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幕] 醫學院學生的邏輯思維

看板ck56th332作者 (McGrady魂)時間16年前 (2008/07/28 15:40), 編輯推噓6(603)
留言9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這一篇文章是由某個最高機密的線民所提供 到底這之中有什麼駭人聽聞的秘密 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 醫學院是在現有的實驗基礎加上人為的操縱,畢竟醫學院面對的是活生生的人,並不是冷 冰冰的機器,我們並沒有一定的公式可言。即使有了一個大方向,對於實際情況下病人會 發生什麼事我們仍不清楚。以混沌公式作譬喻好了,一個實驗的結果可能會被許多外在事 物所影響,然而工學院學生所得到的實驗結果大多已經盡量排除外因,於是可以得到一致 的結果,而醫學系則是個人體質不同,抗原抗體的反應,抗藥性的程度以及種種生活歷程 甚至基因程度的差異都會造成影響,所以我們不可能單單僅憑實驗數據來下斷論。假設今 天一顆網球撞到球網而向正上方彈起,理工科的學生們能夠藉由計算球的碰撞角度,當時 的風向或者是空氣濕度等等物理學上的因子來判定球將落在何方;而我們醫學院的學生則 是會在大略計算出來之後再祈求奇蹟,例如加油吶喊等等方式讓球落在對手那邊,儘管你 說這對於球的落點並沒有什麼影響,但是那對於球員的心裡層面卻是影響極深,這就是我 們所要達到的目的。 眾所皆知,銀離子能夠殺菌,於是許多理工科系的人把他們的產品加上銀離子宣稱能夠殺 菌,但是醫學體系的人們心中便會產生一個疑問,真的嗎?你這個東西在人體中會產生什 麼結果還不一定,我們並不敢肯定這些藥物在人體這個巨大的有機體內會產生什麼變化。 藥效更強,那是我們所樂見的;沒有作用,那麼重新再來;對人體有害,那麼就大錯特錯 了。現在很多市面上的鹼性離子水宣稱能夠提高人體的pH值,藉此改善人體健康。從理論 上來看是這麼說沒有錯,可是鹼性離子進入人體中必須要先經過胃部再進入小腸被吸收, 在胃部內就會因為胃酸而大量中和,原有的離子蕩然無存,甚至更可能造成胃酸不足而引 起消化不良,反而對於身體有不良的影響。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人體試藥的原因了,即使是在動物實驗上能夠發揮作用的藥物,在人的體內會發生什麼影響仍在未定之天,在這個 人的體內能夠產生作用的藥物,在另一個人可能會致死,於是我們必須要做大規模的人體 試驗,盡量找出一個風險較低的藥物,而不是成效最好的藥物。畢竟我們的使命是要給病 人一個良好的生活品質,而非以往許多人所想像的治癒疾病。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經由 多年來的醫學研究,我們發現有許多疾病真的是無法治癒,與其勉強讓病人痛苦地活五年 ,倒不如讓他與疾病以另一種共存的方式生活,平安喜樂地活三年,這樣相信對於大多數 病患是比較好的結果,這也是我們所要努力的目標。 為了達到預期中的成效,甚至給予病人活下去的力量,醫生們大多會穩定病人的情緒,讓 他們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病情,而非理性地分析給病人了解所有所有的狀況,即使 病人將要死了,我們可能也會嘻皮笑臉地跟他說你會康復,因為這樣子才能達到醫療的最 大成效,病人自身的抵抗力大於大部分的藥物,這就是醫生必須口才好的原因。假使一個 醫生不會說話,那麼的話他只能做研究,而不能做臨床醫師,因為他不懂得做人,也不懂 得病患的心理。國外曾經做過很多研究,研究結果令許多舊式學派的學者們跌破眼鏡,因 為結果顯示安慰劑效應與真實用藥的成效相差不多。這個結果帶給我們另一個反思,就是 我們怎麼決定一個疾病會不會被治癒呢?除了當時的用藥,病人的體質以及疾病的嚴重程 度之外,另一個關鍵要素就是病人認為自己會不會被治癒。如果你認為自己一定能夠康復 ,那麼成功治癒的機會就很大; 相對的,自己想死的話,大羅神仙也難救。為了達到預期中的成效,甚至給予病人活下去的力量,醫生們大多會穩定病人的情緒,讓 他們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病情,而非理性地分析給病人了解所有所有的狀況,即使 病人將要死了,我們可能也會嘻皮笑臉地跟他說你會康復,因為這樣子才能達到醫療的最 大成效,病人自身的抵抗力大於大部分的藥物,這就是醫生必須口才好的原因。假使一個 醫生不會說話,那麼的話他只能做研究,而不能做臨床醫師,因為他不懂得做人,也不懂 得病患的心理。 國外曾經做過很多研究,研究結果令許多舊式學派的學者們跌破眼鏡,因為結果顯示安慰劑效應與真實用藥的成效相差不多。這個結果帶給我們另一個反思,就是 我們怎麼決定一個疾病會不會被治癒呢?除了當時的用藥,病人的體質以及疾病的嚴重程 度之外,另一個關鍵要素就是病人認為自己會不會被治癒。 為了達到預期中的成效,甚至給予病人活下去的力量,醫生們大多會穩定病人的情緒,讓 他們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病情,而非理性地分析給病人了解所有所有的狀況,即使 病人將要死了,我們可能也會嘻皮笑臉地跟他說你會康復,因為這樣子才能達到醫療的最 大成效,病人自身的抵抗力大於大部分的藥物,這就是醫生必須口才好的原因。假使一個 醫生不會說話,那麼的話他只能做研究,而不能做臨床醫師,因為他不懂得做人,也不懂 得病患的心理。國外曾經做過很多研究,研究結果令許多舊式學派的學者們跌破眼鏡,因 為結果顯示安慰劑效應與真實用藥的成效相差不多。這個結果帶給我們另一個反思,就是 我們怎麼決定一個疾病會不會被治癒呢? 除了當時的用藥,病人的體質以及疾病的嚴重程度之外,另一個關鍵要素就是病人認為自己會不會被治癒。如果你認為自己一定能夠康復 ,那麼成功治癒的機會就很大;相對的,自己想死的話,大羅神仙也難救。 但是換另一個角度來說,全力給病人希望真的好嗎?從醫學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答案是不 一定,有的時候反而會造成病患一定要盡快康復的壓力,對於病程的發展反而不好。醫學 並不是一門單純的科學,而是牽扯到我們所有研究的最核心問題,人。於是會有許許多多 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在此發生、演化,並不是如同公式一般推導,單純地計算出產物以及 產率。我們的目標是盡力實現病患的生命期望以及期許,而非一意孤行地只想要治癒疾病 ,直線式地推導公式。許多病患在久病之後會有得過且過甚至厭世的想法,醫生的一個重 大任務就是給予鼓勵,重新讓他正面並且樂觀地面對人生,更不可以造成患者過多的壓力 以免有反效果。 至於如何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要靠你的口才了,而非單純的計算五年存 活率亦或是十年存活率有多少,因為,我們相信安慰劑效應,更相信奇蹟。 即使今天病人要死了,醫療評估就算勉強就活了對他的生活品質也不好,我們仍然會很盡 心盡力地照顧他,不會像一個老舊的機器直接放棄掉,更不可能把他當成一個失敗作品, 因為這關係到病人最後的生命尊嚴,也因此牽扯出了安寧醫療的概念。 一般民眾對於安寧醫療的認知仍然停留在等死的階段,但是我們卻認為這反而有對病患的病情有益,甚至可 以讓他快樂地走完最後一程,而非畏懼死神的到來。如果只是單純地在他疼痛的時候給予 注射嗎啡,在睡不著的時候給予安眠藥,那麼病人無法得到靈魂真正的安息,只能在昏昏 沉沉中等待死亡。 有許多接受安寧醫療的病患,在經過一段時間後可以逐漸減少嗎啡的使用量,夜晚睡眠的品質也大有提升,心靈上更是得到沉澱與平靜,最後甚至可以笑著面對 死亡,你相信嗎?而這個目標要如何達到?這就有待醫生的口才與心靈輔導,假使我們連 一句鼓勵的話都說不出來的話,那麼又該如何鼓勵病人積極樂觀地面對未來所剩不多的日 子,甚至……死亡呢? 醫生不只是醫生,醫生也醫死。 以上報導來自冷禿的第一手消息,本台負責轉播 任何責任概不負責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40.224.40

