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雪球速讀法》一張圖學會30分鐘讀一本書

看板book作者 (Waki瓦基)時間3年前 (2020/08/16 22:11), 編輯推噓5(502)
留言7則, 5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雪球速讀法》心得:一張圖學會如何用30分鐘讀完一本書 帶著正確的技巧練習速讀,讀得快,反而更容易理解書本內容 圖文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snowball-speed-reading/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自己的閱讀的速度再快一點會怎樣?「看書速度變成現在的十倍!」 「十分鐘念完一本書!」「一個晚上念完五本書!」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速讀」是每 個人都可以學會的技巧。 為什麼我想學速讀? 我真正開始愛上閱讀,是讀完《槍炮、病菌與鋼鐵》和《人類大歷史》的時候。當時,我 幾乎是逐字逐句讀,可是當下非常享受,完全沉浸在引人入勝的歷史故事裡,拓展了自己 的認知。 後來,我開始接觸更多的商管書、理財書、人物傳記,在同一個領域讀多了,才漸漸有一 種,讀得越來越快的感覺。接著,我想進一步提升自己的閱讀效率,開始到處參考別人如 何讀得更快的訣竅。 偶然之間,我看到冏星人YouTube說書頻道的介紹,她給予《雪球速讀法》這本書許多的 好評。我感覺書中提到的方法,對我而言很新鮮也有所啟發,因此馬上下訂買了這本書來 看。 這本書在說什麼? 《雪球速讀法》的作者是日本作家宇都出雅巳,她曾任職外資銀行,也曾訓練出許多王牌 業務員,並於顧問師養成機構擔任講師,擅長的領域包含「速讀」和「記憶法」,寫過許 多關於閱讀和記憶方面的書籍。 這本書名我認為取得非常好,「雪球效應」指的是只要讓雪球朝斜坡滾下去,越滾就沾黏 越多的雪上來,越滾越大顆、越滾越快。巴菲特也很喜歡用這個譬喻,來形容資產成長的 複利效應。換個角度想,這本書也可以稱為「複利讀書法」。 作者質疑傳統的速讀方式,過度強調動眼、快速掃描、等「技巧」,但都忽略了真正本質 上的意義。閱讀並不是單純的「下載」資訊到腦袋裡,閱讀也是一種「激發」腦中思緒的 行為。你以為自己是在「讀書」,其實,是書在「讀」你。 作者也強調,雪球速讀法其實就是一種用「高速大量循環技巧」來「建立雜學資料庫」的 方法。 高速大量循環和雜學資料庫 所謂的「高速大量循環」,背後的精神是「讀得快,更容易理解內容」和「第二次讀的時 候,會比第一次讀得更快」。作者以許多案例說明,讀得慢,不如讀得快、讀得多次,反 覆且快速的來回閱讀,被證明是更能掌握整本書精華的方法。 對於速讀能力的定義,作者則給出這個簡單的公式:「速讀能力=速讀技巧x雜學資料庫 (知識、資訊、經驗)」。坊間的速讀培養,大部分著重在「技巧」的提升,然而,更重 要的地方往往被忽視,那就是資料的建立和累積。 作者在書本的前半段,精簡地帶過視野技巧和瀏覽技巧,轉而指出更關鍵的速讀步驟:快 速讀過之後,可以累積一些資料庫。累積一些資料庫後,使閱讀速度提升。閱讀速度提升 後,累積資料庫的效率也跟著提升。 因此,真正的速讀其實是累積腦中「雜學資料庫」的過程。起初緩慢、辛苦、沒效率。漸 漸地,當資料庫累積到一定的量,開始出現雪球效應,才會讓整體的閱讀速度越來越快。 前幾本書你還不會感覺到越讀越快,但是當你累積到一定的數量(至少三本以上),你會 開始發現不同書本裡「相同」的資訊,然後快速瀏覽過去。接著,你才開始有餘裕關注那 些「不同」的資訊,思考為什麼不同作者會說出不同的觀點,達到激發自己思考的功用。 一張圖學會30分鐘讀完一本書 作者定義讀完一本書的意思是:「要能夠闡述內容大綱,才能算是讀完一本書。」因此, 要如何在30分鐘內「讀完」一本書?你只要掌握正確的方式,在讀完書之後用自己的話闡 述這本書的大綱和精華,就算得上讀完一本書了。 以下,我將作者提供的整套速讀方法,濃縮成一張流程圖,搭配每個環節花費的時間、進 行的次數、以及該掌握的重點。 【圖】 https://imgur.com/edm9HIe
