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為什麼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

看板book作者 (冰點)時間2年前 (2021/08/08 21:29), 編輯推噓3(302)
留言5則, 5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1
《閱讀心得:為什麼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 作者:高橋政史 出版日期:2015/01/26 圖文好讀版 https://medium.com/internotes/notebook-debc7996a076 ---- 這本書是2015年出版的。作者是高橋政史,是一名筆記達人。他曾擔任公司營運長、經營 顧問,也主持過許多筆記技巧的課程。並有許多關於筆記的著作,如《整理術︰一張紙歸 納所有工作》、《工作GPS定位術》。 印象中這本書跟康乃爾筆記法似乎紅了一段時間。但我自己其實以往對於這種類型的書名 興趣缺缺XD。畢竟筆記就是筆記,何必一定要用甚麼「方格筆記」?不過剛好最近對於如 何整理自己思考的筆記方式有興趣,就特別找來看。結果發現這也是一本因為書名而被我 誤會的書。書中只是以方格筆記作為一個媒介,背後想要傳達的是做筆記的核心精神以及 重要概念。 以下簡介各個主題內容: 筆記的心法 書中提到,筆記的最核心目的在於「重現性」,也就是看到筆記,要能夠讓人清晰的明白 做筆記者的思路。也因此,筆記的重要功能在於:記憶、思考、以及傳達。而作筆記時, 其中一個重要的重點,就是統整出架構,而不是散亂的條列式筆記。 作者在書中提到了一些方法,例如「一頁只寫一個主題」、「最上方寫標題與要點」、「 不要用太多顏色書寫,可以用藍色筆寫想法,紅色筆寫結論或行動」等等。另外,還有一 個無論是學習筆記、或是工作筆記,都可以適用的筆記方法:黃金三分割法。 學習筆記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第一個會使用到的筆記類型是「學習筆記」。我們人生的前二十年 左右,都是在學習中度過。因此,如果能好好利用學習筆記,會讓學習的過程更加有效率 。 作者第一個提到的小技巧是:「比起直接抄寫,先烙印在腦海中之後,再寫下來。」。這 是由於先烙印在腦海中再寫下,更能夠加深記憶,而且更能夠在自己腦中整理過後再輸出 。在「最高學習法」一書當中也提到:反覆的提取是能夠加深記憶的方式。 除此之外,作者也提到「黃金三分割法」在學習筆記的應用。在關於學習的筆記法當中, 其中一個知名的方式就是「康乃爾筆記法」。康乃爾筆記法也是運用「黃金三分割法」, 就是「板書」、「重點」、「歸納」。在第一個部分寫下聽講的內容,第二部分是寫下與 重點相關的關鍵字,第三個部分則是寫下歸納後的要點。藉由這樣書寫筆記的過程,可以 對於學習的主題有更進一步的消化與理解。 工作筆記 工作筆記和學習筆記最不同的一點就是:學習筆記的重點是統整現有資訊,而工作筆記的 重點在於「捨棄」。在工作的環境中,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資訊。但這些資訊,並非每一 個都是有用的資訊。而工作筆記的目的,就是捨棄那些不重要的資訊,並從有用的資訊當 中歸納出結論。 而為了要得到足夠的有用資訊,在接受別人的訊息時,要仔細詢問,確認對方的問題以及 論點,才能夠了解對方的重點,並引導出有用的結論以及解決方案。 例如,我們接到一個任務是「優化工作流程」。這時比起一股腦的開始規劃,不如先仔細 詢問:「是哪個部分需要優化呢?」、「優化的方向是什麼呢?是要加速流程,還是要精 簡人力呢?」、「我們目前有哪些資源可以運用呢?」藉由不停追問,才能夠更加了解任 務的細節與方向,避免自己花費了大把時間,結果卻產出和對方的需求截然不同的方案。 簡報筆記 而工作筆記再更加結構化後,就可以成為「簡報筆記」。簡報筆記也是由「黃金三分割法 」組成。分別是「事實」、「解釋」、以及「行動」。在事實的部分,要先區分出哪些資 訊是事實,哪些資訊是意見。意見往往帶著個人的主觀成分,因此,在作出分析時,要從 「事實」出發。 而藉由觀察事實,我們可以對這個事實作出「解釋」。書中提到了「五個為什麼」的方式 ,讓我們可以對於事實作出更深入的提問。例如,針對工作流程不夠有效率的原因,我們 可以如此一步步詢問:「為什麼流程效率低落呢?」因為某個步驟耗時過長。「為什麼這 個步驟耗時過長呢?」因為步驟太過複雜。「為什麼步驟會太過複雜呢?」因為流程設計 不直覺。「為什麼流程會如此設計呢?」為了防止錯誤。「那能不能簡化流程以達到相同 目的呢?」藉由這樣一步步的追問,就可以抽絲剝繭出最根本的問題。 最後是「行動」的部分。在透過五個為什麼找到問題的癥結點後,就可以開始規劃解決問 題的行動。這個行動的方案最好要有具體的時間、地點、執行者,如此一來才能夠確保行 動的各種細節都能夠依照規畫進行。 如此做成的筆記,其他人也可以一眼就了解我們是基於甚麼樣的事實,作出了何種解釋, 並想出甚麼樣的行動。這樣的「簡報筆記」,就能夠有很好的「重現性」,以及「清楚傳 達的效果」。 決勝筆記 在本書的最後,作者提供了一些畫龍點睛的小技巧,讓筆記能夠更加的清楚以及美觀。例 如,在筆記的一開始先傳達結論,並透過各種圖表,如對比圖、階梯圖、金字塔圖、長條 圖等等來更加清楚地傳達數字的各種變化。藉由這些技巧,讓筆記成為更加完美的「決勝 筆記」。 後記與心得 這本書是本易讀,而且頗有啟發性的書。書中提到的重要概念都有例子來輔助了解。對我 自己來說,最重要的收穫是分析問題的「事實,解釋,行動」三個步驟。的確現在很多人 的想法或是建議都是從自己主觀感受出發,但每個人的主觀感受不同,這樣就很容易在溝 通時造成理解的困難。 而從事實出發,不僅可以降低雙方認知的落差,更可以加強說服力。當然就算從相同的事 實,也可能得出不同的解釋,進而造成不同行動,但是至少雙方是在同一個基準上溝通, 而不是僅憑自己的主觀來做完全沒有交集的對話。 總而言之,筆記作為一種媒介,更加重要的是了解該如何整理自己的思考,以及如何有條 理的分析。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模板,讓大家可以照著執行,進而讓自己的學習以及 工作更有效率。 -- 一些讀書筆記心得分享:https://medium.com/internotes/reading-notes/home 閱讀筆記的IG:@internreadings 閱讀筆記的FB:https://www.facebook.com/internreading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115.18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28429393.A.286.html

08/09 00:49, 2年前 , 1F
08/09 00:49, 1F

08/09 09:49, 2年前 , 2F
很實用 謝謝分享
08/09 09:49, 2F

08/09 10:34, 2年前 , 3F
謝謝分享
08/09 10:34, 3F

08/09 14:00, 2年前 , 4F
08/09 14:00, 4F

08/11 11:23, 2年前 , 5F
所以沒有解釋他自己問的問題是嘛?
08/11 11:23, 5F
文章代碼(AID): #1X3znHA6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