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社會菁英必備的數學素養

看板book作者 (泥娃娃)時間1月前 (2024/03/26 07:40), 編輯推噓4(408)
留言12則, 7人參與, 1月前最新討論串1/1
【書名】:社會菁英必備的數學素養 【作者】:奧利佛強森 【譯者】:劉懷仁 【出版】:天下文化 #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u4q4xzh00p701undyfb57uq/platforms 這本書的起源來自於疫情期間,作者以數學家的角度, 在網路上發表文章,幫大眾解讀疫情的統計數字是什麼意思, 我看完這本書以後不禁感嘆,如果我更早理解這些概念就好了。 統計數字怎麼看? 為什麼要做統計? 因為現實中,我們不可能拿到每個真實數字, 所以我們利用一個小樣本的結果來推算總體的結果, 前提是這些小樣本要有足夠的隨機性與代表性, 這也是為什麼街頭的民調結果與真實結果相距甚遠, 因為街頭的訪問雖然隨機,但隨機的路人並無法代表台灣的人口組成, 自然就無法以這個小樣本的數據推算最後的結果。 既然是推算的結果,一定存在與真實數字的差距, 所以一個有效的統計報告通常會這麼說: 「信賴區間 95 %,誤差範圍 +- 3%」, 什麼是「信賴區間」與「誤差範圍」呢? 誤差範圍比較好理解,如果說統計結果是「某候選人支持度40%,誤差範圍 3%」, 就代表真實的數字可能介於43(40+3)% ~ 37(40-3)% , 而信賴區間則是代表一個信心值, 因為統計樣本有隨機性,不同的抽樣,有可能得到不同的統計結果, 而信賴區間代表的是如果重複這個統計好幾回,有多少機率會包含真實結果, 如果信賴區間 95%,代表有 95%的機率包含真實結果。 信賴區間與誤差範圍會互相影響, 假設我們設定很大的誤差範圍,例如+- 10%, 我們當然會有極高的信賴區間包含真實結果, 但這樣的統計數字就沒有意義, 因為即使知道候選人的真實支持度有100%的機率落在30%-50%之間, 我們還是很難推測真實數字為何。 相反的,如果我們設定很小的誤差範圍,例如+-1%,但信賴區間只有50%, 代表有五成的機率39%-41%的範圍沒有包含真實數字, 這樣的統計數字一樣沒有幫助, 所以以後看新聞,如果看到一些聳動的統計數字,先別著急, 先看看這些數字後面的信賴區間為何。 疫苗到底有沒有用 我們用疫苗的例子來說明統計學的「虛無假設」。 新藥可不可以上市,來自於新藥的臨床統計數字, 假設我們已知 70 歲以上男人每年有1%的機率會死亡, 現在疫苗公司將新藥試用在 1000 名隨機挑選的 70 歲以上男人上, 發現僅有 5 人死亡,我們是否該核准該藥上市呢? 如果光看數字,原本根據統計,應該有10人會死亡, 現在使用新藥後降成一半,看來新藥效果很顯著, 但另一方面,我們知道 1%只是統計結果,不代表每年一定會死 10 人, 所以 5 人可能只是一個隨機的結果。 要怎麼判斷呢?統計學有個很重要的理論「虛無假設」, 意思是我們應預設新藥是沒有效的, 除非結果顯著不同,該結果產生的機率低於隨機產生的機率, 我們才足以推翻原本「新藥無效」的假設, 在統計學上,我們將該機率稱為 p 值, 當 p 值越小,就代表該結果越不可能發生, 如果真的發生了,就是我們假設錯誤,也就是我們可以推翻原本的虛無假設。 習慣上, 我們常把 p 值設為 5 %, 如果低於 5%,我們就足以認為該結果不是隨機產生,而是有意義的數據。 回到新藥的例子,每年有1%死亡機率,1000 人中有 5 人死亡的隨機機率為6.6%, 還未低於 5%,因此代表我們的測試結果 5 人死亡很有可能只是一次幸運的隨機結果, 不一定是新藥帶來的作用, 然而 5% 的閥值沒有數學意義,只是約定俗成, 因此也不表示新藥一定無效,只是還未達到統計的顯著性。 普篩到底有沒有用? 讓我們試著用統計學來討論疫情期間大家爭論不休的一個題目:「要不要普篩?」 我們知道所有的檢測方式都不是100%準確, 我們用「特異度」來表示「沒有染病的人檢測結果正確」的機率, 用「敏感度」來表示「有染病的人檢測結果正確」的機率, PCR 是疫情期間最可靠的檢測方式, 根據統計,PCR的檢測敏感度為 80%,特異度是 99.5%, 假設我們對 1000 名隨機受試者普篩,假設染病率為1%, 因此我們預期 1000 名受試者有 10 人確實染病, 因為敏感度為80%,所以有8人會被正確檢測出陽性,而2人錯誤檢測出陰性。 在未染病的 990 人中,正確檢測出陰性有 99.5% 的機率, 人數為 985 人,而錯誤檢測出陽性的機率則為 5 人, 所以我們會得到 13 個陽性結果,而真正染病的機率是 8/ 13 = 62, 這顯示在隨機普篩的結果下,即使是像 PCR 這麼可靠的檢測方式, 也會得出不可信任的陽性結果,僅僅六成而已, 因此我們應該可以理解為什麼當初政府一直沒有做大規模普篩, 因為錯誤的檢測結果會加重醫療系統的負荷,使真正需要醫療的人無法獲得幫助。 當時的政策是如果你有出現咳嗽發燒的症狀,再去做篩檢, 讓我們同樣用統計學來看看這麼做會帶來什麼結果。 我們假設有症狀的人,每 11 人有 1 人是真正染病的人,機率大約是9%, 因為只有出現症狀的人才會去做檢測,我們同樣假設是1000名受試者, 但現在染病的機率從原本隨機的1%變成有出現症狀的9%, 如果再一次計算檢測出陽性,且真的染病的機率會大大提升成93.5%, 這個方法得以上讓真正需要醫療的人獲得幫助。 檢視兩個方法最大的差別在於染病率,在大規模的隨機試驗中,染病率是可能不到1%, 而出現症狀的人染病率會大幅提升, 當染病率越高,就能讓檢測出陽性,且真的染病的機率大大提升, 所以普篩不是不能做,但前提是我們已知該病的染病率非常高, 檢測出陽性且正確的機率很高, 只要檢出陽性,我們就強迫病人隔離,限制病人活動是防疫的有效方法, 但政府在防疫的同時,也要考慮這些被迫隔離的人,無法工作, 將會損失收入,對社會經濟造成影響, 所以「要不要普篩」不只是一個統計問題,還是一個取捨問題。 要在全民健康與經濟損失中做個取捨。 感想 我們一路從小學開始學數學,一路學到大學, 可能有不少人覺得出了學校,這些數學根本用不上呀。 我覺得那是因為我們學數學的時候,很少跟現實的例子結合, 例如我們都學過斜率,給我幾個點,可以算出連結這些點的斜率, 但算這個要做什麼用呢?放到現實中,斜率可能代表感染速度, 根據斜率,我們就可以推算出未來的感染人數。 這本書不是在講數學理論,而是想要培養一個普通人的對數字的感覺, 難怪書名叫作「數學素養」, 看來以後我們不只需要文學素養,音樂素養,也需要來點數學素養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6.62.219.225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711410025.A.DDD.html