花一分鐘閱讀封面和書背 這個時候你要掌握的是,進入作者想在這本書表達的「情境」,在封面和書背通常會有許 多引人注目的案例,許多作者也喜歡在書背放上許多的「問句」。趁此時對作者提出一些 問題,或者對自己提出問題,帶著這些問題,再往下閱讀。 花三分鐘閱讀目錄 一本書的目錄通常代表作者的思考脈絡,讀懂這個地方,你就能十之八九掌握整本書的「 脈絡架構」和「思考邏輯」。在這個階段,你要來回閱讀十次,具體了解,為什麼作者要 用這樣的順序去寫這本書。這個階段,你等於掌握了書本的「骨架」。 花六分鐘閱讀前言和後記 想要清楚瞭解作者寫這本書的「寫書目的」,熟讀前言是最快的方式,接著搭配後記,你 就能掌握整本書大致的「核心論點」。經過這三個步驟,不只是熟悉的領域有用,面對自 己不熟的領域,甚至是艱澀的書,也有能力能說明這本書想表達的內容了。 花五分鐘閱讀所有標題 通常作者會把重要的段落,用大標題和小標題的方式表示。你可以快速翻過每一頁,就像 讀報紙一樣,閱讀所有的大小標。你要在標題裡尋找前面三個步驟曾出現過的「關鍵字」 ,逐漸「擴大」對這些關鍵字的理解。 花十五分鐘閱讀內文和細節 讀內文的時候,不要停頓,你要先「同意」作者說的內容,用一種「原來如此」的方式去 傾聽作者想說什麼。並且,當你走過了上面的四個步驟,再開始看書的內容,就會有一種 「填空」的效果,就像是把骨架構裡面缺少的「肉」逐漸填滿。 速讀完一本書,然後呢? 走完這五個步驟,你已經掌握了一本書的整體脈絡,並且累積了足夠的資料庫資訊,試著 回想整本書的內容,用自己的話闡述一次整本書的大綱。如果這個時候,你已經能夠闡述 內容大綱,你已經算是讀完這本書。 不過,我認為即使在30分鐘內讀完一本書,還不能就此滿足。雖然你已經速讀完一本書, 但接下來閱讀自己的內心,是更有意思的課題。回頭繼續翻閱,找出「不懂」的地方,然 後去思考、去找答案。帶著這本書的資料庫,繼續與自己的內心對話。 我的感想:學速讀,要慢慢來 許多人可能都聽過、或讀過《刻意練習》書中的一則故事,來自匈牙利的拉斯加.波爾加 ,運用「刻意練習」的方式栽培自己的三個女兒,成功讓她們全部成為西洋棋冠軍,堪稱 當時匈牙利的「國寶」。 你或許會問,這個故事跟「速讀」有什麼關係? 先別著急,有趣的在後頭。另一本書《跨能致勝》從不同角度切入這個故事,書中提到 2007年國家地理頻道找來大姊蘇珊.波爾加做了一個測驗,解密超凡本領背後的科學。 節目安排她坐在街道旁邊,一輛裝有大型看板的白色小卡車沿著街道駛來,看板上是28枚 棋子的棋面圖,出自某個棋戰。小卡車經過蘇珊面前,然後就轉彎開進巷子。蘇珊只看到 棋面短短幾秒鐘,接下來竟然在棋盤上一子不漏地排出一模一樣的棋局。 其實類似的實驗也在1940年做過,心理學家讓不同程度的棋手短暫觀看棋面,然後請他們 在空棋盤上照著排出來。一位特級大師只需要看棋面三秒鐘,就能排出來。另一位大師大 概只有一半的機率,市級冠軍和普通選手則始終無法排出完全正確的棋面。 蘇珊通過第一個測驗後,小卡車迴轉露出另一面,這次上頭的棋子為隨機亂擺。雖然這次 棋子較少,但蘇珊看了卻完全排不出來。這呼應了心理學上「分組」的概念,能夠過目不 忘並不是因為記憶力特別好,而是能把熟悉的實戰棋局分組,從經驗立刻掌握盤勢。 對於蘇珊來說,第一次測驗的棋面不是28枚棋子,而是5個具有意義的棋組,反映這個棋 盤的盤勢。 