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轉錄]一個台灣‧兩個世界

看板ck50th323作者 (^^)時間21年前 (2003/03/30 13:3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ck50th311 看板] 作者: SOM (^^) 看板: ck50th311 標題: [轉錄][轉錄]一個台灣‧兩個世界 時間: Sun Mar 30 13:35:28 2003 ※ [本文轉錄自 NTU-GIIB2002 看板] 作者: leoeven (該來的總會來) 看板: NTU-GIIB2002 標題: [轉錄]一個台灣‧兩個世界 時間: Thu Mar 27 22:14:53 2003 這是近期商週的封面故事!探討台灣貧富差距的議題! ====================================================================== 一個台灣‧兩個世界 文●郭奕伶 清晨七點鐘,豆豆剛聽完「大家說英語」後,與父母共進早餐。餐桌上有爸爸的 《工商時報》、《經濟日報》,媽媽的《中國時報》、《聯合報》,以及他的《 國語日報》。今天,他們的早餐話題是股利發放。 就讀私立復興小學六年級的豆豆,父親是晶磊半導體公司董事長關恆君、母親是 電視台主播蔣雅淇、祖父是前中油公司總經理關永實,舅舅則是ING安泰人壽 資深副總經理蔣國樑。 豆豆的家,就在台北市敦化南路上的高級住宅區八樓,沿著街道的一長排台灣樟 樹。人們經過時,總愛抬頭仰望那一片綠,然而,那只是豆豆家外的景觀,他只 需低頭俯視。 截然不同的世界 補英文、做科展,豆豆贏在起跑點 盼收割、等上學,小如一開始就輸 豆豆是個大忙人。放學後,媽媽為他安排了生物、數學等補習科目,為進入國中一 年級提早做準備;至於英文課,從幼稚園起,豆豆就已經上了九年。 最近,豆豆還忙著參加科學展覽比賽,家教老師是大同工學院的大學生,曾經在全 國科展得獎。擁有美國史丹佛電機博士學位的爸爸說,這是要培養他實驗的精神, 從挑題目、思考,到解決問題。 除此之外,豆豆剛完成一本與媽媽共同創作的書,書名是《打造資優小富翁》,豆 豆的志願是成為一個像爸爸一樣的成功企業家,他買了一本參考書《十九歲總經理》 這是知識菁英養育小孩的方式,重點不在不虞匱乏的金錢,而是錢買不到的國際觀、 資訊流、正確態度、思考決斷力……豆豆,已經贏在人生的起跑點。 一樣是清晨,南投縣名間鄉的小如,正準備跟五十二歲的爸爸去田裡工作。從出生以 來,小如多數的時間都在田裡度過。即使豔陽高照,六歲的她仍然打著赤腳來回田埂 間,幫爸爸扛著農作物。除了黝黑的臉,她還有滿身的泥巴。 七年前,小如的父親還是一個家境小康的農民,剛從越南娶妻回來。本以為那是一個 幸福的開始,他於是大手筆舉債租地,投資種薑。 沒想到,採收前氣候反常,一場大雨淹沒了兩甲地的生薑,也淹沒了他的夢想。如今 ,他除了負債新台幣六百萬元以外,還有一塊不值錢的農地,與每個月超過四萬元的 利息。 不管小如的父親如何努力,台灣的小農似乎總是找不到出路,從種生薑、鳳梨、茶, 到檳榔、山藥,每年換得的現金不到二十萬元,連支付利息都不夠。以債養債的結果 ,就是負債持續擴大。這個黑洞,看不到盡頭。每天,他們都擔心土地會被拍賣,到 時候,他們將一無所有。土地,不只是他們棲身之地,更是唯一可以謀生的工具。 五個月前,從越南嫁過來的母親不告而別,把小如與四歲的弟弟信宏留給父親。這天 起,小如越來越沉默了。 這一天,小如蹲在一排排的鳳梨前,許久不動,阿嬤不耐煩的問她,到底在做什麼? 小如答︰「我在問鳳梨,什麼時候長大?」 原來,小如看到同年紀的堂兄弟都已經上學,也很想上學,但是,爸爸告訴她,等鳳 梨收割賣錢,才有錢給她上幼稚園。於是,她每天都看著鳳梨,告訴鳳梨要趕快長大 。小如的起跑點,與豆豆差了十萬八千里。 