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尖叫連線

看板book作者 (大口)時間4年前 (2020/06/20 21:04), 編輯推噓4(401)
留言5則, 3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https://reurl.cc/vDbLRj 網誌好讀版 這本很好看。 如果要為這本書選個巧合的數字,大概是十七了。它十七萬字,裡面出現過兩次十七。不 知道為何會被這個數字攫住眼光,一次,指的是公分,一次,指的是年歲,都在篇首幾頁 。 如果是這個數字,首先跑出的連結是椎名林擒的17,或是,直播平台。當我們在一起。   我想這些都不是刻意,而書中寫的,的確是倉皇的年代;而總有個旁觀者的角色,一開始 佔據這個位子的是作者,但後部即為「你」,作者不斷對話的對象。作者一直都在,也藉 由某些角色或畫外音明目張膽的下著指導棋──不是筆下撰寫的人物嗎?何必闖入的如此 自然?   可略分上下兩部,第一部,講的是霸凌。 像是個尷尬又難笑的劇,太過於用力以致過於難笑,但在百無聊賴之際會有幾個點讓人噗 哧一笑。廢到笑。於此,形式與內容結合的非常完美,你會看到敘事者(這裡不單單是作 者了)字裡行間亟欲證明自己,不斷地,不斷地,刷著存在感,很努力的塞著空氣中的空 白,不留一點餘裕。所以不斷討好,澆灌內心未能長大的孩子,求助於愛的孩子。 很自然的想到了《洛基恐怖秀》,華麗的鬧劇,但承接了多少無助的靈魂。在談笑之間, 看起來膚淺無腦,不經意流出的卻是恐懼與悲傷。是啊恐懼,在前言,故事中的角色就說 了,「毀滅人類的,不是疾病,而是,恐懼。」 被霸凌者不再是自己了。是物。是被人利用的工具。是不被當成人看的工具。所以被利用 了,在各種意義上的,被不在意的挖空了。所以悲傷。   第二部,講的是受害者及旁觀者。 每個人都是加害人,也因為自己的加害成為了受害者。連同旁觀者也是,鼓譟,利用,除 了台面上的數人,其它人都是背景。但沒人甘於作背景,很努力的將自己擠入故事中的主 軸,於是站在某一邊,某個位置,說著不屬於自己的話,快速著判斷某種正確。 這章的撰寫與設定相當雜亂,作者不斷自我推翻,宣稱與真相未能等同,我看了第二次欲 抓取漏掉的文字。沒有,作者沒有想要歸一。外掛不斷的開取,角色也問了為什麼? 「那是因為他們是需要的。是必須的。」你媽的,輕描淡寫的一句話,根本什麼都沒有回 答。「那只有一個原因,他們是彼此的解答。」看不懂。「問題就是解答。」作者一再將 這句話當成貫穿全書的圭臬。 於是,解答沉了下去。但,為什麼會問這些問題呢?當你知道了為什麼,就知道答案,直 指著自己的內心。如果你不懂,或許,那是因為,網路上的蜚短流長間,真相已被重重掩 蓋。   柏青說他在寫這本書時洗盡鉛華了,但讀起來還是很柏青,這就是屬於他。 連同相當程度的影象化,一再出現B級片既定公式與翻轉。 以及,一直有個畫外音出現。當我們不是自己時更能夠忍受這一切。當我們只能笑著面對 時才能掩飾自己的措敗。 柏青用笑掩飾著自己。我們用文學抵擋了世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15.98.19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92658274.A.E0A.html

06/20 23:49, 4年前 , 1F
寫的真好,用恐怖科幻元素來包裝突顯校園霸凌的議題,陳
06/20 23:49, 1F

06/20 23:49, 4年前 , 2F
栢青的作品總會讓人想讀。
06/20 23:49, 2F

06/21 12:01, 4年前 , 3F
:)
06/21 12:01, 3F

06/22 01:37, 4年前 , 4F
推 恐怖小說+大規模傳染病,很天才的設定,沒人寫過
06/22 01:37, 4F

06/22 01:47, 4年前 , 5F
故事更把今年的疫情寫進去,很少看到這麼有天賦的小說家
06/22 01:47, 5F
文章代碼(AID): #1UxWbYuA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