讓我們回到速讀這件事,如果上面的故事還沒讓你完全理解,我們再做一個測驗。現在給 你十秒鐘,看你能記得以下這段話中幾個字? 因為組別三十個模式 有意義容易文字的組別去記 真正的句子熟悉能你很多在。 再來試試以下這段話: 由三十個字組成的有意義句子 容易記得很多,原因在於 你能把熟悉的模式加以分組。 這兩句話的字數差不多,但是你根據從小到大學過的文法,應該立刻能讀懂第二段話。反 而是第一段話,沒有條例的文法和隨意的排列組合,可能會讓你讀完之後仍感到非常茫然 。 對於那些我們「還沒有累積足夠資料庫」和「還不熟悉的領域」的書籍,若強迫自己速讀 ,就像是強迫自己不停地看第一段話,不但看「不懂,也「速」不起來。 因此,如果你想培養對某個新的領域書籍的速讀技能,例如財經和投資方面的書籍,可以 告訴自己這麼做:「起步先緩慢輸入,對基礎知識不貪快,有耐心地建立資料庫,自然地 讓雪球滾起來,慢慢來比較快」。 後記:閱讀不只攸關速度 這套雪球速讀的方法,我認為特別適合用在讀「商業書」。我很喜歡曾在《一流的人讀書 ,都在哪裡畫線?》看過的這句話:「閱讀商業書就像在挖掘鑽石,只要挖到鑽石,其他 砂石都不重要。」運用雪球速讀,能讓你挖掘的效率和速度大幅提升。 這本書也讓我聯想起之前讀過的另一本談閱讀方法的經典《如何閱讀一本書》,雪球速讀 的方式符合「第二個層次:檢視閱讀」,目的是快速了解一本書的架構和內容,以及判斷 這本書值不值得再花時間,繼續做到「第三層次:分析閱讀」。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並不建議讀者像是查詢辭典或者歷史紀錄那樣,只找出自己想 知道的東西去閱讀。如果只是單純的「查詢檢索」,便只能獲得表面的知識,速讀能力和 閱讀能力都有可能下降。用Google查詢檢索,效率可能還高得多。 我認同作者說的「驚奇感」很重要,也可說是一種富彈性的思考方式,或者是開放的心胸 。在閱讀的當下感受到「原來還有這樣的世界!」「原來還有這樣的想法!」是讓人非常 開心的事情。 如果你擔心自己現在才開始學速讀會不會太晚?我認為,重點不在於「什麼時候」開始讓 雪球往下滾,重點在讓自己成為一顆充滿「黏性」的雪球,能夠接納、吸收和思考不同角 度的觀點,什麼時候開始滾都不嫌遲,最好的時間就是「現在」。 那麼,接下來你想速讀哪一本書呢? -- 閱讀前哨站:閱讀筆記|投資觀點|公益計畫|https://readingoutpos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4.226.25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97587092.A.6CE.html

08/17 09:56, 3年前 , 1F
我真正開始愛上閱讀,是讀完《槍炮、病菌與鋼鐵》和《
08/17 09:56, 1F

08/17 09:56, 3年前 , 2F
人類大歷史》的時候->跟你有完全一樣的心情!
08/17 09:56, 2F

08/17 10:07, 3年前 , 3F
推心得
08/17 10:07, 3F

08/17 11:26, 3年前 , 4F
謝謝分享
08/17 11:26, 4F

08/17 19:39, 3年前 , 5F
看過這本書 受益良多 至少對於實用性的書籍很快可獲得所
08/17 19:39, 5F

08/17 19:39, 3年前 , 6F
需的知識 不過閒書的話 我比較喜歡慢慢讀享受過程
08/17 19:39, 6F

08/18 11:08, 3年前 , 7F
謝謝分享
08/18 11:08, 7F
文章代碼(AID): #1VEJwKRE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