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心得]第四代豐田Prius試駕初體驗

看板car作者 (QQ麵)時間8年前 (2016/02/03 00:26), 編輯推噓21(21014)
留言35則, 3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這一代Prius外觀可能不會每個人都接受 但是個人很期待TNGA底盤還有後輪雙A臂懸吊之後會有什麼樣的進化! 就這篇文章來看操控感覺進步不少, 另外不知道和泰進的版本是用鎳氫電池還是鋰電池, 價錢也不知道會如何,聽業務說2月中可能就要發表了, 想要買HYBRID車的人可以再等等 http://imgur.com/TL9c7Q3
http://imgur.com/aVqVlOO
http://imgur.com/665OhIL
http://imgur.com/a6t9Ter
http://imgur.com/sVMqaSC
http://imgur.com/PN0SRHE
http://imgur.com/Hc0xWPx
http://imgur.com/X14yGd1
http://imgur.com/Fney4rp
---------------------------------------------------- 新聞出處: https://www.kingautos.net/58893 售價部份,按照第三代Prius車系當時開出頂級款125.9萬元的價格推斷四代Prius車系的售價將可望壓低在130萬以內。 「Prius」一詞為拉丁文,原意為「先驅」,而以此為名的全球首款量產市售化油電複合動力車款《Toyota Prius》,便是首創hybrid節能移動技術的先驅。 1997年底問世至今,歷經三個車型世代更迭、近20年發展進程的Toyota Prius車系,第四代新車於2015年9月在美國拉斯維加斯(Las Vegas)首演,與前三代Prius車系造型迥異的第四代新車,除了動力傳動系統沿用三代Prius的基礎外,全車上下可說是完全不同的一部車,而首度採用Toyota集團全新開發TNGA(Toyota New Global Architecture)新型全球化平台結構的四代Prius車系,則延續Prius車系發展20年來的綠能科技基因,Toyota旨在讓Prius車系普及化,並成為電動車在步入普及化之前、人類在移動上最適切的代步車款。 有別於二、三代Prius車系在設計輪廓上呈現三角形的造型,全新第四代Prius在設計上有回歸初代Prius車系的視覺設計,新車有著liftback sedan斜背式房車的感受;第四代Prius在設計上以「低重心」為開發核心重點,除了車體結構設計盡可能壓低之外,包含引擎位置、駕駛坐點、電池模組等,都予以低重心化。 同時,採用全新TNGA底盤結構的新型Prius,更將後軸懸吊改採雙A臂型式,取代前三代車系一貫使用的扭力樑型式,除了提供車體更好的支撐性外,在路面起伏震動的力道反饋、及乘坐舒適性上也都同步獲得提升,另外在過彎操控性能上,也能為全新Prius大大加分。 國內總代理和泰汽車,已確定會在今年農曆年後的2月16日正式發表第四代Toyota Prius車系,在年前這短暫的期間,和泰也先行釋出全新Prius供媒體試乘。取車前,筆者也先做了點功課,知道全新Prius車系提供有搭載傳統鎳氫電池模組的低階配置車型、及搭配鋰電池的高階車型,而和泰所提供試乘的Prius配置15吋胎圈組,這在設定上有別於配置17吋胎圈組的高階車型,因此能判斷試乘車為搭配鎳氫電池的車型。 低重心化的開發要點,在新型Prius的車體設計面即徹底展現;首先,Prius車頭仍延續Toyota品牌「Keen Look」的設計語彙,以同於Toyota 86跑車同樣高度的品牌廠徽為中心點,向外延伸的線條呈現「X」字形的車頭視覺,引擎蓋的最高點相較於三代Prius也降低多達62mm,而置於前軸的2ZR-FXE引擎與的曲軸軸心點高度,也同樣降低約10mm。 與油耗性能有密切關係的車體空氣力學部份,全新Prius車頂的最高點較三代Prius降低20mm、並前移170mm,車尾尾翼端高度也壓低55mm,搭配平整化的車底設計,創造出僅0.24的極低風阻係數。壓低的車身高度,對全新Prius的車室空間卻沒有造成影響,在Toyota開發團隊的重新設計下,新型Prius將三代車系設置在尾廂底板下的電池模組前移、並安裝於後座底下,如此一來讓標準前驅設定的Prius提供多達502公升的基本尾廂容積(E-Four電子四驅車型為457公升)。 乘客坐姿高度在全新Prius車系上同樣予以低重心化,根據Toyota原廠資訊,四代Prius在駕駛座乘客臀部的坐點高度,相較於三代Prius降低達59mm,前坐乘客的垂直頭部空間亦增加達87mm,除了呼應新車整體的低重心訴求外,在駕馭操控方面,也更能感受全新Prius的動態表現;而以身高174公分的筆者入座後,後座在膝部空間還能與前座椅背差距約兩個拳頭高的長度,四代Prius的革新程度,可說是相當地有感。 