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艾爾摩莎的瑪利亞--一部17世紀基隆的故事

看板book作者 (水底撈月)時間11月前 (2023/07/24 22:05),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11月前最新討論串1/1
艾爾摩莎的瑪利亞 簡介: 1626年,19歲的西班牙青年若望(Juan),6歲的臺灣原住民小女孩雨蘭(Ulan),在「 艾爾摩沙」(臺灣)的「雞籠」(和平島)相遇。若望駐守雞籠「聖救主城」16年,從士 官升到軍隊最高指揮官,對國家、信仰有很多疑惑。雨蘭從未接觸東西文明,以純真、無 私的心靈,啟發若望走出寬容、活出耶穌的信仰之路。若望逐漸愛上雨蘭,卻覺得雨蘭是 聖母瑪利亞的化身。   這部以17世紀西班牙帝國最遙遠殖民地艾爾摩沙為背景的歷史小說,除了描述族群、 鄉土、文化、愛情,也探討宗教、文明,並藉由全球第一個日不落國在殖民、貿易、傳教 上的矛盾與省思,彰顯人類珍貴的宗教情操。   當年西班牙人曾在和平島上建造最大教堂「諸聖堂」(Todos los Santos),如今成 為臺灣重要考古遺址,已挖掘出教堂後殿牆基及墓區,共有一、二十具墓葬、呈祈禱狀的 人體遺骸出土,其中有幾具已鑑定是歐洲人,另有十字架、皮帶扣、火繩槍子彈等西方文 物。   職是之故,很多歷史、文化的研究課題,包括大航海時代歐洲人對美洲、亞洲占領地 的掠奪,文明對野蠻的省思,傳教與殖民、貿易的矛盾,以及不同族群與異文化的交流等 ,都成為本書的重要題材。小說杜撰的人物,搭配歷史人物、串聯歷史事件,呈現雞籠早 年的族群文化。   17世紀寄自雞籠的信,17世紀在艾爾摩沙的「聖母顯現」,在小說中一頁一頁揭祕。 心得: 這個故事的背景發生在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的台灣,書裡面出現了許多東部與北部的古地 名,比方說聖雅各伯(卯澳)、雞籠(和平島)、魔鬼岬(野柳)、基馬遜河(基隆河)、哆囉滿 (花蓮)、菸草島(蘭嶼)。作者很細心的解釋了許多專有名詞,雖然有點影響觀看節奏,整 體還是挺不錯的。 整本書除了像是歷史課本的段落之外,最大的看點就是女主角了。雨蘭從登場的段落開 始就寫的很脫俗,後來到她滿12歲之後,若望跟她的關係就越來越近了。他們互訴愛意的 段落是我覺得全書最好看的地方。 書中也有帶到一些天主教會與聖經的介紹。不過我覺得由若望照顧瑪利亞,這個聖經的 典故真的挺棒的。推薦給對基隆歷史有興趣的人,看這本書可以了解更多關於和平島、諸 聖教堂遺址與聖救主城(聖薩爾瓦多城)的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6.2.15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90207517.A.42E.html

07/24 22:11, 11月前 , 1F
!
07/24 22:11, 1F

07/26 10:10, 11月前 , 2F
這本書Hyread北市圖有,不過記得把莎改成沙,才找得到
07/26 10:10, 2F
文章代碼(AID): #1aleKTGk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