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你今天轉筆了嗎? 《書法有法》

看板calligraphic作者 (Θ.Θ)時間11年前 (2012/08/13 00:45), 編輯推噓2(204)
留言6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老人會放暑假了,趁有時間念點書時跑去台圖找sory推薦的書,這本書剛好躺在 旁邊,所以順道給借了回來。這二本書剛好拿來應付暑假課外讀物的作業,部落 格貼完了,想說厚著臉皮貼來這裡灌灌水吧…。內容純粹是筆記加上附在抄文旁 的一點心得,真.斷章取義! 引號很多,而上色這種浩大工程我並不熟悉,沒法 弄的好看些,所以看起來會有點亂。不過很多人應該看行數就[end]備便了… =========================== 筆記開始分隔線 =========================== 作者:孫曉雲 孫女士1955年8月生於南京。1973年高中畢業,下放農村做知識青年5年,在軍隊 服役任圖書館理員8年,期間開始發表書畫作品。 1985年到南京書畫院從事專業 書畫創作。現為南京書畫院副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協評審委員會 委員、江蘇省書法協會副主席。書法作品曾七次榮獲全國獎,出版個人書法集、 臨摹示範、教學光碟、行書楷書字帖多種。先後在日、韓、新加坡、港、台、美 、法等地舉辦展覽,被香港藝術館、江蘇省美術館、廣東美術館先後收藏。 發行:侯吉諒 出版:未來書城 目錄 1 「中國」不如譯成Calligraphy 2 引起困惑的三件事 3 「請循其本」 4 「便捷」是指什麼 5 盲人摸象 6 懷疑「永字八法」 7 先說執筆 8 「五指」還是「五字」 9 「撥鐙」極其形象 10 用「筆法」書寫的字才叫「書法」 11 「人物是萬物的尺度」 12 筆法產生的動機之一:裹鋒與連續書寫 13 筆法產生的動機之二:沒有依託的書寫 14 大膽的推理 15 筆桿的直徑 16 筆毫的長短軟硬 17 紙的起源與「動」「舉」「握」「染」 18 《鍘美案》的啟示 19 筆法成於書寫姿勢 20 「古法」的絕唱 21 不自覺的喪失 22 桌子的功與過 23 「八分書」的解釋 24 「向背」出形勢 25 好大一頭象 26 「章草」是書法演變的句號 27 「隸化」與「美化」的生理極限 28 三根細繩搓成一根粗繩——「完法」 29 瞭若指掌,爛熟於心——「尚法」 30 「結字因時而傳,用筆千古不易」 ——「變法」 31 最不願承認的現實——「無法」 32 書法是視覺藝術嗎 33 「屋漏痕」「坼壁之路」「折釵股」「錐畫沙」「印印泥」解密 34 「無垂不縮,無往不收」答疑 35 「內擫」「外拓」詞詮 36 最後有行書 37 「個性」是這樣形成的 38 為「意在筆先」正言 39 轉筆決定豎寫左行 40 「指實掌虛」的傳訛 41 「眇者不識日」 42 無意間「指鹿為馬」 43 「帖學」的潰塌 44 重審「碑學」 45 求形似必墮「畫字」 46 日本書法史略 47 何謂書法 何謂繪畫 48 「書法的本質」 ——沒有結果的討論 49 書法的萬能鑰匙 50 汽車上的頓悟 51 中國畫的困惑 52 「骨法」即筆法 53 「書畫」在這裏「同源」 54 無筆法不成畫 55 自古華山一條路 56 「文人畫」是一座撲朔迷離的遠山 57 「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 58 「紙抄紙」 59 真實與無奈 60 箕子的故事 本書共六十篇短文,礙於分配的時間有限,只能瀏覽、無法精讀融會後寫出心得 。