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仁] 歷史報告

看板ck57th320作者 (波西米亞式毀滅)時間18年前 (2006/04/12 13:23), 編輯推噓3(302)
留言5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不要刪掉阿幹! 民族問題從統治初期到結束前始終是日本政府統治台灣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此問題 無法自制度面上徹底解決,而訴諸暴力更易遭致反效果,僅能從誘導和改變生活面做起,而 日本的策略是將台灣徹底拉開中國並與日本本土作緊密的結合,雖在不同統治者治下有著 差異性的統治方式,但可知此一主軸是確立的,從大陸人來台需經過嚴密的把關和禁止中國 人為主的會社成立都可得知.而統治約略可分為兩期,前期為兒玉時期,主要為考量台灣特 殊性而做了許多措施,如遵循社會舊息,差別警察政治,到了後期則有了明顯不同的變化,主 要是為延長主義和同化主義實現所施行的許多措施為主,強調的是民族融合,與日本的連結 ,而施政上也較為寬鬆. 至於民族運動方面,前期主要為清朝官員和地方大族的反抗為主, 後期則較多所謂的土匪 強盜進行武裝攻擊.而另一條支線上進行的則是較為和平的社會活動,一直要到了統治後期 才漸漸成為一種有組織的集會,而對於台人參政權的有無,作者在書中提出了疑問,成為殖 民地統治者一個矛盾的所在,也是對其始終保持態度的一種懷疑. 書中特別將糖業做一番詳細的論述,乃因糖業對台灣影響乃不只對於經濟,致許多方面 皆有涉及,不可謂糖業對台灣有著重大的影響,書中先就世界糖業發展和糖業起源作了概略 的介紹,藉以突顯台灣的位置和獨特性.而僅有適當的環境並無法使一個產業自然蓬勃發展 ,日本政府對於糖業的投入不可謂不用心,從被命為生產官員的新渡戶博士開始提出了許多 糖業改良方法及要點,而後在總督府的改良政策下有了許多糖業的技術突破,蔗苗改良和根 據糖業獎勵規則所進行的補助是最主要的兩點誘因,使得農民和資本家都能投入此產業.而 糖業保護政策的設立,更使得業主大量投注資本在台灣糖業,並從事許多建設商品的輸出更 為方便,產量更為大幅提升,政府的刻意經營和糖業的崛起有著密切的關係. 而台灣糖業在日治時期也有了和以前完全不同的風貌,新式工廠的勝利,混合企業的工 作形式都從根本面改變了這被視為傳統產業的風貌,講究日台合一緊密互動的發展也在糖 產業這項充分表現出來.既以成一資本主義為主的經濟體系,糖業不可避免的也有了許多新 組織, 如糖業聯合會就是一例,哄抬售價,控制產量的伎倆與一般資本主義者並無顯著不同 .糖業和金融的關係自然亦是密不可分,從銀行的危機到糖業的稅收等等問題,都不難了解 到台灣的經濟地位和經濟體系的轉變,可說台灣在日本統治的時期中,漸漸從原本原始的商 業資本型態產生質變,漸漸轉向最發達的型態,即為所謂金融資本的獨占狀態. 糖業資本家的聯合會主要是對於外部的工人和消費者保持同一態度乃至於決取最大利 益,但其內部不可避免仍要為自身利益與她家公司進行商業競爭,所謂的收購吞併打擊對方 等手段,都是在日本統治下資本主義橫行的產物,雖然如此但是日本政府仍然能從這些資本 家獲得利益的過程中得到好處,殖民地策略的運用在糖業上可說獲得了不小的成功. 書中最後乃作者對當時糖業的未來作了一番分析,從客觀的統計圖表開始,說明日本台 灣對於糖之需求和供給關係,後便提出就現有資源之不足與仍可進行升級之部分進行討論. 作者不以主觀意識探討日本對台殖民策略的正確性和完成度,而單純以客觀的統計資料和 實證檢驗台灣社會的變化和經濟的進步.暫時使人跳脫了傳統殖民地主義和其帝國主義較 為偏激而充滿情緒的想法,雖然未給予我們一明確的結論,但可知推知其種種作為最後必然 導致一可知的結果,對於歷史有著明確的輔證作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7.59

04/12 13:26, , 1F
END
04/12 13:26, 1F

04/12 17:50, , 2F
我也直接END了...
04/12 17:50, 2F

04/12 18:41, , 3F
J殺洨
04/12 18:41, 3F

04/12 23:10, , 4F
肏你媽又沒叫你們看,end啥小...
04/12 23:10, 4F

04/14 22:26, , 5F
這篇文章被m了= =
04/14 22:26, 5F
文章代碼(AID): #14F8xOV- (ck57th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