台灣的貧富差距正以驚人的速度擴大當中,因而形成「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的落差。   怵目驚心的統計   貧富差距六十一倍,十年三級跳   窮人連老本都吃光,更遑論儲蓄 根據主計處最新(九十年度)的統計,台灣個人所得最高族群(前十分之一),其所 得金額是最低族群(後十分之一)的六十一倍之多,這個倍數創下歷史新高。更驚人 的是,一年前,這個差距倍數近三十九倍,而十年前更僅為十九倍。 再看看台灣的家庭所得差距,最高所得組(前五分之一)的家庭平均年所得高達一百 七十八萬元,而最低組(後五分之一)的家庭年所得僅有二十七萬九千元,兩者差距 達六.三九倍。台大社會系教授林萬億甚至預測︰「今年所得差距倍數應該會突破七 倍。」 這個倍數在十年前為四.九七倍,差距拉大的原因在於,所得最低組的家庭金額不增 反減,但所得最高組的家庭卻是一路上揚。 單以民國九十年來說,最低組的家庭年所得金額,從三十一萬五千元縮水至二十七萬 九千元,一年之間衰退一一.三五%,也就是說,最低收入組的家庭所得,已經倒退 回民國八十三年的狀態。 一來一回間,差距就這樣拉大,而這所得最高組的前五分之一家庭,掌握了全台灣四 一%的所得;最後五分之一的家庭,則僅僅分得六%的所得。 事實上,過去四年來,只有所得水準在前五分之一的家庭,所得是逐年增加,其餘家 庭的所得每年均呈下降趨勢。除了景氣衰退、失業率高升等因素外,窮人的負儲蓄效 應,或者說負資產效應是關鍵之一。 根據台大經濟系教授、現任高雄市財政局長林向愷的學術研究指出︰「儲蓄率與所得 高低水準,呈高度的正相關。」 換言之,窮人的儲蓄率相對低,其資產累積本來就不容易,尤其當景氣下滑時,一旦 遭逢失業困境,窮人只好吃老本,過著入不敷出的生活。 最慘的狀況是,許多背著沉重房貸的有殼蝸牛,失業後付不出貸款,先前已經繳了一 半或三分之二貸款的房子強行被銀行拍賣,半輩子打拚的資產立刻消失。 證諸統計數據,九十年度的統計,最低所得組的家庭,平均儲蓄金額是負四千五百元 ,儲蓄率是負一.六二%。負的儲蓄率,代表的就是吃老本的家計。 事實上,從八十年以來,最低所得組家庭的儲蓄率就從一一%一路往下溜滑梯,八十 九年跌破五%,到了九十年,就由正轉負。反之,富人在承平時期所累積的資產本來 就多,失業機率又低,即使遭逢亂世,反而可能出現致富良機,資產持續增加。 一月二十六日,聯電執行長宣明智女兒舉行婚禮,觀禮賓客包括聯發科技董事長蔡明 介、鴻海精密董事長郭台銘,與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等台灣科技界富豪雲集。 會場上,只見淡黃色的玫瑰滿布,白色的大型馬車停在綠草如茵的草坪,加長型凱迪 拉克當前導車,後面還跟著五輛黑色賓士車。這是一場竹科的世紀婚禮。   富越富、窮越窮   聯電、矽統一買一賣間,賺近九億元   小股東兩年積蓄全泡湯,損失兩百萬 看著電視上的轉播,一位雲林縣的股民黃美玉氣憤的說,「就是玩不過這些有錢人! 」去年十一月初,黃美玉看好矽統基本面將好轉,以每股二十四.五元買入矽統股票 ,但是,十二月二十三日,矽統股價在連日莫名的大跌後,竟還殺到跌停板,她只好 以每股二十一.三元認賠殺出。 萬萬沒料到,隔天,聯電入主矽統消息宣布,矽統股價開始一路狂飆,讓黃美玉傻眼。 過去一年,黃美玉操作股票賠了兩百萬元,這是她辛苦攢了十年,預備給兒子在台北購 屋的基金。 不只是黃美玉有意見,報紙也以「爆發內線交易疑慮,矽統連拉四紅」的標題來處理此 新聞。雖然證期會說「查無實據」,但這樣的耳語持續在新竹的半導體圈,與台北的金 融圈醱酵,甚至成為某些公司高階主管的內部開會議題。 一位不願具名的財金界重量級人士,拿出數據指陳,去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在聯電宣布 利多消息的前一天,矽統還透過建華證券發行全球存託憑證(GDR)。 一月十七日,聯電公告,向聯電所屬投資公司取得相當十四萬張矽統普通股的GDR( 約為發行總數的五六%),買進的價格高於發行的價格三四%。 