前半部的重點在探究「筆法」,後半部則是承「筆法」做發揮。我對於「筆法 」的部分比較有興趣,所以逐頁讀過後摘錄要點作成筆記。後半部,有幾篇內容 恰好解決多年前臨寫魏碑時的疑問,順便添上,其餘的就留給有興趣的過路人自 行借/買書來看吧: ++++++++++++++++++++++++++++++++摘錄++++++++++++++++++++++++++++++++++ 「…開始懷疑,孫過庭可能不是用我現在的工具、現在的書寫方法。」p.17 「有關『八分書』,書史上有三種解釋:其一,是『去隸字八分取二分,去小篆 二分取八分』;其二,像『八』字的造型那樣『分』清筆勢向背;其三,寫的字 有八分大小。…我花時間讓它們三頭會面,暢所欲言,原來說的是同一樣東西。 我首先不放過那個次者。它是最隱秘的,也是最關鍵的。…」p.31 「筆法的存在,毋庸置疑。我們之所以覺得煞有介事,之所以覺得雲裏霧裏,之 所以覺得無關緊要,只有一種可能——我們不使用這種筆法。」p.33 「『撥鐙』,筆桿為馬,拇指為左鐙,其餘四指為右鐙。當時古人將控制馬頭的 韁繩系於左右兩腳鐙,騰出兩手拿武器,兩腳前後左右『撥』動起來,必令馬縱 橫進退,悉聽指揮。『撥鐙」,『鐙』作『燈』,筆桿為燈心,拇指、食指與中 指『撥』起來,亦令燈心轉動。無論哪種『撥鐙』,其大拇指與其餘四指須來回 撚動,結果無疑要使筆桿轉動。倒是正巧暗合了古人的轉筆之說。…原來,『撥 鐙法』是一種用布手有翠蟹畢謄甲棼動竽圩睜用竽方摯。五指並用、『雙苞』的 執筆法是針對、適合於此種用筆法的。在轉筆時,此種執筆法最方便、最穩當、 最能控制筆劃。」p.41 「說形象了,『擫』就是要馬頭向右,顯然是右邊的馬鐙(食、中指)向後撥;『 押』就是要馬頭向左,當然是左邊的馬鐙(拇指)向後撥。…『鉤』無疑是令食、 中指先向下;『鉤』起時,名指與小指朝上,便為『格』。再明顯不過,『擫』 、『押』是管橫向來回,『鉤』、『格』是管縱向來回。」p.44 「古人為何用『經典』執筆法,是因為這種執筆姿勢最適合轉筆,最利於控制縱 橫用筆。我嘗試用此種方法臨孫過庭《書譜》,果然奏效。至此,方可定論:以 右手『經典』執筆法有規律地來回轉動毛筆,令筆劃縱橫自如的方法,即是『筆 法』運用這種筆法,即是『用筆』。嚴格地說,用筆法寫成的字才是『書法』。」p.45 +++++++++++++++++++++++++++++++摘錄結束+++++++++++++++++++++++++++++++ 第一至十篇,始於臨《書譜》的挫折與困惑,次第詳述解惑的過程與領悟,從撥 鐙法到執筆,中間穿插一篇「八分」意指有「向背」用筆方法做伏筆。藉由「撥 鐙法」推論出「擫、押、鉤、格」為古人有所本、而今人已失落的「筆法」,即 是所謂的「轉筆」。倒底是如何個轉法呢? 書中的圖示如下: http://ppt.cc/JXOf 根據作者所陳述:「『擫』、『押』是管橫向來回,『鉤』、『格』是管縱向來 回。」我自己的認知是這樣:http://ppt.cc/cPah 為了確定我的閱讀理解沒問 題,特別找了段演講影片反覆看了又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rmnfYxJ0n0#t=24m08s
