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 桃園內壢瑯嬛書屋8.9月活動

看板book作者 (Nell)時間2年前 (2021/08/24 20:07),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報名參加,謝謝:)! ✽凝視母親✽ 讀影會 在父權社會脈絡下,「母親」有固定的形象,自古至今一直緊緊框限著女性。首先,女性 身體的主體性,在選擇/不選擇懷孕生子過程,是被放置在社會期待與國家政策下檢視。 另一方面,身負「母職」的母親,既被視為理所當然,其價值常被輕忽。當母親到了一般 工作職場,又往往因為被認定需撥心力育兒,會影響工作表現,成為剝奪其較佳工作條件 及升遷機會的藉口。 這系列共四場讀影會活動,播放四部影片:《非法母親》(台灣)(已舉辦)、《82年生的金 智英》(韓國)、《24週》(德國) 、《20世紀的她們》(美國),映後講座我們並分別邀請 到導演、同志伴侶生養權倡議者、婦產科醫師、鑽研女性勞權、及母職研究的老師們。希 望帶大家打破對於「母親」固著僵化的概念,同時檢視我們的社會與國家政策,是否善待 母親。一起重新「凝視母親」,鬆綁「母親」枷鎖。 ............................................. 以下是三場電影放映與線上講座時間: ◤當金智英變身陳雅婷 ——從《82年生的金智英》談台灣母親勞權◢ ■影 片 放 映 :8/21(六) 19:00(瑯嬛書屋) ■線上講座時間:8/25(三) 19:30-21:00 ■講 師:周于萱(2019勞工影展策展人、婦女新知基金會倡議部主任) ………………………………………….. ◤生命的保存期限 ——從《24週》談女性生育自主◢ ■影 片 放 映 :9/1(三) 19:00(瑯嬛書屋) ■線上講座時間:9/4(六) 19:30-21:00 ■講 師:林靜儀(婦產科醫師、《診間裡的女人》系列 作者) ………………………………………… ◤撫養我們長大的女人 ——《二十世紀的她們》中的女性成長與母職實踐◢ ■影 片 放 映 :9/8(三) 19:00(瑯嬛書屋) ■線上講座時間:9/11(六) 19:30-21:00 ■講師:蘇芊玲(女書店創辦人;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現任監事;曾任銘 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報名與活動的其他詳細資訊,請見 https://forms.gle/HkkX1MfwSth6wFNS9 【《想回家的病》十週年】 線上分享會 作 者:何景窗 時 間:8/27(五)晚上19:30-21:00 進行方式:採用Google Meet線上進行(於前一天通知報名成功者線上連結位址) 參加辦法:100元,或購買《想回家的病》(9折優惠價315元,免再另付100元) 主 辦:瑯嬛書屋 ●書籍簡介● 書法詩人 何景窗 十週年紀念 經典重版 一個非中產階級女童/女同的啟蒙日誌   上一個摩登時代的秘密補遺   台灣市井的愛麗絲夢遊仙境   《想回家的病》是作者自2006年11月至2009年3月間的散文專欄,共有53篇,總字數 七萬字。全書以女童的眼睛和嘴巴回溯時光,大量引用80年代的卡通影片與電視節目,重 構時代氛圍,也藉它們向讀者解說作者抽象感受轉化的具體譬喻。用一把童年的萬花筒, 把讀者帶進了作者歡快又憂鬱的家庭、感官全都開放的菜市場、連問題都說不好的困惑、 和從未離去的病。 ●作者簡介● 何景窗(Ho Ching Chwang)   1976年生於高雄市左營海軍總醫院。因愛母極深,使她對世界懷著不反叛及不怨恨的 心理。她有奇異的趣味,異國的情調,並具有魔鬼主義、唯美主義、但丁主義的傾向,過 著一種豪華而不頹廢的生活。   2002年於台南藝術大學就讀時受董陽孜與熊秉明啟發,著手將文學和書法結合。2007 年旅英進行深度歐遊,展開即事詩與即處展的創作探索,同時開啟書法全新的面貌。   背包裡有一張都市氣味繁複錯植的地圖、一枝毛筆、一盒墨水、一捲紙。   著有:散文書法作品集《想回家的病》(黑眼睛)、詩書法作品集《席地而詩》 報名與活動的其他詳細資訊,請見: https://forms.gle/V2nG4GjvGjFDFgFd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4.237.23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29806820.A.0E8.html

08/25 11:13, 2年前 , 1F
08/25 11:13, 1F
文章代碼(AID): #1X9E3a3e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