07/28 15:50, , 1F
我看了許久 還是覺得有點沒回到重點。
07/28 15:50, 1F

07/28 15:51, , 2F
醫學院幫推 滿有道理的
07/28 15:51, 2F

07/28 16:03, , 3F
那為什麼股票沒有6500→6800→6300?? 為啥不回上兩篇
07/28 16:03, 3F

07/28 16:05, , 4F
你沒打過禪怎麼知道打禪撐過前兩小時就ok了?? 聽誰說的?
07/28 16:05, 4F

07/28 16:06, , 5F
e04 一堆屁話
07/28 16:06, 5F
※ 編輯: ck901396 來自: 123.240.224.40 (07/28 17:13)

07/28 17:30, , 6F
所以股市也是要靠旁邊的人加油吶喊才活得過來吧
07/28 17:30, 6F

07/28 17:57, , 7F
我支持我的拜把兄弟
07/28 17:57, 7F

07/28 19:13, , 8F
巨星你快跟大家分享你無所不知的秘密吧,給他們開開眼界
07/28 19:13, 8F

07/28 19:16, , 9F
醫生什麼都知道,也都不知道~
07/28 19:16, 9F
※ 編輯: ck901396 來自: 123.240.224.40 (07/28 19:17)
文章代碼(AID): #18ZNW7da (ck56th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