三代Prius車系將中控與雙前座扶手連結起來的設計,在四代新車上也不復存在,排檔座也改為嵌入中控台下方的設置,而恆溫空調出風口中央的調整撥片上,則以附內凹Prius字樣的鍍鉻材質點綴,此外在方向盤盤輻、排檔座、與中控鞍座等處,新型Prius則以白色烤漆飾板裝飾,這也更突顯Prius在內裝質感的提升;而中控鞍座雙置杯口前方的置物凹槽,在原廠車型設定上亦提供有Qi無線充電座搭配,不過在本次的試乘車上並未提供,至於台灣規格的新型Prius會不會有高階車型配置?這就待2月16日發表當天見分曉。 動力傳動系統部份,第四代Prius車系沿用代號2ZR-FXE的1.8升四缸汽油引擎,引擎出力數值為98ps / 14.5kg-m,不過Toyota原廠宣稱這具引擎在進氣道幾何、EGR廢氣再循環、與水冷系統的翻新設計下,讓散熱效率提升達40%,此外,在電子無段變速系統、電動馬達、PCU(Power Control Unit)、及電池模組等傳動系統組件縮減體積、並予以輕量化後,使得新型Prius得以在車體放大後,仍維持與三代Prius差不多1,400公斤以內的淨重。 低重心的設計理念,搭配新世代TNGA底盤,與前支柱式彈簧懸吊、後雙A臂懸吊系統,Toyota宣稱全新Prius除了可提升操控樂趣、並減少過彎的側傾之外,在車身剛性與乘坐舒適性上亦有大幅提升。全新Prius車體結構採用980 MPa以上超剛性鋼材的比例,也從三代Prius佔比的16%增加到19%,而車體更採用特殊LSW(Laser Screw Welding)雷射強化焊接技術製成,Toyota也宣稱這項技術使車體的抗扭曲剛性提升達60%。 安全輔助系統方面,全新Prius標配ABS + EBD + BAS煞車系統,以及S-VSC轉向輔助車輛穩定系統、與TRC循跡防滑控制,而日本Prius高階車型所配置,整合包括PCS追撞預警安全防護、LDA車道偏離警示、AHB自動遠光燈控制、與雷達巡航控制在內的「Toyota Safety Sense P」系統,在本次試駕的Prius車上則配置有PCS / LDA / AHB,而雷達巡航控制另改為ACC主動式車距維持系統,至於台灣市場會不會擁有完整Toyota Safety Sense P系統的高階Prius車型?同樣的,一切就等2月16日的上市發表會揭曉。 坐進全新Prius的駕駛座並調整好坐姿,革新的感受從前方視野展開,方才提到壓低的車頭設計,讓駕駛視野更形開闊,而中控台環抱式的線條設計,更賦予駕駛者安全與穩定的感受,行車視線方面,Prius前方視野並沒有太大的盲點,而從後視鏡查看車尾情況的部份,由於Prius車身尾段為後傾斜的輪廓設計,因此後擋的視覺上相形壓縮,車尾尾翼位置橫向又有一含後擋雨刷的橫桿設計,因此區分成上下兩截的透明區塊,若後座有乘客乘坐,又正好會阻隔到駕駛人查看車尾路況的視線,這部份是全新Prius稍有微詞的設計。 雖然Prius按下Power鍵啟動時一定無聲,但上路踩下油門讓引擎啟動介入後,即可馬上察覺新型Prius在駕乘靜肅性上的提升,車體接縫、與引擎室防火牆的隔音表現亦十分出色,然而當車速加快,噪音卻開始從四輪傳出聲響,而試乘車所搭配的為Toyo NanoEnergy 195/65 R15的環保低磨耗抗阻胎,這可能是為了追求油耗性能,而在滾動噪音方面有所取捨。 身為Toyota品牌第一款採用全新TNGA底盤結構的第四代Prius,在動態操控性能上則令筆者同樣感到驚訝,以稍快的車速入彎,Prius的指向性相當精準,而車尾跟進的速度、與車身擺正的穩定性也令人驚豔,淺嚐Prius的過彎動態,就能初步了解到TNGA在Toyota原廠所稱的駕馭樂趣方面,確實有其成效。 接著我們實際測試新型Prius的油耗表現,從外雙溪的山路出發,經自強隧道朝舊宗路的18標匝道上高架,再轉台64線往八里台北港的行政大樓為止,途中全程開冷氣,溫度恆定23度、風量一級,高速公路上行車則盡可能維持在速限的100km/h,沿途在市區、或高速公路的轉接道都跟著一起塞車,在盡量不重踩油門的情況下,抵達台北港時,Prius行車電腦顯示的行駛距離為55.4公里,平均油耗為4.5l / 100km、換算約22.22km/l,雖然與日本JC08模式測試最高的40.8km/l數字仍有一大段差距,但22.22km/l的平均油耗,一般內燃機引擎車輛若以相同條件行車,應該也不容易達成這樣的數據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4.97.11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454430383.A.1E3.html