03/26 10:33, 1月前 , 1F
統計學入門
03/26 10:33, 1F

03/26 13:29, 1月前 , 2F
1F…..
03/26 13:29, 2F

03/26 18:49, 1月前 , 3F
書名翻譯實在糟糕 從中文翻譯回去 英語讀者八成以為作者
03/26 18:49, 3F

03/26 18:51, 1月前 , 4F
是法西斯分子 「菁英」在歐美民主社會是很不好的字眼
03/26 18:51, 4F

03/27 21:42, 1月前 , 5F
其實高中數學學得夠好這本可以省下來
03/27 21:42, 5F

03/28 10:21, 1月前 , 6F
如果內容只是這些頻率學派的東東 真的別浪費錢了
03/28 10:21, 6F

03/28 15:59, 1月前 , 7F
信心水準 = 信賴區間包含母體參數的機率
03/28 15:59, 7F

03/28 18:15, 1月前 , 8F
看標題就知道要講的是統計 一看內文果然是
03/28 18:15, 8F

03/28 18:16, 1月前 , 9F
我也覺得這個書名不妥 這是大家都需要建立的觀念
03/28 18:16, 9F

03/28 18:16, 1月前 , 10F
不分階級
03/28 18:16, 10F

03/28 18:17, 1月前 , 11F
另外統計學的觀念 是不是就等於 數學素養
03/28 18:17, 11F

03/28 18:18, 1月前 , 12F
我覺得這也有待商榷
03/28 18:18, 12F
文章代碼(AID): #1c0WjftT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