏曲出色(這點下篇會提到), 但不幸的是,下半場的第二首曲子是海頓第45號交響曲…… 簡單介紹一下——這首曲子名為告別,是海頓擔任宮廷樂團團長的時候寫的曲子。 當時因為團員們長期住在王子居住的城堡裡面,思鄉成病,於是海頓寫了這首告別; 結束正常海頓風格的前三個樂章之後, 第四個樂章,團員在演奏完負責的樂段之後便一個接一個吹熄蠟燭離開, 最後剩下兩名小提琴首結束樂曲,藉此對王子傳達團員們的思鄉之情。 好了……當樂團成員演奏完離席的時候,觀眾席竟然開始竊竊私語! 而且一開口就停不下來; 前排有人一直講話被瞪,被拍肩膀制止,後排還是有人繼續講話! 重點是——新舞台的節目單不像國家音樂廳,是要自己取拿, 這邊是驗票進場的同時,工作人員就會同時間發放節目單!一人一份,兩人兩份! 而這首告別交響曲,是『下半場的曲子』! 上半場因為準時驗票入場沒時間看節目單就算了…… ——中場休息20分鐘,節目單不看就是不看!!!!!   ……那你來聽什麼音樂會? ……這時候,掌聲又響起來了——在樂曲結束的最後一個小節『之前』! 場中剩下的兩名小提琴手,琴弓還沒離開弓弦,又有人拍手了。 還好拍的時間不長,大概就像國家音樂廳樂章之間拍手的長度(也TMD夠長了) ——因為兩名小提琴手硬著頭皮把最後一小節拉完。 演奏結束,最熱烈的掌聲來了…… 但我真的不懂,從頭到尾不懂音樂禮儀,不願意瞭解要聽的樂曲, 這時候熱烈的掌聲到底是在熱烈什麼? 我不懂這些人到底為什麼聽音樂會?聽氣質的嗎?不懂禮貌裝什麼氣質? 總之,這是我第一次去新舞台聽,但也是最後一次了。 這裡不是聽音樂的人去的地方,不是聽音樂的地方。                ——續下篇,有一點點小失望的頂尖室內樂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4.223.240 ※ 編輯: fortunia 來自: 123.194.223.240 (11/03 03:11) ※ 編輯: fortunia 來自: 123.194.223.240 (11/03 03:31) ※ 編輯: fortunia 來自: 123.194.223.240 (11/03 04:01) ※ 編輯: fortunia 來自: 123.194.223.240 (11/03 04:21)

11/10 22:23, , 1F
我就是那位喊安可的人:)
11/10 22:23, 1F
文章代碼(AID): #1Gb10iRg (cl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