換言之,這家聯電所屬的投資公司,十二月二十三日買進矽統GDR後,一月十七日再 轉手將其賣回給聯電,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轉手價差高達三四%,近九億元。 而這家聯電所屬投資公司,係聯電採成本法評價的被投資公司(聯電持股不到兩成 ), 因此,不用公布所有股東名單。那麼,這近九億元的鉅額利潤多數將進入不知名的股東 手中,這些隱形股東是誰? 對於外界的詢問,建華證券承辦人員一律以「這是公司最高機密,不能多講」回答。而 從聯電上市以來,建華證券一直是它的長期合作夥伴,包括承銷、股務代理、經紀等業 務。 去年,聯電每股盈餘僅○.四八元,矽統則每股淨損三.一元。小股民們損失慘重,但 是,經營階層因應微利時代所採取的結盟策略,仍有人可以從中獲利。   贏者圈得天獨厚   家世背景優秀,進入台大機會越高   現行教育體制,不利窮人翻身 「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從兩年前開始,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就對此現象表示憂心,他說︰「新竹科學園區內外 ,現在被形容為兩個世界。為什麼許多人會這麼畫分?因為,圈內的人是贏家,圈外的 人是輸家。」 圈內與圈外的一切,確實截然不同。例如,在台積電,中階女性主管流行花個三、四十 萬請假到美國待產;太平洋俱樂部、國賓飯店游泳池,或高爾夫球場的會員卡,即使一 張要三、四十萬元,許多科技新貴們都是面不改色的買個好幾張,有些甚至放著不用; 而在新竹的貴族幼稚園,學生想進校,家長還要接受面試。 台大經濟系教授駱明慶說,貧富差距最大的隱憂在於,社會階層的不流動。當階層流動 僵固時,對立將會升高,而要讓社會階層流動的機制就是教育機會。 但是,駱明慶說︰「目前台灣的教育體制,是一種逆向的所得重分配。」因為,它高度 補貼背景好、競爭力高的人,窮人要靠念書翻身的機率反而急遽下降。這樣的教育政策 ,最後是拉大貧富差距。 如果將台灣大學定義為台灣學校的金字塔階級(歷年來台大學生占同一世代人口的比率 均在一%以下),這群金字塔的組成分子是誰呢? 在去年三月份,駱明慶發表的〈誰是台大學生〉論文中發現,八十六年至八十九年間, 八二%的台大學生來自全國前二十所明星高中。 所有台大學生裡,來自台北縣市的比率占五七.六%,至於苗栗縣、嘉義縣、花蓮縣、 新竹縣、台東縣等則都低於一%。 駱明慶更指出,台北市學生成為台大學生的機率是台東縣的十六倍,大安區學生更是 台東縣的三十一倍。 而在台大法學院的學生中,父親是大學畢業生高達四二%,母親為大學畢業生的比率也 高達二七%,高於一般大學生的一七%與七.五%。 也就是說,要成為台大學生,與家庭背景有極大的正相關,包括父母學歷,及住所區域 等。學歷越高、工作所得越高、住所越接近城市(因為政府資源越多),你成為台大學 生的機率越高。 駱明慶分析,以一名國內大學學生而言,政府每年補助其學費近二十萬元,四年下來就 補貼了八十萬元;反之,私立學校的補助則微乎其微。   資源分配的錯置   「一個國立大學生幫父母繳的稅拿回來」   台灣將變成沙漏,只有兩端,不見中層 在這個結構下,所有會念書、有能力念好書的學生都努力往前擠,擠到明星高中,再擠 到這些公立大學。因為,「只要家裡出一個國立大學生,過去所繳的稅就都拿回來了。 」駱明慶說。 於是,父母們就拚命的確保自己的小孩一定要比別人好,但若孩子不會念書,不但拿不 回所得稅,更要付出四十萬元的私立大學學費。 暨南國際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李家同直接批評︰「這個制度下,納稅人的錢都給所謂的 菁英拿走了。」他說,在美國,好的學校都是私立的,例如哈佛、史丹佛、耶魯、普林 斯頓等,但在台灣,好的學校卻是公立的。於是,富人都去念公立學校,窮人反而只能 念私立學校。 