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打造第二大腦

看板book作者 (泥娃娃)時間1周前 (2024/04/24 00:29),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1周前最新討論串1/1
【書名】:打造第二大腦 【作者】:提亞戈.佛特 【譯者】:陳文和 【出版】:商業周刊 #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v8w4zqz07rp01wte4u83iqz/platforms 所謂的第二大腦就是電子資料庫, 我們的大腦擅長的是思考與創造,而不是記憶, 因此我們用第二大腦來儲存資訊,並且用系統化的方式整理這些資訊, 有了第二大腦,就可以讓我們工作與創造的過程更加容易順利。 作者提出CODE四個步驟來建立數位大腦, 分別是獲取(Capture)、組織(Organize)、萃取(Distill)、表達(Express)。 獲取(Capture) 建立第二大腦的第一步當然是收集資訊,但是收集資訊絕非越多越好, 當我們使用數位筆記軟體時,常常會落入一個陷阱: 反正儲存很容易,結果就儲存太多,讓接下來的步驟困難重重, 我們該怎麼篩檢需要收集的資訊,,作者提出了四個很實用的原則: 一:這個資訊是否對我有啟發? 啟發來自新的觀點,或是它們能刺激我們思考。 二:這個資訊是否未來派得上用場?通常是專業類別, 以我自己為例,當我看到有趣的科技潮流或是新技術, 我就會順手記錄下來,先留個印象,哪一天有需要的時候再深入研究。 三:這個資訊是否跟我有關? 這個部份是我們最常忽略的, 例如自己的想法,一些反思或者回憶, 這些念頭只存在在自己大腦裡,它們一閃而過, 如果我們沒有即時記錄下來,它們就過去了,但這些資訊很可能都意義重大。 舉例來說,找工作時,都應該好好記錄下來每次面試經驗, 被問了哪些問題,哪些回答得好,哪些回答不好,這對下次面試都是很有用的資訊。 四:這個資訊是否令我意想不到,這是收集資訊時常見的誤區, 因為我們往往會下意識的尋找跟我們認知一致的事實, 看到與自己相同立場的文章會特別有共鳴,覺得文章資訊滿滿,看完收獲良多, 然而事實上文章裡面所提及的可能都是我早就知道的事實, 我們不需要用第二大腦來記錄我們已經知道的事情, 我們要留下來的是可以挑戰我們認知的觀點。 作者還提出了一個方法來幫我們判斷哪些資訊值得保存,稱為「十二道最愛的難題」, 試著想看看哪些問題是你始終感興趣的, 它們可以是些宏大的問題,例如「民主應該如何對抗極權?」, 或是很實際的問題「如何保持健康?」, 不必在意是否有十二個問題,數目並不重要, 重點是去思考你對哪些議題感興趣, 這些問題就像是北極星,指引我們的學習方向。 萃取(Distill) 當我們收集完資訊,為什麼還要更進一步萃取資訊呢? 作者這麼形容:請把未來的你想像成一位要求非常嚴格、極度忙碌又很不耐煩的顧客, 而我們想把筆記「推銷」給未來的自己, 如果未來的你不買帳,那麼現在的你花時間做的筆記價值就蕩然無存了。 因此我們需要萃取出筆記的關鍵要點, 作者提出了「漸進式摘要」, 第一層: 不要儲存整份資訊,只節錄下有興趣的內容, 因為會存下原始出處,如果日後真的需要知道多餘細節,再回頭去找即可。 第二層,用粗體標出重點資訊,這樣一來, 未來的你閱讀這份筆記,就可以一目瞭然的抓到重點。 第三層:用自己的話寫出摘要,相較於單純閱讀, 自己產生文字寫下的資訊更容易記住也記得更久。 「漸進式摘要」不是在幫助我們記得更多資訊, 而是在幫助我們去蕪存菁, 每一層筆記的標註的重點應該都只有上一層的10-20%, 舉例來講,假設第一層節錄的內容有1000字, 第二層粗體標出的重點不應該超過200字。 萃取的能力需要練習,我們可以試著把萃取過重點的筆記擺個幾週, 等到你忘得差不多的時候,再回頭看看你的筆記與你萃取過的重點, 看看是否能在一分鐘內理解筆記的內容。 因為標記的重點可能隨著使用目的而不同, 所以我們不需要一口氣就做好三層的萃取, 需要的時候再做即可。 表達(Express) 建立資料庫的最後一個步驟是產出, 要真正的擁有某個知識,最好的方法就是應用這個知識,創造出一些新東西, 每次產出都是一次機會把第二大腦收集的各種資訊連結起來, 產出成果又會再做為新的資訊,回饋到第二大腦中。 其實不止最後成品是有用的產出,很多中間產物,它們也都是一種產出, 例如未被採用的點子,一些沒有走到最後的半成品,別人的回餽意見, 它們都可能是下一次產出的材料, 我們應該好好保留下來,如此一來,我們下次在產出的時候, 就不是從零開始,而是站在某些基礎上繼續發展。 作者對此提出了一個做法,他稱為「海明威橋」, 作家海明威有個寫作策略,他會把很多沒有完整情節的小說靈感記錄下來, 在還沒串連起來之前,它們就像一個一個的小島, 然而如果我們在島與島中間架起來了橋,這些零碎的片段就會成為一個完整的故事。 我們的中間產物也像是一個一個小島,過去我們只會把它們視為失敗品丟棄, 但現在我們可以將它們保留在第二大腦裡, 要做的只是多加上「接下來該做的事」的想法,包括: (1) 現在當前的狀態:我碰到了什麼挑戰,有什麼還未解決的問題 , (2) 現在工作的細節:例如我已做過哪些嘗試但失敗了, 碰到哪些陷阱或者需要注意的事項 (3) 對後續步驟的構想:我打算怎麼進行下一步,下個階段想要達成什麼目標。 因為記錄下這些接續步驟,我們就可以安心的把這些中間產物放進第二大腦裡, 等到我們有進一步想法,想到該怎麼突破問題時,就可以再拿出來繼續進行。 作者提出一個很有啟發的觀點,做為一個專業工作者, 與其去想我完成了多少工作,多少專案, 不如想想我累積了多少以後可以繼續使用的知識資產, 舉例來講,一個 PM,可以把每次專案管理視為一次工作,產出就是完成專案, 或者我可以在這過程中,持續產出, 例如整理一套專案管理的流程架購,記錄客戶的回饋意見, 進行專案時碰到的難關與解決方案,該領域的參考資料等等, 這麼一來就是累積了一連串有用的知識資產。 當我們累積足夠的知識資產,以後每次產出都會像是堆樂高一樣, 我們有各式個樣的零件,可以隨心所欲的組合出新的東西。 感想 這本書介紹了CODE,它不只是建立電子資料庫的方法, 它也是一套創作的工作程流, 一開始創作的時候,我們盡可能發散的參考各種可能性,納入各種選項, 這就是獲取(Capture)與組織(Organize)步驟所做的事, 但如果一味發散,我們將一事無成,所以就要開始收斂, 我們用萃取(Distill)步驟來去蕪存菁, 最後用表達(Express) 這步驟來創建新事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6.62.219.225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713889763.A.FE2.html

04/24 01:04, 1周前 , 1F
謝謝分享,很實用
04/24 01:04, 1F

04/24 11:20, 1周前 , 2F
04/24 11:20, 2F

04/24 19:38, 1周前 , 3F
謝謝分享
04/24 19:38, 3F

04/25 23:41, 1周前 , 4F
超棒的分享,非常感謝
04/25 23:41, 4F
文章代碼(AID): #1c9-7Z_Y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