應該…就是這樣轉筆的吧? 另外,發現作者以「道濟天下之溺」的本懷來寫此書 時,這使命感真是令人冷汗直流…且繼續往下讀: +++++++++++++++++++++++++++++++摘錄+++++++++++++++++++++++++++++++++++ 「人類使用工具的習慣和方法。必然是從實踐中總結,優勝劣汰。我用不轉筆與 轉筆兩種方式試了一下,果然效果各異:前者寫不了兩筆,筆毛不是扁就是開叉 ,需要不停地把筆毫舔尖。後者筆鋒始始終是裹著的,可以連續寫多字而不用舔 筆。…這正是古人筆法萌芽的最初動機之一。我們可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周青銅器 的象形文上看到明顯的轉筆痕跡。或能追溯到更早,比如在紅山文化的彩繪陶罐 上,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徒手繪製的不規則的幾何圖形,這就是後來發展成商周青 銅器上具有代表性的饕餮紋、雲雷紋、夔紋等的雛形…只有將筆桿左右轉動,才 可能將筆毫隨時裹住,既快速又勻稱地畫出這樣的線條。」p.49-50 「兩瓷俑證明了西晉人的書寫姿勢,也證明了長達幾千年中國人都是在手臂、手 腕無依託的情況下用此種姿勢書寫。…不轉筆即靠提按用筆,筆尖承受的力太大 ,因此把握吃力,不穩,易抖,且滯慢。正因為是左手持簡牘或紙,附墊不能絕 對穩定,筆尖的用力會使筆毫散開,影響速度與美觀。轉筆則集力於手指撚轉, 使筆尖的力分散,易控制筆劃粗細,令其圓轉光滑,且行筆快速。由此可見,除 了上一章所說的原因之外,為右臂、右手依託的狀態設想一種最方便、最科學的 用筆辦法,也正是古人『筆法』萌芽的動機之二。」p.54 「現存最早的毛筆出土於1954年湖南長沙左家公山戰國墓和1975年湖北雲夢縣睡 虎地秦國墓。最讓我覺得奇怪的是,筆桿的直徑都只有0.4釐米左右,就像中粗 的毛線針,比起現在的小楷毛筆要細上許多。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線索。後來我 作了些試驗,其實道理十分簡單:戰國至西漢早期的細筆桿,在拇指側可以轉上 三圈。運筆時,筆跡必然呈弧線,正如篆書的線條。由此看來,書體的形成完全 有可能是因為毛筆的特性所致。古時,能用來書寫的材料很少,不外乎是些樹皮 、骨塊什麼的,平整的面積又非常狹小,要多記錄些事,必儘量將字寫得細小。 筆桿越細,轉起來,寫出的字必然越小。再則,執筆的高低也至關重要。執筆越 低,支點越近,字亦越小。這是非常普通的道理。當時的執筆高度,斷不過筆桿 一寸。因此『古來無大字』事出有因,亦是生理的自然。」p.59 「…但從用筆上看,我在上兩章已說過:由於手拿,附墊不穩定,若筆桿在直徑 0.4釐米左右時,筆毫一接觸簡牘或紙面,便要立即轉筆,使力均勻分散,呈曲 線,且不易控制字形。所以古人在處理這種狀況時,往往筆筆斷開,一個字經過 多次轉筆發力,目的是線條流暢、用筆穩定且容易控制字形。…若筆桿在0.6釐 米至0.7釐米時,筆在手裏最穩當妥貼,轉筆可出方直線,可改均勻發力為集中 於筆頭上迅猛發力至盡,或是力至收尾時再進行下一周轉筆的準備,古人似有形 象的比喻,稱這兩種典型的發力為『懸針』和『垂露』。此種用力的方法,我一 直找不到適當的詞來形容。有一次,看電視裏轉播花樣滑冰,突然心裏一動:此 力,乃毋卻車力。物理上稱做“加速過程”和“慣性力”作用。發力即產車加速 度,提高速度。所以,這樣的發力,速度迅猛而準確到位。在有大量公務要記錄 下來,又無打字工具的時代,既司以加快書寫速度,又能整齊美觀。後來,我看 書知道,蘇東坡用“水上撐船”來比喻,甚是形象。這種用筆法則,就是“楷則” ——楷模的法則。」p.62 「…唐末五代,才出現了『散卓筆』,是純羊毫做成,最大的不同是無筆心,即 無硬毫作柱,較軟,當然不是當年毛筆的主流。當我注意到『唐末五代』四字, 不由心裏一喜。『散卓筆』出現的時期正是出現桌椅的時期。