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海上傭兵:十七世紀東亞海域的……

看板book作者 (pomelocandy)時間3年前 (2021/03/09 23:42), 3年前編輯推噓11(1104)
留言15則, 13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可惡標題太長竟然打不進去 網誌好讀版:https://yodalee.me/2021/03/wartradeandpiracy/ 書名 海上傭兵:十七世紀東亞海域的戰爭、貿易與海上劫掠 原書名 War, Trade and Piracy in the China Seas 1622-1683 作者 鄭維中 譯者 蔡耀緯 出版商 衛城出版 出版日 2021-01-13 ISBN 9789869938167 在這之前大家可以先看看作者序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6080 我想應該沒有人比作者更知道該如何介紹自己的書了。 這本書的作者鄭維中為台灣的東亞海洋史的研究員 在台灣就發表過許多明鄭到清領時期的台灣史研究 後來又接受了荷蘭的 TANAP (邁向新夥伴 Toward A New Age of Partnership) 計畫贊助前往荷蘭研究東印度公司的史料,本書原文即是鄭維中在荷蘭博士班的博士論文 寫完再翻譯回中文出版,論文完成在 2013 年 因為翻譯的關係延遲八年到今年才出版。 全書高達 550 多頁,引用條目應該接近上千條,可以想見作者應該窮盡了在荷蘭研究的 歲月,翻閱數倍於此的文獻(而且還要看懂東印度公司所用的古荷蘭語) 才得以完成此書。 全書內容橫跨約從 1620 年鄭芝龍作為日本商人李旦的手下,被派往協助荷蘭東印度公司 開始,一直到 1680 年鄭克塽向攻佔澎湖的施琅投降為止,詳盡介紹這段時間鄭氏與 東印度公司在福建、台灣的貿易活動,以及明清兩朝和日本、巴達維亞、暹羅、馬尼拉 等地的競合關係。 以份量來看,全書大概是鄭芝龍 60、鄭成功 30、鄭經 8、鄭克塽 2,比較偏重於鄭芝龍 和鄭成功,當然這多少也有歷史因素, 畢竟鄭氏在進到台灣之後,幾乎在鄭經一代之後 很快就投降滿清。而鄭氏的投降,則意味著海上傭兵時代的結束。 與過去其他明清之交的著作不同,本書的重點在於大量參考荷蘭東印度公司 (VOC, 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的史料,由於東印度公司無時無刻與 鄭氏在競爭海上貿易龍頭,從東印度公司的史料能比從中國記載, 挖掘出更多當時鄭氏具體的海上活動,而這樣的詳盡研究即是得益於鄭維中參與 TANAP 計畫。 就如同先前看廖文輝的馬來西亞:多元共生的赤道國度 (ISBN 9789570852752 聯經出版公司) 裡面所說: 馬來西亞的熱帶氣候讓文本保存不易,早期歷史只有斷簡殘篇,只能由其他地區如中 國、暹羅、印度的歷史,以及東印度公司記載來回溯歷史 結合東方國家的史料與大航海國家的記錄,能夠從以前未曾有的觀點來重新檢視歷史 本書即是這樣合作計畫的成果之一。 ---- 回到 16 世紀初,歐洲人才剛來到東亞一帶,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分別進佔馬尼拉 澳門和巴達維亞,並開始尋求亞洲的貿易機會,而當時荷蘭不如西班牙,能從墨西哥 將源源不絕的銀運往馬尼拉,只能從當時另一大白銀生產區:日本的石見銀山取得交易 所需的白銀,那時的貿易是從東南亞運送胡椒等熱帶商品、在中國交易絲、 在日本用絲交易白銀。 由於中國對邊界的強力管制,讓初到東亞的歐洲人不得其門而入,明朝的衰退又讓以往由 國家主導的朝貢貿易無法持續,必須透過其他管道對外銷售商品,以及需要足夠的水師 來維持海上貿易路線的安全,這樣的背景讓鄭氏有機會崛起為海上貿易之一員。 鄭氏透過代理中國對外貿的角色,一方面從獨佔中國貿易從中抽取豐厚的利潤,回頭則用 利潤養兵維持海上交通安全,排除競爭的海盜;在陸上則可養兵驅除盜賊確保能取得浙 江等地生產的蠶絲;確保貿易則確保了來年的利潤,鄭氏透過貿易的正向循環,逐步從 服膺官府徵召的海盜,進到官方體系甚至成長為足以和清廷爭霸的一方勢力。 從鄭芝龍以降,歷經鄭成功、鄭經與鄭克塽四代,興起與衰退都和是否能獨佔海上貿易有 關, 在鄭氏晚期由於中國沿海及內陸反叛勢力逐一被掃除,清廷開始自行主導中國貿易 體系的運作,台灣便遂失去貿易轉口港的地位;這個成長與衰退的必然與各方關係的角 力,便是本書詳細剖析解構的對象。 其實回顧歷史,明、清兩朝的海禁以及日本的鎖國,因為中國與日本在鴉片戰爭和黑船事 件,突顯了中國在海洋事務上的落後及日本幕府的無能,以至於海禁與鎖國都被冠上負 面的涵意。 若我們重回歷史現場,海禁與鎖國都不是單純的斷絕一切交流,而是試圖將對外的貿易、 交流、人員往來收歸到中央集權的管理之下,在十六世紀的初期,國際上自然不會有什 麼自由航行、海事法一類的慣例,書中也不時可以看到鄭氏與東印度公司動輒以封鎖港 口、攔截貿易船等方式試圖逼迫對方就範。 有趣的是越到後期,這類的封鎖行動通常弊大於利,也越少見諸於各方的行動手段中, 由於日本、暹羅、清廷陸續完成中央集權一統海事相關事務,封鎖行動只要被狀告中央 政府,行動發起人反而陷入被該國完全斷絕貿易的風險。 就如下面重讀鎖國 上/下 所說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2289372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2295441 以當時的背景與現代的觀點,海禁與鎖國都是界定國家在海洋疆界的宣示 是東亞將國家主導的秩序延伸到海上,取代海上叢林法則的開端。 ---- 有時候我不禁想到,歷史究竟是什麼,就如很久以前看到的,鄭家的後代後來散居日本與 中國,在甲午戰爭當頭卻是天涯咫尺 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posterity-of-koxinga/ 究竟這種橫跨百年的巧合,會是我們追究歷史的理由,還是流於小說飯後的閒餘談資? 我們似乎處在一個瘋狂記憶卻又瘋狂遺忘的時代,全盤電子化可以保存海量般的資料 卻又無時無刻在清理舊的資料,電子資料壽命真有紙本那麼久? 如果東印度公司保留了無數的公司記錄、書信,足以讓我們拼湊當時東亞海上各方勢力的 交手狀況, 四百年後的人,回頭看我們這個時代,我們又留了什麼樣的史料給他們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4.248.24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15304529.A.32F.html ※ 編輯: lc85301 (220.134.248.249 臺灣), 03/09/2021 23:44:03

