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台大的話,有什麼老師可以聽著作權法的嗎~~~??

看板ck49th306作者 (晴耕雨讀)時間18年前 (2005/10/09 18:2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這學期是不可能, 不過我想先問一下台大有什麼著作權法相關的課可聽的嗎?? (最好是可以旁聽不用修學分啦,我對法學課有恐懼感) 或者政大有給旁聽的話也好~~~ 有一位蕭律師雄琳嗎?? 他專長是著作權法吧?? 這應該是周律師的專長,不過看看版上大家有什麼建議沒有~~?? 我的目的主要是想知道將知識或文學藝術創作弄成商品販賣時, 需要注意的相關著作權問題~~~~ 另要想請教一下周律師,粗略簡單地說, 著作權跟商標(專利?)之間的分野是啥咧?? 有沒有什麼明確定義? 剛好看到這篇,上來問一下: 彌足珍貴的台灣資產─專利 經濟日報社論 世界經濟論壇(WEF)於9月28日公布2005-2006年度全球競爭力報告,北歐與東亞主要國家 仍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芬蘭連續第三年封王,美國緊追在後,台灣排名雖然滑落 一名,但仍高居第五名,也是亞洲各國最佳名次,高於新加坡的第六名。 WEF 在報告中指出,台灣與新加坡當局善於管理,「使民眾擺脫貧窮,並成為全球最繁榮 與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如此好的評語,在台灣媒體上顯得頗為另類。不過,基本上, 台灣與新加坡在評比項目的優點上,並不雷同。台灣之所以有如此好的名次,與科技指標 能夠排名第三有關。而這項指標中,我國平均每年每百萬人在美國擁有約240件發明型專 利(僅少於美、日)占有相當重要的原因。 專利指標目前仍被視為技術創新產出的最接近代理變數,也因此通常被用來衡量發明與創 新之績效。而技術與創新在WEF的國家發展階段論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唯有創新 成為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才能晉至創新驅動的經濟體發展階段。 當然專利的作用不單只是用來排名,就企業的層次來說,專利有時是他們的技術保護工具 ,也有時是他們運用來干擾或防堵對手營運的策略工具;國內最著名的例子,便是英特爾 在2001年9月對威盛提起訴訟,指稱威盛的處理器及晶片組產品侵犯其專利權,而威盛也 隨即提出反訴,指稱英代爾的處理器產品侵犯威盛於併購 IDT Centuar部門時所取得的其 中三項專利。經過一年半的纏訟,雙方才簽約達成和解協議,雙方除了撤回所有告訴外, 並將針對各自現有產品簽署為期十年的交互授權協議。威盛雖然成功地運用併購的專利, 取得英特爾的和解與交互授權,但商機也已失去。另外,聯電控告矽統以及台積電控告中 芯國際利用離職員工侵權,則對於員工跳槽侵權的行為明顯地產生了嚇阻作用。 台灣的技術貿易長期存在逆差的現象,因此,台灣的專利常被質疑是量有餘而質不足,是 較不具價值的防禦性專利。事實上,專利或技術的交易,絕對不單只是技術本身的問題而 已,它還牽涉到專利價值評估機制、人才、交易機制等相關環境完備與否;另外,專利效 益的整合人才是否足夠,也都會影響到專利的真正價值能否展現。 所幸,不僅企業也包括相關政府單位,已逐漸重視專利的產生、整合、佈局與運用,而包 括工研院、中科院等相關研究機構,也積極地對企業授權其技術。不過,在學校的部分, 擁有七成的博士人才,出校門的專利卻仍屬有限;其中,各校技轉中心的單打獨鬥,無法 讓專利整合發揮其綜效價值,應是重要的原因。 台灣專利數量不僅在美國及日本專利庫名列前茅,排名第四,在中國大陸的專利數量也排 名第三,僅次於中國大陸本身及日本。如何善於加值運用這些專利,恐怕不單單只是專利 擁有者能夠完全做到,仍須提升整體智財權整合能力,與鑑價及交易機制的完備。 台灣專利真正令人擔心的,並不在於量多質低,而是許多台灣設定未來的新興產業專利的 欠缺;例如,在通訊或液晶面板技術領域中,台灣不僅與日本存有相當大的差距,甚至明 顯落後韓國。明基併購西門子、聯發科花3億買下IBM 350件專利,能否在通訊技術上扳回 一城,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2005/10/08 經濟日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5.45
文章代碼(AID): #13IF2SQo (ck49th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