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Afanassiev @ Denon 最近進的貨

看板clPianist作者 (隱藏的華麗深奧)時間18年前 (2006/08/20 02:49),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以下同時在 http://kontracello.blogspot.com/ 有網誌版 (唯一的差別在於附 CD封面的連結) 在 clmusic 有 post 過部份, 這是修改過的完整版 ################################################################## 最近買了 Afanassiev 的一系列錄音 我本來沒聽過這個人 看到出平均率, 想說先買自己比較喜愛的第二卷聽看看 沒想到出乎意料之外的好, 我喜歡的樣式是節奏的統一性 和清楚的聲部分析, 此人的錄音乍聽之下好像蠻正常 可是也頻頻在裡面搞小動作, 展現出奇特的立體感 於是乎隔天又帶了第一卷回家, 第一卷最後一首賦格錄了兩個版本 算是特別之處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卷的封面實在是很詭異 放一顆頭是要嚇人嗎 XD 把以上的特質加強數倍, 就是詭異的 Schubert 鋼琴奏鳴曲 超慢速的 Schubert D958, 959, 960 和 D894 (另一張) 所呈現出來的就是病態的感覺, 陰暗的世界, 沒有希望的未來 我雖然看不懂完整的日文, 但是從 CD 解說中充斥的 "冥府之音", chitohisch, "悲慘", "地獄", "自殺的不可能性", "白之恐怖" 還有一些看起來像是在形容精神疾病之類的詞可以看出一二 (內文是 Afanassiev 自己寫的) 我本來以為 Lazar Berman 的 D960 已經很慢了, 沒想到 Afanassiev 可以贏他快 10 分 喜歡玩超慢速的代表大概是 Glenn Gould, 在這一方面 Afanassiev 的手法基本上是類似的 我想, 這和 Afanassiev 在 Bach 上有很深的修練應該有關 以前聽 Schnabel 的 D959 和 960 沒有感覺, 總認為在催眠 可是 Afanassiev 的聽一次就上手, 很快就吸收 原因是 Schnabel 彈太快, 以類似 Beethoven 的方式處理 充滿著陽剛的氣息, Schubert 冗長的樂句沒有達到碎碎唸的效果 抓不到重點, 忽快忽慢有達到戲劇性的效果, 但沒有集中感, 反之 Afanassiev 雖然慢, 每個主題都對應得清清楚楚 制約的延音踏板使用充分發揮音色變化的功力 極弱音和柔音踏板的巧妙運用使精神緊繃, 長的像蟒蛇一樣的樂句中速度極少改變, 聽的時候提心弔膽, 結束時反而如釋重負. 另外, Afanassiev 還有錄 Brahms Op. 10, 79, 116-119 基本上也是用極慢的速度來詮釋 這一點我不是很欣賞, 因為我已經有偏好的處理方式, 不論是自己還是別人彈 雖然 Brahms 晚年的作品總是有蕭瑟, 淒涼之感 但是對於過度將這些作品傷感化我認為就有點畫蛇添足了 規規矩矩的 Brahms (甚至帶有一點霸氣的, Backhaus 早年的彈法) 才是我偏好的方式 我承認這和我個人的好惡有關 Schubert 我一向不是很喜歡, 所以可以接受被惡搞的程度大很多 (笑) 和 Gould 惡搞 Mozart 的奏鳴曲有異曲同工之妙 (可是我喜歡有一張獨立的 K330, 這首異常的端莊) 類似的樂句一直重複, 讓我想到蟲靠體節重複來加長身體 戲劇化的效果多於精巧的內聲部設計 (這一點 Lieder 就好很多) 此時我偏好的補救措施就是強化其結構的穩定性 Afanassiev 雖慢, 可是感染力強大 (反之 Gould 的操作方式是加快速度) 再舉一個例子就是 Schubert 的 Duo for Violin and Piano D574的第一樂章 同樣是 W. Schneiderhan 與 Carl Seemann 和 Walter Klien 的不同組合我喜歡前者 原因只是後者的速度比較自由, 感覺就散漫了 相較之下更自由的 Yehudi Menuhin 我根本就不知道他在幹嘛 很不幸的我第一次聽 D574 和 D960 就是上述 Menuhin 和 Schnabel 的版本 難怪在金錢有限的前提之下不想再去買其他的錄音來嘗試為 Schubert 平反 XD 最後一組是 Schumann 和 Mussorgsky Afanassiev 也擁有劇作家的身分, 自己參與演出, 同時還演奏鋼琴 雖然 Denon 的解說有類似的敘述, 但是我幾乎看不懂日文, 只好向咕狗大神求救: "Afanassiev has a second career as a writer, with a number of novels published and plays based on Modest Mussorgsky's piano cycle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and Robert Schumann's Kreisleriana to his name". (http://www.answers.com/topic/valery-afanassiev-classical-musician) 這裡收錄的就是 <<展覽會之畫>> 以及 Kreisleriana, Waldszenen 日本人用了各用一次 "狂氣" 來形容這兩份錄音 Kreisleriana 是很囂張沒錯, 一反 Schubert 的龜速, 大膽變化速度, 切割旋律線 用極大的音量強調某些和聲, 敲擊鋼琴獲得震撼力 (是有一點爆音, 但是沒有 Ashkenazy 那種令人聽到頭皮發麻的奇怪金屬味) 以要製造他自己的戲劇效果來解讀或許比較能解釋吧 是很有創意, 我怕不耐聽就是了 展覽會之畫相較之下很正常到不可思議的地步 (嗯, 相較於 Sviatoslav Richter 1958 年在 Sofia 的現場) 或許是 <<展覽會之畫>> 樂團版的錄音也是千奇百怪 所以對於該演奏會有什麼創新之期望就會比較高 事實上這份錄音不論是技巧或是詮釋都已經在水準之上 應該可以放心服用 : ) -- Domine ad adjuvandum me festin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145.164 ※ 編輯: kontracello 來自: 61.229.145.164 (08/20 02:52) ※ 編輯: kontracello 來自: 61.229.145.164 (08/20 02:54) ※ 編輯: kontracello 來自: 61.229.145.164 (08/20 02:55)

08/26 14:28, , 1F
這位仁兄的東西都很值得買 有空可以去聽他的蕭邦馬祖卡..
08/26 14:28, 1F
文章代碼(AID): #14vrqhRh (clPian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