有桌椅,臂、肘、 腕都有了依託,自然不大需要用硬毫筆心作依託,軟的羊毫筆就應運而生了。史 料記載,到了宋代,『散卓筆』頗為流行。巧了不是?到宋代,桌椅普及了嘛!」p.65 「從西晉到北齊,其問近三百年,這正是書法所處的巔峰期,正是王字一統天下 的時期。比如著名的《竹林七賢》圖、《列女傳》等,都如實反映出當時『席地 而坐』的生活狀態。《女史箴圖》中,畫有一站立女史,左手拿紙,右手執筆書 寫。細看,正是用的“經典”執筆法。古人說的『倚馬立就』大概就是這樣的。 可以斷言,同時代的王羲之決不是在幾或桌子上書寫。由此而論的筆法,是源於 此姿勢,成於此姿勢。書法之『法』的界定,首先應該在這種姿勢的前提下,再 論轉筆運指。我還觀察到最關鍵之處:《校書圖》畫面中,一人左手持紙時,是 將一張紙向後彎過去,左手如握。另一人是將整張紙展開看,其紙明顯是經過書 寫時的彎卷。正如同期紙張的大小,高不過一尺,長不過二尺有餘。只有當紙厚 硬堅韌,才有可能這樣持紙。可以設想,若不用硬的簡牘書寫,亦無桌幾依託, 將紙拿在手裏書寫,紙必須硬挺不易折,所以當時的紙,無論麻紙、繭紙、側理 紙、藤紙,都符合此要求。史料記載王羲之用麻紙或繭紙書寫,應是毫無疑問。」p.77 「『唐人尚法』,徹頭徹尾,千真萬確。隋唐就開始使用儿、桌子書寫,只是僅 僅『開始』而己,不普及、不『正規』罷了。少數的『開始』,遠遠抵擋不住絕 大多數『正規軍』,以堅實的步伐行進于『尚法』的征途。後代書家總說唐以後 『古法漸衰』,我以為其『古法』即指將紙拿於手裏書寫時所用的筆法。『古法 漸衰』是由於使用了桌子,這種無依託的書寫方法當然就逐漸衰亡了。唐代的『 古法』已為『絕唱』。」p.82 「宋畫明白地告訴我們那個時代的人真實的書寫方式。翻閱宋代書論,仍舊講究 轉筆運指。然而,與過去不同的是:紙,從拿於手中轉為平鋪桌面;執筆的手, 從『舉腕』變為『平腕』;毛筆接觸紙面,從閱讀面的垂直變為桌面的垂直。這 一微小的變化,似不大起眼,卻是尤為關鍵的變化。手在執筆無依託,呈閱讀面 垂直的情況下,由於手的生理限制,手指運轉靈活,腕舉,必受牽制,幅度較小 ,因而不適於寫大字。再則是,左手持竹簡或紙,正因為是手,所以總歸不能絕 對穩定。有了桌面,代替了左手作附墊,絕對穩定。毛筆與桌面垂直了以後,不 僅手指上下左右運轉的空間加大,不知覺中還帶來另外的巨大的變化。」p.89 「八分…從字面上解釋,即『八分書』二分像隸書,八分像小篆。隸書,於今的 概念是一種書體。從文字發展角度看,隸書,是為了省事,簡約官方文字的『速 記』。我在此暫時將這個概念稱之為『隸化』…解釋二,指像『八』字的造型那 樣『分』清筆勢向背。元代陳繹曾是這樣解釋的:『向()。首搶左上右,右上左 ,尾搶左上左,右上右,偏蹲偏駐,側搶側過。』『背)(。與相反。』…。歐陽 詢舉出屬『向』的字:『非、卯、好、知、和』;屬『背』的字:『北、兆、肥 、根』,道理一目了然。若瞭解一些古法轉筆,就不難得出結論:『向』,是先 向左轉筆,後向右轉筆,『搶』字是指快速地落筆。『背』,相反,是先向右轉 筆,後向左轉筆。…『八』字的寫法既可『向』勢,亦可『背』勢,正好可以說 明,寫一個字既可先左轉、再右轉,又可先右轉、再左轉。所謂『分』,就是分 清『向』、『背』,目的是把筆還原到開始的位置。可見,這是一種合理的方法 ,利用轉筆左右來回發力一次還原的慣性,將一個字寫成。推而廣之,令不斷還 原的慣性,連綿寫一行字、一篇字,這就是古人說的『一筆書』。這種合理的用 筆方法,正符合文字發展的『便捷』趨勢。…左右來回轉筆的『自然』確立了『 陰陽』,『陰陽』就是指『向背』,『向背』出『形勢』,書法中所論的『勢』 ,毋庸置疑,應如是也。