每個週末都幫新竹市貧窮小學生補習的李家同,去年底就發表了一篇〈窮小孩,一上國 中就放棄英文〉的文章。他說︰「我的教授朋友們的小孩,在幼稚園裡就開始學英文了 ,小學以後,更是人人都上補習班補英文。對於這些孩子來說,目前的英文教科書實在 太容易。但是,窮孩子一上國中,就跟不上進度,這些弱勢孩子們未來將更弱勢。」 他擔心︰「未來,這種兩極化的情形會越來越嚴重,不是非常好,就是非常壞,中間的 則會越來越少。」 就像台灣的貧富差距,這已經不再是一個金字塔的結構,而是逐漸像一個沙漏一樣,越 來越多中間的人,被刷到下層,兩端的比率越來越大,中間的厚度卻越來越薄。這樣的 結構,將衍生出新的問題。 李家同說,這樣的結果,就是教育的不正義,也進一步惡化了貧富差距。他舉例︰「你 看,都是這批賣電腦的人(指科技新貴)一開始就是受良好教育的一群人。」 雖然身為台大教授,也出身教師家庭,但駱明慶說︰「今天我們可以站在這裡,其實占 了很多人的便宜,不要因此以為自己很優秀。」 他並預測,從目前台灣的學校設立、菁英流動、城鄉資源分配等政策觀察,實在看不出 貧富差距有縮小的可能。而且,多元入學讓家庭背景佳者可以發揮更多功能。   所得重分配的必要   當所得分配不均,社會內部越不安   把落後者拉上去,是政策當務之急 面對貧富差距,李家同認為︰「我們不是把前面的拉下來,是把後面的拉上去。」因此 ,利用所得重分配的方式,提升窮小孩的教育水準,是當務之急。 然而,中興大學行銷系教授王宏仁說︰「所得重分配的重要工具是稅制,但目前台灣的 稅制卻是獨厚富人。」 去年底,股市名人黃任中因為欠稅十餘億元,被台北市國稅局聲請收押時,就撂下狠話 說︰「我寧可坐牢,也不繳一毛錢。」 號稱擁有五十億資產的黃任中認為︰「避稅是人民的權利。」因此,當執法人員到黃家 查封財產時,也只查封到紅酒、人蔘、骨董與字畫。 根據財政部統計,九十年度,像黃任中這樣的國內欠稅大戶,欠稅總額高達一千六百五 十億元,較前年成長九一%。 剛上任的中國信託銀行總經理陳聖德分析,因為我國的稅制是採取屬地主義,境外所得 免稅,因此,有錢人都紛紛將錢匯往國外;加上我國也未開徵資本利得稅,使得稅基偏 小。 台大國際企業系副教授李吉仁則指出,當有錢人紛紛「錢逃國外」或是「稅避國外」時 ,社會安全網就破了一個大洞,所得重分配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如果從全台灣所得者的所得來源分析,去年五四%的所得來自受雇人員的薪資報酬;產 業主所得則占了一六%;但是在綜合所得稅的來源上,受雇人員繳的稅比率卻高達七成 ,產業主所占的比率僅五%。 四十年來,台灣人將經濟成長列為最高指導原則,我們的每人國民所得也從一百五十美 元,成長到現在的一萬一千美元,但在富裕的背後,其實隱藏著貧富差距的嚴重惡化。 在經濟學上,根據Simon Kuznets等知名學者,以南韓與菲律賓、歐盟與三十五個開發 中國家的長期實證資料都顯示,所得分配不均,將對經濟成長產生負面衝擊。 這就是著名的Kuznets曲線。因為,當一個國家的所得分配越不平均,使社會的公平正 義受到損傷時,會影響社會內部的安定,也減緩經濟活動的效率性。 在四十年全力追求經濟成長後,台灣還有本錢繼續忽視貧富差距所埋下的隱憂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228.24.132

推 140.112.233.99 03/27,
這篇文章轉錄的真好...值得一看...
推 140.112.233.99 03/2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16.149.10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16.149.101
文章代碼(AID): #-Xe9WuV (ck50th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