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一流的人如何駕馭自我》

看板book作者 (說故事的人)時間1年前 (2022/06/15 23:22), 編輯推噓2(2013)
留言15則, 2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1/1
《一流的人如何駕馭自我》是布萊德與史提夫兩位專家,繼《一流的人如何保持巔峰》之後再度聯手的著作。在前本書,兩位作者提到,頂尖的體育選手、藝術人才等,要持續的成長,維持巔峰,就得要有足夠的休息,因此有了那個很受歡迎的等式「壓力+休息=成長」。然而這些頂尖人士之所以可以不斷進步,尚有另一個共通點,就是「熱情」。 一般人常會說,我們應該要追隨熱情,做個擁有熱情的人,熱情也確實驅使我們在一件事情上不斷專精,突破自我,獲得巨大成就,但是熱情也是雙面刃,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我們會發現,成功者的背後往往都是付出極大的代價,例如,家庭生活並不和諧。所以兩位作者認為,熱情必須謹慎面對、有效管理,就能引導我們找到更美好的生活與內在自我。 熱情如同雙面刃,不好的熱情容易讓人誤入歧途,作者們認為不好的熱情有兩種,分別是由「恐懼」與「成癮」驅使的熱情。而產生理想的熱情有兩種方式,一為「和諧的熱情」,即是致力在一件事上時能隨時樂在其中,不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是做這件事本身就是目的,如同興趣培養。二為「養成專精心態」,不因為短暫失敗感到氣餒,接納失敗,專注於過程,培養自己的耐心,享受當下的樂趣。 當我們發展出好的熱情,為某件事全心付出時,仍會面對必然的結果,熱情導致我們生活失衡,許多偉大人士皆提倡,人生必須保持平衡,才能圓滿。然而兩位作者認為熱情與平衡根本無法兼顧,頂尖的成功人士注定人生是不平衡,因為最重要的關鍵不是在抱持平衡,而是要懂得自我察覺。如兩位作者在《一流的人如何保持巔峰》所提倡「壓力+休息=成長」,要激勵一個人向前並不難,難在要他們適可而止。懂得自我察覺,才可以在過度熱情之際,不讓自己心力交瘁。 許多運動選手都在屆齡不得不退休後,遭受人生低潮打擊,若能適當安排,培養第二專長,就能活得更精彩。如美國馬拉松選手莎蘭.佛拉娜根,是第一位勇奪紐約市馬拉松的女性選手,她明白選手生涯有限,因此將喜愛烹飪寫作的興趣,與跑步結合,出了一本食譜。她也很清楚,未來終須放下最愛的跑步,轉任輔導或教練職,她說:「到了該朝別的目標邁進的時刻,我絕不戀棧。」 最後分享兩位作者的一段話:「熱情有可能成為一股賦予人活力的奇妙動能,也有可能捲起風暴,吞噬生機。熱情推動世界前進,使人滿懷元氣與喜樂,卻也說不定會導致悲傷及抑鬱。熱情會助人奧運奪金,也會引誘人於奧運作弊;會促成愛侶,也會造成怨侶;會激發龐大創造力,也會使人成癮,身心俱疲。或許,熱情是這世上最沛然難擋的情感。至於熱情是天賜福分還是天降災禍,大致操之在你。」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0.132.21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55306549.A.F11.html

06/16 06:16, 1年前 , 1F
「成功者的背後往往都是付出極大的代價,例如,家
06/16 06:16, 1F

06/16 06:16, 1年前 , 2F
庭生活並不和諧。所以兩位作者認為,熱情必須謹慎
06/16 06:16, 2F

06/16 06:16, 1年前 , 3F
面對」????
06/16 06:16, 3F

06/16 06:16, 1年前 , 4F
「成功者的家庭生活並不和諧」這論述何以見得??
06/16 06:16, 4F

06/16 06:16, 1年前 , 5F
我其實覺得「齊家治國平天下」「家和萬事興」還是
06/16 06:16, 5F

06/16 06:16, 1年前 , 6F
有它的道理,成功者的家庭並不是沒有意見不合沒有
06/16 06:16, 6F

06/16 06:16, 1年前 , 7F
爭吵,而是這個過程如何彌平、溝通、盡釋前嫌一家
06/16 06:16, 7F

06/16 06:16, 1年前 , 8F
人團結互相扶持一起面對外面的各項挑戰,家家有本
06/16 06:16, 8F

06/16 06:16, 1年前 , 9F
難念的經即便不是成功者也不見得是平靜無波,三代
06/16 06:16, 9F

06/16 06:16, 1年前 , 10F
、五代就算貧窮沒什麼大本事但也沒去殺人放火,我
06/16 06:16, 10F

06/16 06:16, 1年前 , 11F
覺得那種家的向心力就是掌舵的人都會把家人緊緊牽
06/16 06:16, 11F

06/16 06:16, 1年前 , 12F
繫不讓這個家崩塌四分五裂,回家的路再遠都會有一
06/16 06:16, 12F

06/16 06:16, 1年前 , 13F
個歸屬感
06/16 06:16, 13F

06/16 06:16, 1年前 , 14F
所以這本書的論述光看第二段我個人就不認同
06/16 06:16, 14F

06/16 10:29, 1年前 , 15F
因為很少在家
06/16 10:29, 15F
文章代碼(AID): #1YgVaryH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