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雜訊-人類判斷的缺陷

看板book作者 (哇細小宏)時間2年前 (2021/11/21 23:13),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1
網頁版: https://andyjan1.pixnet.net/blog/post/121269134 *作者之一康納曼是行為經濟學之父,之前讀過他的【快思慢想】,了解人的思考方式有 系統一的快思與系統二慢想的不同運作方式。本書更深入探討人類判斷上的缺陷,如何避 免雜訊 *這本書裡面有許多統計學的觀念: 1.誤差拆解為偏誤+雜訊 2.雜訊有分為水準雜訊+型態雜訊 3..型態雜訊又可分為場合雜訊+穩定型態雜訊 還好我有受過專業的統計訓練,可以理解統計上的思考方式 *雜訊審查是透過一種實驗設計的方式來評估組織內部判斷與決策的品質 *如何減少判斷中的雜訊,作者提出了決策保健的概念,畢竟雜訊不像偏誤那麼顯而易見 ,決策保健就像現在大家日常生活中勤洗手與戴口罩的作法,雖然不確定能避免那些病毒 入侵,但是透過這樣的作法預防未知的雜訊影響判斷的品質 *面對組織內大大小小的決策,作者提出中介評估法來減緩雜訊造成的影響,讓整個過程 比較有一套準則,不因部分的個人喜好或高層指示讓整個決策過程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 *減少雜訊的過程還是要評估所需的成本與效益,衡量使用”準則”(雜訊較多,但可衡量 個案狀況)或是”規則”(無雜訊,不允許差異,變得沒有彈性)哪個方法才合適 *現在許多AI演算法可以避免人們犯下愚蠢的錯誤,但是若使用不好的數據也會讓AI演算 法產生貽笑大方的偏誤,畢竟garbage in garbage out,例如:谷哥大神在預測流感上也 是跌了一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8.55.25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37507596.A.432.html

11/22 03:11, 2年前 , 1F
推,在校時似乎沒學到「雜訊」這個單字,看似跟 bias
11/22 03:11, 1F

11/22 03:11, 2年前 , 2F
有些關係?
11/22 03:11, 2F

11/22 12:20, 2年前 , 3F
謝謝分享
11/22 12:20, 3F
文章代碼(AID): #1Xcc8CGo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