『永字八法』僅以一個『永』字,最概括、最準確、最 直觀地說明了所有的用筆筆法及『取勢』方法,贏得人們青睞,因而傳世最久, 也最廣。楷書的『便捷』原來是筆法的『便捷』,亦是手與毛筆科學配合的『便 捷』。」p.96-99 ++++++++++++++++++++++++++++++摘錄結束++++++++++++++++++++++++++++++++ 第十一至二十五篇敘明古人「筆法」的肇因、也就是「轉筆」的動機,其一:只 有將筆桿左右轉動,才可能將筆毫隨時裹住,可以連續書寫多字而不會扁掉或開 叉;其二:筆法成於書寫姿勢,考據文物,以不同時期製筆、造紙的材料等,應 證手臂、手腕無依託的書寫姿勢,並推論在此姿勢下書寫,若不轉筆,則「把握 吃力,不穩,易抖,且滯慢」。而「古法漸衰」則是由於使用了桌子,改變書寫 姿勢,於是改變運筆。古時筆桿細,是為了控制容易、轉筆方便,可以多轉幾圈 。又接以「八分」的向背,說明轉筆取勢與筆法的便捷化的關聯。文章至此,所 說的筆法「轉筆」,似乎不單只限於旋轉,旋轉方向還與()、)(筆勢線條的移動 有關。 我曾單鉤執筆臨了書譜幾次,慚愧的很,並未因為它的線條讓人難以捉摸而領悟 出什麼。而孫過庭因折頁或故意為之的跳筆,反倒是讓我看清楚筆峰的滑動情形 。姑且不論作者從執筆、撥鐙到轉筆的推論是否嚴謹無誤。作者將執筆「擫、押 、鉤、格」對應食、姆、中、無名指,代表控制筆的旋轉兼右左下上等動作,如 文中所說:「有規律地來回轉動毛筆,令筆劃縱橫自如的方法,即是『筆法』」 「…不信,我們動手試試 ?」人家既然要我試試,當然立刻就上墨走筆,可卻怎 麼試怎麼奇怪。像這樣一路寫一路轉,中指做「鉤」、名指做「格」,還算可以 控制移動的方向;但以食指、中指向後撥做「擫」,令筆向右;以姆指向後撥做 「押」,令筆向左,左右移動時還得兼自旋,控制上實在有困難。難道是我誤會 了嗎? 我的學書過程恰好與作者的經驗相反,初學握筆時,就已被教導運筆要配合轉筆 。之後沒轉出什麼名堂來,卻是轉走了不少光陰去。現在重新拾回了對書法的興 趣,反倒是把「轉」給徹底忘了。努力在腦子裡篩回二十幾年前的記憶:當初決 對不是這樣運筆。那時學長們是這麼教的:上下兩側的食指與無名指做為轉筆時 的支點,主要由中間的姆指與中指控制正旋或逆旋。姆指相對固定時,無名指的 「抵」與中指的「鉤」負責縱向的移動與旋轉;而中指相對固定時,食指微動配 合姆指的「推」與「拉」負責左右橫向的旋轉,且橫向主要移動是靠尺、橈(即腕) 的轉動。這樣轉筆相信是會更容易控制的…不信,我們動手試試? 而且也從沒說 過筆劃得一路轉著寫。什麼時候才轉筆呢? 只有在紙吃住筆時才會轉筆調整。什 麼時候紙會吃住筆? 鋒入紙而將轉時:起、收筆,橫、豎折曲,還有落重筆的點 、挑、捺、鉤等。這些用筆大過二分,筆鋒方向與鋒將轉的書寫方向夾角約在90 度加減30度的情況,要是捏住筆桿硬拖筆,一定是筆毛錯開、墨湧鋒散。若在這 些轉折處鬆握行筆而不主動轉筆時,就會感受到筆鋒反饋的力道,翻譯成人話大 概是這樣:那個…我被紙咬住了,得幫我轉個方向才行。 我常拿劍、氣宗來比喻自己曾接觸的二種截然不同的書法教學。重練書法之後, 書寫習慣和以前大不同了,若歸結於一字,那就是「懶」,說好聽的叫「氣宗」 的因「勢」利導。作者認為轉筆的動機之一是裹鋒,我把它類比成對筆鋒回正的 控制來理解,也就是中鋒。中鋒用筆的「力度」,來自於筆心收斂的狀態下,墨 自筆峰穩定滲入筆劃中間所形成的線質,是視覺感受上的力,和紙壓筆的力八杆 子打不著,這與作者在文中所貶抑的中鋒似乎不一樣…。