03/10 04:05, 3年前 , 1F
推!
03/10 04:05, 1F

03/10 09:04, 3年前 , 2F
推!!!!
03/10 09:04, 2F

03/10 09:41, 3年前 , 3F
03/10 09:41, 3F

03/10 09:49, 3年前 , 4F
感謝分享!!
03/10 09:49, 4F

03/10 14:49, 3年前 , 5F
鄭成功來台灣沒多久就死了 很多傳說根本穿鑿附會
03/10 14:49, 5F
可以補充一下,這本書裡面<不會>看到鄭成功如何攻台 那不過是鄭氏與荷蘭十幾年角力之下的一小部分 所以只在書裡一小部分帶過,真的要知道詳細,可能要去看其他的書比較好

03/10 16:19, 3年前 , 6F
這本書很厲害
03/10 16:19, 6F
這可能是最貼切的形容詞XD,看完會讓你對文史研究者多一份敬意 小弟論文只寫了 100 頁左右,引用也差不多 100 條 完全不能跟這種 500 頁的巨著相比

03/10 22:15, 3年前 , 7F
好奇問一下,隔這麼多年為何不請原作者寫中文版就好
03/10 22:15, 7F

03/10 22:17, 3年前 , 8F
,而是需要請人翻譯?
03/10 22:17, 8F

03/11 02:02, 3年前 , 9F
重寫不用時間嗎,作者在中研院任職,也有升等壓力吧
03/11 02:02, 9F
寫過論文就知道,寫完之後根本不會想拿起來再看,罔論重寫(欸

03/11 11:25, 3年前 , 10F
謝謝分享
03/11 11:25, 10F
※ 編輯: lc85301 (220.134.248.249 臺灣), 03/11/2021 11:49:00

03/11 14:57, 3年前 , 11F
請他寫要錢 代理也要錢 我猜代理再的花費比較便宜
03/11 14:57, 11F

03/12 08:26, 3年前 , 12F
可是最近的《樓鳳》不就是論文再重寫的例子?
03/12 08:26, 12F

03/12 13:09, 3年前 , 13F
03/12 13:09, 13F

03/12 20:25, 3年前 , 14F
有例子又怎樣呢?個案不同,要如何相提並論。
03/12 20:25, 14F

03/13 21:04, 3年前 , 15F
可能就很忙 不想再看
03/13 21:04, 15F
文章代碼(AID): #1WHvTHCl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