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Volvo new V60/XC60 試駕心得(T5R)

看板car作者 (麻將俠)時間4年前 (2019/12/27 18:24), 4年前編輯推噓15(1508)
留言23則, 14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之前某次到展間閒晃,雖然沒有預約,但服務我們的大哥還是介紹得很認真,當時內心的 口袋名單已經做了好一段時間的功課(V60 與 XC60),實車在現場都看得很滿意,只是 我愛旅行車,但老婆只喜歡休旅車,隨口問了一下可以一次試駕兩台嗎?這位大哥也是很 爽快,說只要我們當天時間允許的話當然沒問題,就約好一天同時試駕 Volvo New V60 與 XC60 這兩台車。 圖文易讀版:https://tinyurl.com/rzkvwz4 當天的順序是先試駕 V60,再來 XC60,原本預約的動力規格都是 T5R,但當天 V60 T5R 沒車,臨時改為 V60 T4M,XC60 則是以原定的 T5R 進行試駕。 這兩款車在網路上所有的國內外車評影片都看到差不多能背了,對於自己試駕的目的與在 意的細節也都很明確,但比較的對象目前只有自己開的車:15 年式的 Hyundai Elantra EX, 因此這次的試駕心得,完全是以自己對於家庭與生活用車的習慣及需求為比較重點 ,提供給有需要的朋友作為參考。 一、主被動安全輔助科技 我的工作性質需要常跑高速公路往返台北與台中,對於換車的最低要求就是有自動跟車與 主動車道維持,這部分覺得近幾年新的車款都發展得差不多,會選 Volvo 主要是在相同 級距的品牌與車款中,能以差不多的預算購買到最多標配的項目。 對於系統減速的力道覺得還是沒有自己踩的舒適,加上自己習慣踩煞車的時間點比較早, 安全車距也習慣拉得長一些,即便當時跟車的格數設定得比較寬鬆,但對於系統介入煞車 的時間點還是會覺得心驚驚,這是要習慣的部分,但自動跟車系統與半自動輔助駕駛真的 很方便,當天試駕完,晚上開回自己的車北上時一路都覺得好痛苦。(無誤) 二、動力與操控 連鍵盤車手都稱不上的我,對於操控無法進行太深刻的感受,畢竟現在開的車是 Elantra ,順順開就很舒服,加上電子方向盤的輔助,轉彎省力輕鬆,試駕時沒有特別想說可以怎 麼體驗操控,但對於動力卻非常驚艷,V60 跟 XC60 這兩台車都是輕輕一踩就能輕鬆提升 車速,超車也沒壓力,一開始還不敢太大腳,在 74 號快速道路上等到前後方都沒什麼車 ,在速限內微微踩深了一些,那隨傳隨到的動力可以感受到微微貼背的爽感,加上速度提 昇時檔位變換時的綿密,覺得自己現在開的車又壞了一次。(菸) 不過對於 XC60 T5R 在駕駛時的敏捷度非常意外,駕駛起來完全感覺不到是台車重近兩噸 的休旅車,進個人化設定裡將細項調整為習慣的駕駛模式後,在市區開起來好像跟轎車沒 有差太多,轉彎、變換車道都很靈活,但就是重心高,些微的晃動感要努力適應。 氣壓懸吊的有無對於駕駛時的感受,剛好這次試駕時就比較得出來(V60 T4M v.s XC60 T5R),個人是覺得差滿多,除了可以調整車輛在停止或行走時的高度,對於路面坑洞的 彈跳,或是經過高架橋面的伸縮縫,都會直接回饋在行路的舒適度上,但氣壓懸吊這類的 消耗品也不曉得能撐多久,而且跟駕駛者的習慣應該也有很大關係,如果真的買了就好好 使用這樣配備吧。 三、外觀與內裝 兩台車的外觀我都很喜歡(當然旅行車 V60 愛多一點),加上家族化的設計語彙,兩台 車的內裝也都是自己嚮往的簡約設計,沒有太多的實體按鍵,視覺效果非常簡單大方且俐 落,雖然很多人擔心實體按鍵電子化之後的耐用程度與維修,我自己認為這是未來的趨勢 與主流,各家車廠一定會有方法解決,就看個人對於妥善率的接受程度,但我還是覺得冷 氣風量的調節還是需要有實體的旋鈕比較方便,這是以我個人來說比較可惜的地方。 兩台車在 T5R 規格都有搭載四區恆溫空調加上雙 B 柱冷氣出風口,對於後座怕熱的女兒 很重要,Clean Zone 的空氣過濾系統也是對於我以及遺傳到過敏體質的女兒來說,非常 實用的部分。 