因為早把「轉筆」忘了 ,現在的用筆情況也就變得沒有轉筆的動機,但對中鋒行筆還是會有所要求:小 筆、小字、一分筆,輕靈勁疾、鋒隨勢轉,筆不糾結、墨不溢散就好,壓根沒想 過轉筆。寫大字,起收與波磔中,筆勢去返、鋒既已回正,亦無轉筆。右圈如「 又」足,勢盡鋒自轉,左圈如「寸」頭,收點鋒自迴。寫「奔」、「虎」、「帝 」多繞幾圈,反正行筆中能把筆整好就行。至於折與曲,橫折、豎折、橫曲、豎 曲……好吧,筆僵時我還是會稍微轉筆過渡,但要發起懶來也是不轉筆,分段提 按就好了唄? 「今人所謂「力」,口口聲聲謂「提按」,此說法與「中鋒」用筆都出自清末。 不轉筆運指了,用力豈不是只能「提按」了…今人以提按的用力輕重造成筆畫的 粗細;而古人則是以轉筆的『取勢』發力輕重造成筆畫的粗細。今人是不轉筆, 以目取形;古人是轉筆,以勢取形。完全徹底的兩回事,絕不可同日而語。古人 的書法字典中是沒有提按二字的。」 這…還真是未及出招先中招…, 那換遲速互漸也是可以,包括用在點、挑、鉤……實際書寫時,總難免因勢運指 而致筆轉,並非刻意而為的。…等等,我剛說了「筆轉」了嗎? 莫非是我錯解了 作者所說的「轉筆」?她說的其實也就是指寫橫有起(逆時鐘入紙的勢頭)有收(順 時鐘離紙的收尾)、寫豎有往(順時鐘入紙的勢頭)有返(逆時鐘離紙的收尾) 這類 兜住筆勁的細微動作? 難不成理解的東西相同,表達出來的結果會天差地別? 「在轉筆的過程中,是不可能均勻地一下將筆從頭轉到尾的,是因為手指有骨節 ,一畫中往往要自然發兩三次力,古人謂『一波三折』就是這個意思。…按常理 ,如若用轉筆次數計算速度的話,當然是次數越少速度越快。所以,把轉筆次數 減少到最低限度,便是最快速的。這就是『八分』的原理,章草就是依據這個原 理造的。p.105」 顯然是我又誤會了,書中說的「轉」,可是真的貼著指頭上轉。應是我初學入門 ,難窺堂奧。筆法真是「古今阻絕、緘秘已深」,這歷盡艱辛磨出來的功夫,想 必不是學淺識薄的人一時可以理解領受的。那麼,作者應該苦練古法有成,貼著 指上轉筆的秘法若得一見,必然無憾……是該無憾了,youtube上竟有教學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l1IKSq1VMI
這一看…又是一身冷汗,我以為的那個貼著指頭猛轉的轉在哪呀? 這是「隸化」 到不用轉了嗎? 還是因為是字的大小在寸以外,所以「掌指」法的「轉筆」就不 明顯了? 讀完前三十篇,已經確定我是不堪受教了。心裏雖然還在嘀咕那姿勢、書具、筆 法至轉筆的推論,把它放在研究方式的品管品保標準下畢竟是自擾,況且作者也 說「我不想做書法史論家,也做不好,我的所有研究都與實踐有關…。」作者的 手上功夫是無庸置疑的,或許是底子過硬,示範起來如泥牛入海、大化無形。不 過這本書嚼到書末,有幾篇甚有會心,例如「『無垂不縮,無往不收』答疑」頗 與自己常說的驅車甩尾相應。觀覽全書,從招式入手,始於線條的迷惑,卻是以 內功作結,將筆法與筆勢相映: 「古人曰『取勢』,即根據不同的筆劃,設計不同的『筆勢』。而『筆勢』則是 根據或左或右轉筆發力的這種慣性形成的筆毫順向…種轉筆取勢,是非常細微巧 妙的,錯一點點就『勢背』。正如南朝書家王僧虔言:『纖微向背,毫髮死生』 ,不懂的人看不出。黃庭堅這樣說:『字中有筆,如禪家有眼,直須具此眼者, 乃能知之。』p.99」 又如: 「章草由於盡量減少發力次數,因此多連續同一方向用筆,當有力富裕時,便毫 無保留地「發」掉。…章草是拿在手上寫,不能一字與一字相連,只能以一次轉 筆結束為一字。逐漸,轉筆技巧豐富起來,可以自擬機樞,發力就不受一次轉筆 結束為一字的限制,把作為還原標誌的「捺」取消,將在一字的末尾還原這種程 式打亂,巧妙地把『還原』用到下一字中去,形成字字相連。