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席茲 2012在台灣(第一天)

看板clmusic作者 (吃經濟學家的恐龍)時間12年前 (2012/03/21 23:01), 編輯推噓4(408)
留言12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首次聽說 Konstanin Lifschitz 的名字是在2010年年底,大學時代曾 一起幫高中母校製作音樂刊物的高中學長打算創業開設音樂會經紀公司, 以 Lifschitz 的四場巴哈馬拉松獨奏會為創業作。聽到有人在台連開 四場巴哈的獨奏會,我個人的第一反應是,這演奏家若不是發神經病, 則必然是技藝內涵均臻頂尖的高手,而以我對於我學長的認識,後者的 可能性自然遠大於前者。 2011年 Lifschitz 的四場獨奏會,我因為工作的緣故只去了第二場, 那場的曲目也有郭德堡變奏曲。現場票房極其慘淡,可容納三千人的 新北市多功能集會廳,因為交通因素再加上事前宣傳不足,只來了八 九百人。但是結束時,現場的叫好聲卻大得出乎意料,會後排隊等著 要簽名的人也是大排長龍。當時我與 Lifschitz 合照完後,曾對他說 希望他明年(也就是現在)再來,同時也暗暗希望我學長的音樂會經 紀事業能夠一帆風順。不管怎說,Lifschitz 靠著超卓的琴藝,在 2011 台灣演奏會結束的時候,已經累積起一批死忠的台灣樂迷,這說法應 不算過份。 我沒法確定 Lifschitz 是否真如新聞稿裡的紐約時報樂評所言,是 Glenn Gould 以來,對郭德堡變奏曲最重要的詮釋者。但可以肯定的 是,Lifschitz 演奏的郭德堡變奏曲自成一家之言,有很多令人驚喜 的亮點。 Lifschitz 的詮釋,最大的特色,我以為是「穩健」--是那種「非常 沉得住氣」,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那種穩健。習慣了Andras Schiff 那種珠圓玉潤的詮釋,或者 Glenn Gould 「天才與瘋子僅一線之隔」 的神經質彈法,可能會覺得 Lifschitz 過於遲滯也不一定。但慢慢就 能發現 Lifschitz 有自己的步調,他的內在節奏感極佳,這種一步一 腳印的節奏,配合他的漂亮音色與對位線條,彈出了堂堂正正、厚重實 在的巴哈。而 Variation 15 及 Variation 25,Lifschitz 也彈出了 那種在「迷霧中緩步前進」的幻想力。 聽完了他彈的郭德堡變奏曲,彷彿也跟著走過了巴哈設下的對位迷宮, 今天下午跟一群笨蛋開會受的氣,也在無形中丟到九霄雲外去了。 P.S. 今天在三樓大老遠就看到焦元溥大大的粉紅色襯衫,可惜沒機會 抓住他合照一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5.166

03/21 23:37, , 1F
聽得很過癮呢~明天也會去XDD
03/21 23:37, 1F

03/21 23:52, , 2F
真的超讚XD
03/21 23:52, 2F

03/22 00:00, , 3F
音樂會真的很棒!只可惜坐我旁邊的路人情侶竟在第30變奏起
03/22 00:00, 3F

03/22 00:02, , 4F
親了起來, 啾啾的口水聲讓人極度的不舒服!
03/22 00:02, 4F

03/22 00:03, , 5F
請問究竟把音樂廳和郭德堡當成什麼了!!(翻桌)
03/22 00:03, 5F

03/22 00:36, , 6F
請問安可曲是什麼
03/22 00:36, 6F

03/22 00:40, , 7F
聖詠:當我們在最深的憂慮
03/22 00:40, 7F

03/22 00:45, , 8F
Wenn wir in hoechsten Noeten sein
03/22 00:45, 8F

03/22 00:46, , 9F
會選擇這個聖詠當成encore piece基本上是有結構上的必然性
03/22 00:46, 9F

03/22 00:55, , 10F
感謝!
03/22 00:55, 10F

03/22 16:04, , 11F
等樓樓上發心得文(誤)
03/22 16:04, 11F

03/23 10:33, , 12F
推心得!!
03/23 10:33, 12F
文章代碼(AID): #1FQUr7VI (cl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