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好萊塢強片大撤退,靠獨立片商死守撐得住

看板boxoffice作者 (外面的世界)時間4年前 (2020/03/30 09:40), 4年前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不斷下探新低!全台票房已跌剩4成 好萊塢強片大撤退,靠獨立片商死守撐得住戲院? https://www.storm.mg/article/2460593 吳尚軒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爆發迄今,已持續近2個月,對於展演、放映活動影響甚鉅,台 北21、22日周末院線票房共481.7萬,接近2003年SARS時454萬低點。除票房屢屢接近谷底 外,更面臨好萊塢強檔大片紛紛延後檔期的空窗期考驗,業界評估,真正影響恐於4月發 酵,並延續至暑假,而不少獨立片商,此時依然維持發行上映,主要考量便是倘若中小型 電影也撤檔,在發行商與戲院之間唇亡齒寒的關係下,戲院恐直接關門大吉。 新冠肺炎疫情1月於中國爆發,歐美地區則在3月迎來高峰,為此好萊塢電影紛紛宣布延後 檔期,更波及全球連鎖發行通路,如《噤界II》,台灣原訂3月19日上映,卻在前一周緊 急抽檔,原訂於3月底上映的《花木蘭》也已宣布延期,此外包含《黑寡婦》、《神力女 超人1984》、《007:生死交戰》、《玩命關頭9》等4至6月強檔院線,同樣紛紛撤檔走避 疫情。 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2018年度電影產業調查資料,台灣電影市場票房,仍以好萊塢片商占 比較高,約為74.82%,前三名的華納、迪士尼、環球相加,便佔49.55%,好萊塢大撤檔, 對於台灣院線的損失由此可見一般。 牽猴子整合行銷總監王師表示,好萊塢延期完全可以理解,中國是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 他們從農曆年開始便不斷封城,而如今像是美國戲院龍頭AMC也關閉,這些好萊塢電影, 製作金額動輒上億美金,無法承擔現在的風險,而全球院線撤的話,台灣一定也會撤。 「藝術片都快變成商業片」 双喜電影:某程度上是獨立片商的機會 儘管疫情對票房的影響越趨嚴峻,獨立片商在此其間,仍不斷有新片發行上映,如海鵬影 業的《悲慘世界》、《親愛的莎瑪》依然如期上映,此外排定於4月底的《馬丁伊登》、 《抽屍剝繭》也未受影響。海鵬總監姚經玉表示,他並沒有因為疫情延檔,依然按部就班 做,但鑑於歐美情況,也是擔心將來戲院可能會關掉,「大家要想到戲院比你還緊張,戲 院每天都很認真在防疫,希望不要有任何感染。」 姚經玉苦笑,目前藝術片都快變成商業片,機會確實是變大,以前都是片商求戲院,像有 同業的片子,原本只排2家戲院,空缺突然多出來後,馬上排到幾十家戲院,儘管上了不 保證會賣,但戲院至少不能讓映廳裡沒電影可放,不過對此他也表示,放映廳數變多雖然 開心,真正重要還是觀眾要進戲院,這陣子除了《刺激1995》外,其他藝術片票房依舊不 盡理想。 「很明顯當好萊塢突然撤掉時,獨立片商的片就進來了。」双喜電影公關經理林恆青表示 ,當美商撤掉後,會有一些空間,某程度上是獨立片商的機會,戲院會跟片商找口碑好的 片,像他們3月底上映的《抓住救命稻草的野獸們》,增加了大概1成的影城數,因為目前 市場很難料,每周都在變動,影城的策略可能是增加選擇性、多樣性,看能不能增加一點 機會。 林恆青認為,疫情對藝術片的影響不會沒有,但也因為觀眾忠誠度較高,縮水幅度相對較 小,儘管過去的票房市佔率較低,但如今則因此,成為整個市場中相對核心的一塊;他並 指出,此時也看到更多片子出現,像是如藝術片、恐怖片、動畫片等等,所謂有「鐵粉」 的電影,或是過去較難排到檔期的片子,都有機會出現在院線。 好萊塢大片《血衛》也不敵疫情 王師則認為,當然現在大家覺得空間更高、能逆勢操作,但覆巢之下無完卵,目前唯一不 同於市場表現的只有國片《女鬼橋》,也是因為從《紅衣小女孩》系列、《粽邪》等片以 來,這幾年結合在地元素的恐怖片,已經累積出5000萬到1億的基本盤,同時受眾多是年 輕人,比較敢進戲院,因此有固定的票房,甚至本周來到5500萬,已經逼近去年國片票房 第二名的《第九分局》,也給大家打了強心針。 在疫情中,還有馮迪索主演的《血衛》,以唯一好萊塢娛樂大片之姿開出4900萬票房。對 此,王師指出,《血衛》有好萊塢影星,又是專攻年輕男性市場,而受疫情影響最大的, 多是已經有小孩的家庭戶觀眾,「其實目標觀眾越年輕越抗疫。」 由双喜發行的《血衛》,於3月12日上映,首周末票房突破3000萬,確實在低迷時刻給市 場注入信心,然而樂觀情況並未持續太久,上映第二周起,隨著境外移入確診案例增加, 台灣18日出現一日新增23例確診,往後也多為每日增加20例左右,全台票房因此再受重挫 。 對此,林恆青便表示,《血衛》的主力觀眾是18至34歲族群,但年輕人的觀影意願,在這 段期間受到很大影響,儘管他們對票房的預估已經因疫情下修到7成,但第二周後,全台 票房掉到剩餘6成,「還是遇到懸崖式崩落。」 