關於隔音,也分別在兩台車行駛於快速道路上時搖下窗戶再關上來比較,雙層玻璃的隔音 效果確實驚人,兩款車在 T5R 的等級都標配了 harman/kardon 的音響,雖然之前坐朋友 的 XC60 T6i 時,被 B&W 的音質燒到,但 harman/kardon 的等級已經可以達到自己一個 人開長途車時習慣聽古典樂時的需求,只是自己心裡很清楚,到時候如果有空間還是會捏 一下往上選。(握拳) 對於 Volvo 座椅的質感與舒適程度超滿意,可調整的電動腰靠讓我長年的腰部舊傷處可 以有完整的支撐,對於有腰傷的人來說,有沒有這塊支撐真的差很多,尤其是常需要長途 駕駛的人來說更是重要。 我跟老婆都是哈比人,由於腿短,所以很多人詬病的 V60 後座座椅長度過短的情況,對 我們來不是問題,但 V60 與 XC60 這兩款車的車門開口角度都有點小,是美中不足的地 方,可能是胃口被養大了,Elantra 的車門開口角度大到一個誇張,四個車門都有至少 80 度以上的水準,V60 與 XC60 在車門開口這部分,對於上下車的方便性來說是小缺憾 。 口袋車款會以旅行車或休旅車為主,主要就是希望可以從後座直接拿或放置物品到後行李 箱,所以完全不考慮轎車的車型,軸距拉長後的 V60 ,後行李廂有 529 公升,同級車裡 算很大,但 XC60 後行李廂的 505 公升,比起動輒 550 公升起跳的 X3、Q5 來說真的少 了一截,如果最後可能選擇 XC60,對於未來可能有二寶規劃的我們來說,將會是需要好 好考慮的地方。 但真的必須說,Elantra EX 的後行李箱真的超大超深超好放,無論是出國時的兩大行李 箱跟推車,只要發揮倉庫番的技能,都能輕鬆載運大大小小的行李,這是我對現在這台車 非常滿意的地方。 四、整體總結與心得 以這兩款車的整體表現來說,因為預計的動力規格都是 T5R,在內裝與配備方面其實都差 不多,最大不同就是車高與重心,我偏好 V60 旅行車的行路感,開起來跟轎車沒太大差 別,而 XC60 的重心較高,確實在開出路口的第一個轉彎就明顯感受到了差異,這部分要 花點時間去調整過往進彎時習慣的車速與煞車力道才能適應,但基本上還算舒服。 老婆的唯一選擇就是休旅車,她是馬來西亞人,就我在那邊的生活經驗,華人駕駛休旅車 的比例確實很高,而岳父近年來每一次換車也都是休旅車,自己家中長輩也希望下一台車 能以休旅為主,畢竟在他們觀念裡,車高視野好開起來比較安心(?),雖然自己獨愛旅 行車,但如果買下去很有可能被念說花那麼多錢結果買了台只多一截屁股的車。(汗) 但買車還是必須回歸現實面,生活中會面臨到最實際的部分,除了休旅車的視野真的好很 多之外,就是抱小孩上下車的輕鬆程度,真的是休旅車大勝,可以不用彎腰就把女兒捧上 汽座實在是太開心了,V60 車身高度比 Elantra 還低,抱小孩上下車的便利性這部分我 只能完全認同,無法反駁,而且對於腰不好的我來說,上下車的費力程度,確實也是 XC60 輕鬆許多。 這次接待我的業代大哥很專業,從第一次在展間隨便晃進去看車,到試駕當天結束,都不 會因為我跟老婆比較年輕就隨便敷衍了事,而對於 V60 與 XC60 這兩輛車在各項功能與 細部的講解也非常詳細,甚至有些我還沒開口問,只是眼睛瞄到或是手放過去準備自己試 著操作時,就會主動說明,使用半自動輔助駕駛的過程中也不斷強調這些都是輔助科技, 絕對不能用坊間流傳的各種方式來駕駛,光是這樣的服務態度,就算最後沒跟他買,我也 會直接推薦給其他朋友。 最後補充一下,前幾天(12/24)與業代大哥通電話時,他說公司這幾天宣布,XC60 正 20 年式的車款確定會以新的代號「B」系列上市(今年初官方公佈的新聞稿),B 系列 是採輕油電動力系統,可透過動能回收系統讓油耗表現有 15% 的進步。 相關新聞可參考: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39&t=5721477 以上就是這次試駕 Volvo new V60 / XC60 的實際心得,之後還會陸續體驗 BMW 3 touring(G21)/ X3 以及 Audi new A4 Avant / Q5,希望到時候有更多心得可以分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2.47.16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577442247.A.496.html ※ 編輯: tacogary (111.252.47.161 臺灣), 12/27/2019 18:25:00