02/03 00:37, , 1F
就是等他
02/03 00:37, 1F

02/03 00:53, , 2F
電池有啥差別?
02/03 00:53, 2F

02/03 00:55, , 3F
沒差別的話用3號電池也行囉
02/03 00:55, 3F

02/03 01:17, , 4F
要換能充電的
02/03 01:17, 4F

02/03 01:37, , 5F

02/03 01:43, , 6F
外型實在不行 = =
02/03 01:43, 6F

02/03 02:01, , 7F
雷丘,是你?
02/03 02:01, 7F

02/03 02:51, , 8F
後座不是果嶺地板了?
02/03 02:51, 8F

02/03 03:47, , 9F
醜到一個極致
02/03 03:47, 9F

02/03 06:29, , 10F
內裝讓人想拉屎
02/03 06:29, 10F

02/03 06:47, , 11F
試駕規模讓人認為和泰這次有心要賣這台
02/03 06:47, 11F

02/03 07:23, , 12F
和泰進口車除了神R以外其他都隨便賣
02/03 07:23, 12F

02/03 07:55, , 13F
120萬變130萬了喔@@
02/03 07:55, 13F

02/03 08:47, , 14F
02/03 08:47, 14F

02/03 08:49, , 15F
外型太前衛…… 十年後看也許會比較習慣
02/03 08:49, 15F

02/03 08:49, , 16F
外觀很有未來感 但是內裝不敢恭維...
02/03 08:49, 16F

02/03 09:26, , 17F
那個頭燈看起來好不 習慣 囧
02/03 09:26, 17F

02/03 09:28, , 18F
其實看習慣了就覺得還不錯
02/03 09:28, 18F

02/03 09:46, , 19F
配這麼小顆的輪子 真是有夠醜
02/03 09:46, 19F

02/03 10:01, , 20F
後車廂500L 都接近休旅車等級了
02/03 10:01, 20F

02/03 10:08, , 21F
室內空間如何啊這台
02/03 10:08, 21F

02/03 10:17, , 22F
馬桶真的不考慮換成黑色的嗎
02/03 10:17, 22F

02/03 10:47, , 23F
跑山路不會再過熱了嗎?!
02/03 10:47, 23F

02/03 10:54, , 24F
這台的內裝是以k car的思維去設計的嗎?
02/03 10:54, 24F

02/03 11:26, , 25F
這台外表不錯 但馬桶真的很好笑
02/03 11:26, 25F

02/03 11:33, , 26F
130萬... GG
02/03 11:33, 26F

02/03 12:52, , 27F
這車頭我不行
02/03 12:52, 27F

02/03 13:50, , 28F
雷聲大雨點小的油耗
02/03 13:50, 28F

02/03 14:38, , 29F
少見的蹲式馬桶,蹲著上有利於排便。
02/03 14:38, 29F

02/03 15:09, , 30F
這台側面滿帥的,可是正面跟屁股很難接受
02/03 15:09, 30F

02/03 16:15, , 31F
福山雅治開起來就很帥...
02/03 16:15, 31F

02/03 18:11, , 32F
前後的設計...
02/03 18:11, 32F

02/03 23:29, , 33F
22? 繼續開PC...
02/03 23:29, 33F

02/03 23:46, , 34F
醜到一個極致……
02/03 23:46, 34F

02/04 10:44, , 35F
搭配改裝套件似乎會變的很好看
02/04 10:44, 35F
文章代碼(AID): #1MiDYl7Z (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