『今草』就此形成 。p.107」 在我來看,已是本「劍宗」「氣宗」所持要訣兩相兼顧的好書了。只不過我還是 認為「法」無定法,抱持事物只能有一種規則的信仰對我來說是毒藥,「共性」 、「個性」的界線誰說了算呢? 只要熟稔筆性,是要順筆入紙轉筆滑出個雞頭、 或者逆筆入紙衂出個鐵鉆,端看個人抉擇的目的為何。說到底:重點在於中鋒行 筆,而轉筆僅僅是筆鋒控制的種種手段之一,不是筆筆都得轉、處處皆可轉。但 說歸說,轉筆畢竟是最重要的手段。只要試試寫「又」足與「寸」頭就能發現, 用提按的方式畫,根本快不起來;發懶用腕兜著筆,雖然快,筆劃的線質卻輕浮 ;但是用轉筆,神奇的巫術就出現了:只須快速直去直回,加上先正後逆或先逆 後正的轉筆,「又」足、寸「頭」立刻就完成了! 現在執筆不穩定,仍在拆行、 拆字、拆著筆劃一段一段畫著字,想要筆筆銜接、一筆貫穿地寫出行氣來,恐怕 還得多練上幾個年頭。以上,與「筆法」有關的摘錄就此告終。 以前開始接觸《龍門二十品》與其他墓誌銘或造像記時,總很納悶:毛筆四周圓 只有一點尖,怎麼就有人會想把字寫得無處不尖。為了那筆劃的頭尖尾尖,起筆 時先來一刀,收筆時再劈一刀。當時最愛收留別人拋棄不用的兼毫禿筆來寫,只 因它剩下的都是硬毛,筆鋒退成如平鑿似的兩頭尖角,加上使筆左迴右轉地,好 鏟的很。只是感覺不像在寫字,反倒像是在畫著色簿。因為當時從未見過南北朝 有這樣頭尖尾尖的墨跡,甚至曾經推想這些字根本是有別於書法的另一種東西, 載體是石板,創作工具是刀。書家即石匠,直接在石頭上拿刀刻,未先用筆寫過。 有次自己陰刻枚印,發現偏旁錯了,只好磨掉重刻,磨著磨著把趙之謙的篆字給 磨成了天發神讖碑了,難不成是因為相同的緣故…東猜西想,最後也沒個確定的 答案。而答案卻在放棄找尋後自個蹦出來。對有相同困惑的書友,第四十二至四 十四篇值得一讀。而我既已釋疑,就不再摘錄了,只附上張圖做為印可的證據 「在新疆出土的高昌時代的墓誌與墓表。好就好在有許多是墨蹟寫成未刻的墓表 ,它給我們提供了『真跡』,提供了當時『碑』的原始面目。高昌地處大西北, 雖然晉室已經南遷,卻依然完整保留了魏晉遺韻,與南朝書風如出一轍。p.118」 這篇墓表只有潤厚的「方」沒有扎人眼的「尖」,雖僅有一例,但這已足夠說服 自己在臨碑時甭再使那劈頭一刀了:http://ppt.cc/kdSk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9.182.189 ※ 編輯: phragmite 來自: 111.249.182.189 (08/13 00:46)

08/13 11:49, , 1F
看不太懂@@"布過我的老師常在強調要轉筆.字才會靈活
08/13 11:49, 1F

08/13 16:20, , 2F
上網可以找到簡體版,雖然只到36篇,會比看跳著抄來的文
08/13 16:20, 2F

08/13 16:21, , 3F
句還要容易。
08/13 16:21, 3F
※ 編輯: phragmite 來自: 1.169.103.134 (08/13 22:44)

08/13 22:47, , 4F
貼到原稿了。倒數第二段落掉一兩句蠻重要的話,已更正。
08/13 22:47, 4F

08/14 11:20, , 5F
與大家分享一句話
08/14 11:20, 5F

08/14 11:21, , 6F
傅狷夫:「只要筆能提的起,筆在手中要能轉」
08/14 11:21, 6F
文章代碼(AID): #1G9zsbS6 (calligraph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