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還是死了心的好

看板ck49th131作者 (Evangelist)時間13年前 (2011/04/19 23:4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你還是死了心的好(張大春)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3327726/IssueID/20110419 2011年 04月19日 施明德在10日下午舉行記者會,宣布「我心未死」。4月15日,當他再拋出總統 候選人的「性向」問題之際,我們就明白他的意思了,原來「心未死」是一個歇 後語,意思應該是指腦殼壞去。 對於總統或總統候選人是不是同性戀、雙性戀的追究本來是不值一辯、也不值一 罵的議論,然而施明德之黔驢技窮卻暴露出一個廣泛存在的問題:對於國、民兩 黨各懷失望的選民究竟應該在哪一個層次上尋找或建立「第三勢力」?質言之: 施明德的愚蠢不是到15日才現形的,早在10日發布的「我心未死運動」已現端倪 ──所謂「窺一斑而見全豹」;從他提出曹興誠、陳文茜、羅大佑這樣的總統參 選人名單便可得知,施明德只看見了名人,且除了人名外,他對這些名人所知亦 甚為有限。 將社會上不同領域中頗負聲望的名人推向總統參選之路,一方面調戲了這些名人 ,一方面也輕薄了民主。施明德若非從根本上缺乏對國家大政的尊重和責任感, 即是放大了媒體知名度的內涵和意義;將一種屬私人聚會上調笑耍噱頭的把戲搬 到無能反省的媒體上,形成短暫的話題炒作,這就不只是對民主的基本運作無知 ,更是利用個人剩餘的傳播力,推波助瀾地鼓吹淺薄和媚俗的價值;而窮究政治 人物的「性傾向」更只是一個低劣的結果,這種缺乏公德心的手段能夠得逞,是 有其背景的。 政治明星妨礙思考 從2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來,台灣的政情就陷入了「非藍即綠」的簡陋選擇。「 中間選民」之說、「第三勢力」之說無時無之,然而無論是大大小小的選舉,每 到蓋上選票戳印的那一刻,都還是墮入了含淚選邊的惡業。人們看似不停地在尋 找一個有器識、有格調、有操守的領導人,卻越來越有等待果陀的失落覺悟,因 為所有的政治明星都欠缺長遠且有效的公共允諾,而人們似乎也不在意,因為人 們只在意名字,無論那是人的名字、或是黨的名字。但凡不落入二選一者,居然 還可以清流自喜了。 然則,與其追問台灣的選舉有沒有第三個選項,不如追問台灣的公民社會在關心 政治的時候能否具備一種超越名字的能力。唯其當絕大多數的公民意識到某些名 字的空洞化,才有機會真正進入公共事務的本質。無論當令與否、過氣於否,政 治明星的名字往往正是妨礙公民參與政治思考的障礙,也唯有排除這個障礙,被 期待的政治人物也才能成為自由流動的資源,而非政黨、政權或意識形態的芻狗 。 近一個世紀以前的梁啟超曾分析過武昌起義與迅速成立南京臨時政府的時局,認 為:「此次革命,由表面觀之,則政治革命、種族革命而已,若深探其微,則思 想革命實其原動力也。」也就是在「申論政治革命與種族革命之得失」這篇文章 之中,梁氏表示:「立憲之原因,則君主之肯與不肯,固佔部分,然其肯與不肯 ,仍在人民之求不求。故人民之求立憲,實能立憲之最高原因也。」梁啟超本人 默觀世事,在國體信仰上一生數變,其間差異之巨、變遷之烈,可令今人咋舌。 然而不變的是他對中國政治所需之「公共信條」的堅持。他總相信:無論個人、 黨派甚至國家體制之差別如何之大,也無論那是憲法或約法,更無論出於皇帝、 軍閥或總統,政治人物必須面對公共允諾,而公共允諾顯然來自公民的呼喚。 公民呼喚的層次要低到什麼程度,才會任由一個跳樑小丑提醒大家注意總統參選 人的「性傾向」呢?這無須問施明德,讓我們捫心自問吧。 作者為作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7.240.184
文章代碼(AID): #1DhQviPR (ck49th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