根據國影中心統計全台票房資料,近一個月來,全台累積票房銷售金額為1億3746萬6856 ,相較去年同期3億612萬2296,僅餘約4成。 而根據台北票房觀測站資料,全台本月20到22日的周末票房共2102.6萬,創2016年官方公 佈全台票房以來新低;21、22日台北周末票房,前五名相加僅305.8萬,去年同期前五名 相加則為1672萬。 OTT因疫情成長 海鵬總監:不見得對電影有利 車庫娛樂創辦人張心望則認為,疫情影響的恐怖之處在於,恐怕會帶動消費者行為模式的 轉變,一旦大家習慣不去一個地方,要再讓他習慣去是很難的,「所以一個影城裝修2、3 個月完,才要那麼努力宣傳。」 張心望認為,如果未來消費慣產生巨大變化,那要處理的就不光是病毒的問題,「如果今 天大家都習慣宅在家裡面,以後他出來的機會就變低了」,目前沒有大片,如果連中型的 片子也沒有,電影院就完了,片商跟戲院唇亡齒寒,所以他們還是上片支持戲院。 Catchplay公關暨編輯總監韓盈盈則表示,大家都說因為疫情讓OTT大賺,但應該是說,疫 情改變了消費習慣,像民眾可能不去餐廳,同樣狀態也在OTT上發生, Catchplay在2月成 長了3倍的付費會員,除了疫情改變消費習慣,內容也是重要因素,台灣有Netflix、 myVideo、Friday等各式OTT,成長比例還是要取決於內容。 不過,對於OTT的成長,姚經玉則持疑,表示長期來說確實會增加,「但是真的增加嗎? 」恐怕大部分收益還是落在Netflix,另一個就是盜版會受益,現在是很多人以前片都沒 看,現在開始有空可以看。 對於藝術片、獨立電影在OTT的表現,姚經玉也指出,藝術片通常不是Netflix或MOD會第 一時間收購的,其實看藝術片的觀眾,都很清楚離開戲院後,可能這部戲就再也看不見了 ,所以因此相對跌幅比較少一點。 王師則表示,目前OTT的成長,不見得對電影有利,因為OTT時代的主流不是電影,是戲劇 ,像這陣子即使疫情嚴重,網路上討論度高的,還是像《愛的的破降》、《梨泰院Class 》等等。 電影製作連帶受影響停擺 片商陷兩難 歐美疫情持續,不僅衝擊院線生態,內容產製也大受影響,目前包括漫威喊停旗下所有拍 攝計畫、Netflix暫停美加地區拍攝,《駭客任務4》、《阿凡達》續集等電影也紛紛停機 ,此外不少後期製作公司,也因防疫而停擺,面對川普預告美國疫情恐延續到8月,業界 也擔憂,即便接下來台灣狀況好轉,未來也恐出現大片空窗期。 便有業界人士認為,假若如此,對於連鎖戲院損傷當然大,但這些戲院相對有財團支撐, 而獨立戲院、社區戲院受到的衝擊可能更大,現在每家影城都在減少廳數、縮短營業時間 ,有些戲院恐怕熬不過這一波。 林恆青則認為,歐美影視產業停擺後,會讓片商的步調「慢下來」,上映、採買都可能延 後,整個環境會趨緩,「拍片時程、後製期、明星宣傳期都要大調整 」,而獨立片商影 響比較小,其實台灣發行片量本來就是供過於求,獨立片商手上可能還有等著消化的片, 所以不會突然斷流。 張心望則指出,假若疫情持續,未來百分之百會出現空窗期,下半年大家手上片子發完之 後就會出現,「不只我們,OTT、戲院都會有空窗期,只是什麼時候空、空多久沒人曉得 。」他表示這是兩難狀況,面對未來可能的空窗,此時片發少一點是保命做法,但如果不 上片的話,片商跟戲院是相互依賴的,「發得少就是大家一起進地獄,片商也不用做了。 」 張心望並談到,現在最痛苦不是要不要上映,反倒是宣傳,「不打廣告沒人知道,打了賠 更多,所以做什麼都很痛苦。」他並解釋,目前策略是改以電視、捷運廣告為主,都是可 以快速調整的類型,如果用戶外大型看板,很可能突然要下檔,整個版位全都沒用了。 片照樣上映 片商怨無法申請文化部紓困補助 鑑於疫情對於藝文產業的衝擊,文化部也已祭出15億紓困、振興預算,補助因疫情造成衝 擊,所衍生的人員薪酬,以及展演映活動取消或延期的製作成本、場地與設備租金等營運 費用。 然而,有獨立片商表示,文化部所有的紓困方案中,並沒有發行商可以申請的部分,當然 沒明說不能給,但是對於片子照樣上映的發行商來說,恐怕都申請不到,因為他們不但沒 延期或取消,反而是有更多上映機會。 該片商感嘆,紓困補助戲院可以申請、延期上映可以申請,但照常上映的片子,因為每支 電影狀況都不一樣,因此無法比較同期收益來評估,現在的補助辦法,反而是在鼓勵大家 改檔期,不然上映就會被疫情正沖,如果片商要保護自己,乾脆就全部撤檔,現在是顧及 電影院才會一起撐下去。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xoffice/M.1585532435.A.F42.html ※ 編輯: filmwalker (220.128.156.69 臺灣), 03/30/2020 09:42:08

03/30 11:06, 4年前 , 1F
現在上OTT的電影可能比戲院賺
03/30 11:06, 1F
文章代碼(AID): #1UWKuJz2 (boxoff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