12/27 18:38, 4年前 , 1F
推心得~ 後座關鍵覺得不是短~是"矮" 跟 椅背直~
12/27 18:38, 1F

12/27 18:38, 4年前 , 2F
不然真的是現階段的好選擇!
12/27 18:38, 2F

12/27 18:53, 4年前 , 3F
Yaya
12/27 18:53, 3F

12/27 19:16, 4年前 , 4F
太用心了
12/27 19:16, 4F

12/27 19:25, 4年前 , 5F
XC60晃動的問題在Sport模式下會好很多
12/27 19:25, 5F
是不是為了操控,以氣壓懸吊讓重心降低的關係呢?

12/27 19:26, 4年前 , 6F
另外V60的車長跟軸距已經有點破格了
12/27 19:26, 6F

12/27 19:26, 4年前 , 7F
十年前的E咖/大5大概就是現在V60的大小
12/27 19:26, 7F

12/27 19:38, 4年前 , 8F
V60 軸距2.8M真的不錯~但不懂車高降了快5cm的目的
12/27 19:38, 8F

12/27 19:38, 4年前 , 9F
不然舒適度應該可以提升不少~畢竟是轎車
12/27 19:38, 9F
完全同意!

12/27 19:57, 4年前 , 10F
48V輕油電那東西我不看好,寧可不要,省不了多少油壞
12/27 19:57, 10F

12/27 19:57, 4年前 , 11F
了修一次全吐回來
12/27 19:57, 11F
我對新的東西也是怕怕。

12/27 19:58, 4年前 , 12F
同是旅行車愛好者,看你分享的就是爽!期待之後的G2
12/27 19:58, 12F

12/27 19:59, 4年前 , 13F
1、A4分享!
12/27 19:59, 13F
真的好愛旅行車啊啊啊!

12/27 20:45, 4年前 , 14F
真的好詳細
12/27 20:45, 14F

12/27 21:20, 4年前 , 15F
XC60行李箱原來不太大
12/27 21:20, 15F
嗯啊,RX300 的行李箱也是,令人驚艷得小,但乘坐空間很舒適。

12/27 21:27, 4年前 , 16F
新版的內裝真的是很好看
12/27 21:27, 16F

12/27 21:57, 4年前 , 17F
台中-台北 => tesla model 3 會更適合你,更便宜!!!
12/27 21:57, 17F

12/27 23:20, 4年前 , 18F
有小孩的話後座缺點根本無視 都要用安全汽座
12/27 23:20, 18F

12/27 23:20, 4年前 , 19F
但是行李廂空間真的覺得有差...跟同級比就是少
12/27 23:20, 19F

12/27 23:21, 4年前 , 20F
真的是蠻可惜的 另外這個輕油電有種又愛又怕的感覺
12/27 23:21, 20F

12/28 11:15, 4年前 , 21F
為什麼tesla要一直亂入
12/28 11:15, 21F

12/28 12:32, 4年前 , 22F
model3不是休旅也不是旅行車是在推什麼啦
12/28 12:32, 22F

12/28 19:51, 4年前 , 23F
您的內文完全看完~請問油耗跟價格有與業代討論嗎?
12/28 19:51, 23F
沒有欸,油耗每個人開車習慣不同,會略有差異,而且我對油耗不太在意。 價格的話,我還在試車階段,都直接跟業代說不談價錢,都先以牌價去比較各廠牌。 ※ 編輯: tacogary (114.46.139.158 臺灣), 12/28/2019 22:55:08
文章代碼(AID): #1U1Tl7IM (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