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詩人林亨泰逝世

看板book作者 (Fever Pitch)時間9月前 (2023/09/26 23:05), 9月前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3人參與, 9月前最新討論串1/1
原文載於故事 StoryStudio https://reurl.cc/gaQ03z 【林亨泰──在防風林外,仍有這樣一片海】 臺灣重要的詩人林亨泰於前天(9/23)過世。 林亨泰的創作是最最有力的證物,證明一代 臺灣人在重重阻礙之下,仍曾那樣追尋美以 及自由。 「防風林 的   外邊 還有   防風林 的   外邊 還有   防風林 的   外邊 還有 然而海  以及波的羅列 然而海  以及波的羅列」 提到這首詩,人們普遍會強調其以文字的排列, 營造出視覺畫面,屬於所謂「圖像詩」。此外, 根據一些人的詮釋,這首詩是很單純的、對於 海岸自然景色的描繪。 但是,在「防風林」和「海」之間,詩人為何 選擇「然而」這個連接詞?如果只是單純描繪 海岸景色,防風林跟海明明直接相鄰,為何需 要轉折?兩者之間的對立從何而來? 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先知道「防風林」是什麼。 臺灣的海岸布滿防風林,乃是戒嚴時期的產物, 要避免共軍蛙人「摸」上岸,也要防範島上的 人逃出海。在這個背景下,「海很危險」的觀 念也開始深植人心。 (推薦大家閱讀故事網站上這篇〈「嚴禁戲水」: 戒嚴時期的海禁,如何使大海成為我們最熟悉 的陌生人?〉→bit.ly/46q676a) 了解這個背景之後,「防風林」跟「海」之間 的對立才有了意義──即使有一層又一層的防 風林,「外邊 還有」、「外邊 還有」、 「外邊 還有」,彷彿毫無止境,我們仍然知道 防風林外其實有一整片海,「以及波的羅列」。 即使有重重阻礙,即使當權者不斷警告,而且 不讓我們看見,我們仍然知道外面另有一個世 界,自由,寬廣,美麗。 關於阻礙與警告,林亨泰並不陌生──這些事 情,他從生涯初期就曾親身體會。 1947年,他 23 歲,加入文學團體銀鈴會,並 應前輩楊逵的邀請,在「橋」副刊發表作品。 這兩個組織,都是戰後臺灣籍作家努力嘗試 「跨越語言」的根據地。他們必須努力跨越, 因為他們被迫放棄舊的「國語」,改用新的 「國語」。 而「橋」副刊更是一次勇敢的嘗試:在二二八 事件帶來的血腥與猜疑下,本省籍的楊逵和外 省籍的歌雷合作,邀請不同背景的作家投稿, 並翻譯臺籍作家的日文創作。 在副刊上,他們勇敢申辯,力主臺灣文學不是 某些人眼中的「奴化」文學,同時,他們也展 開對於五四、對於左翼思潮的研討,思考文學 人的任務。 但青年林亨泰創作的這兩個起點,都在當局鎮 壓下被迫休止。 1949 年4月6日,軍警進入臺大和師大,搜捕號 召「救苦、救難、救饑荒」的大學生,並擴大 為對左翼青年的全面鎮壓。楊逵和歌雷雙雙被捕, 銀鈴會共同創辦人朱實也被通緝,只得逃亡中國。 銀鈴會和「橋」副刊在這樣的打擊下,被迫終止 一切活動,形同解散。 (如果要更了解四六事件更完整的始末,我們推 薦大家讀這篇〈遲到六十年的遺書:在二二八時 反抗政府,在白色恐怖年代受難,一個真實版的 燦爛時光〉→https://bit.ly/3LADImi) 組織被迫解散,夥伴入獄甚至被殺,人們餘悸猶 存,但15年後,林亨泰決定再度站出來,成立新 的文學組織。 這就是臺灣文學史上有名的「笠詩社」。與他一 起成立詩社的詩人們,還包含陳千武、詹冰、錦 連等等,標語是「我們寧要草笠,而不要不屬於 自己的皇冠」。 他們創辦刊物,互相評論作品,並且舉行研討會, 翻譯、引介國外文壇的辯論。 他們討論該如何運用現代詩最好的技藝,經營出 最美的意象與音響,去書寫臺灣的土地、社會, 甚至政治── 當然,討論政治有時不能太明顯,畢竟那仍是戒 嚴的時代,他們的前輩楊逵剛剛出獄,而他們自 己也都是經歷過二二八的人。 但他們仍然要發聲,而且要發出最美的聲音,即 使有重重阻礙。 重重阻礙密佈眼前,而林亨泰深知阻礙為何物: 語言是阻礙,文壇主流是組礙,政權的暴力與恐 怖當然是更大的阻礙,一層的外邊,總還有另一 層。 但林亨泰和他的同志們相信,在層層疊疊的防風 林外,永遠有那麼一片海,而海上則有波的羅列。 去看吧,或者,即使一時看不到,我們也可以先 去想像:在重重阻礙之外,確實有一個寬廣的世 界,自由而且美好。 政治的暴力再怎麼嚴峻,都無法框限我們的眼界、 我們的盼望。在那個嚴酷恐怖的年代,林亨泰留 給後世的答案,如此勇敢,自信,堅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8.94.23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95740728.A.0A7.html ※ 編輯: FeverPitch (1.168.94.238 臺灣), 09/26/2023 23:05:44

09/27 08:59, 9月前 , 1F
RIP。詩壇很重要代表性人物!100歲很高壽了啊!
09/27 08:59, 1F

09/27 19:13, 9月前 , 2F
我覺得最令人遺憾的是他們在臺灣社會受到的關注太少了
09/27 19:13, 2F

09/28 19:12, 9月前 , 3F
以前國文課本有出現過,但是沒有寫到詩背後的意義。RIP
09/28 19:12, 3F
文章代碼(AID): #1b4lCu2d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