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現代資訊常會發明新詞,譯者要如何招架?

看板book作者 (謝謝提醒)時間1年前 (2023/04/07 20:32), 1年前編輯推噓1(106)
留言7則, 2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1/1
社會科學隨著社會的發展 常會冒出一些新詞 或是有些原有的詞被賦予了新的意涵 等等之類的情況 變成在討論的時候 常常先要了解彼此對於同一個詞彙的定義的理解 如果是著作用了新的詞 又被翻譯成另外一種語言的時候 那麼譯者該怎麼處理這種情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5.14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80870764.A.DEC.html

04/07 21:02, 1年前 , 1F
我覺得譯者可以自己發揮創意翻翻看,但要在備註特別說明
04/07 21:02, 1F

04/07 21:30, 1年前 , 2F
非虛構的著作應該不會完全「憑空」創造出新詞,通常
04/07 21:30, 2F

04/07 21:30, 1年前 , 3F
是組合固有詞彙、轉借其他語言、增加前後綴、詞性變
04/07 21:30, 3F

04/07 21:30, 1年前 , 4F
化、詞源應用等…其中一種或同時多種作法並用。所以
04/07 21:30, 4F

04/07 21:30, 1年前 , 5F
是要從詞源去推敲,再下工夫從譯文中選擇適合的詞語
04/07 21:30, 5F

04/07 21:30, 1年前 , 6F
來發揮。譯註當然也是必要的。
04/07 21:30, 6F

04/07 21:37, 1年前 , 7F
還有引用典故組成新詞也很常見
04/07 21:37, 7F
感謝板友回覆。 真的不容易,譯者不容易,讀者也不容易。 ※ 編輯: MrTaxes (180.217.5.145 臺灣), 04/08/2023 13:35:18
文章代碼(AID): #1aC0riti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