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引爆趨勢》點燃內心讀書動力的3種方法

看板book作者 (Waki瓦基)時間4年前 (2020/05/02 20:43), 編輯推噓5(500)
留言5則, 5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引爆趨勢》另類心得:點燃內心讀書動力的3種方法 如何設法達到引爆點,讓閱讀的動力像病毒一樣鑽進身體的每個角落? 圖文好讀:https://readingoutpost.com/the-tipping-point/ 由於新冠疫情的全球性擴散,待在屋內安靜地享受居家生活,反而成了新流行。最近讀到 《引爆趨勢》剛好在談「觀念、產品、訊息及行為傳染散播的模式就和病毒一樣」,讓我 產生一個靈感:「如何讓閱讀的動力像病毒一樣鑽進身體的每個角落?」 《引爆趨勢》這本書在說什麼? 這本書的作者是知名記者暨作家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他擅長以說故 事的手法,串起許多彼此看似不相關的事情,萃取出故事背後的精彩洞見。之前讀過他的 暢銷書《異數》和《以小勝大》也是十分精采的作品。 這次葛拉威爾從流行病學的角度,帶讀者去瞭解為什麼有些事情在達到「引爆點」的瞬間 ,就會一夕之間蔓延開來,甚至逆轉最終形勢。他強調大流行通常是從小地方開始:「要 引發一場大流行,必須先引發許多小型風潮。」 書中會提到為什麼90年代紐約市的犯罪率突然驟降?為什麼默默無名的作家突然成為暢銷 書?為什麼老舊過時的鞋款瞬間席捲全美?為什麼自殺與菸癮同樣具有強烈的傳染性?關 鍵就在於,只要給予正確的刺激,人類可以大幅扭轉本身的行為及想法。 讀這本書的另類心得 至於,是否掌握書中的原則就能引爆任何潮流?這點我先持保留態度。畢竟,外在世界的 變數千奇百種,時機與運氣恐怕扮演更吃重的角色。而我向來喜歡一種論調:「改變,得 從自己做起,要讓一個觀念影響別人之前,自己得先活在那個觀念裡」。 在我們試圖去引爆外在世界的趨勢之前,不妨回過頭來想想,如何運用類似的原則,引爆 自己內心的趨勢。這篇文章我會舉「讀書的動力」為例,這個方法我認為還可以套用到學 習新語言、培養新興趣、養成新習慣。 讀書動力的引爆點 你是否有過以下的經驗?衝動之下興高采烈地買了許多書回家,過一陣子後就失去動力, 然後將它們束之高閣?有一搭沒一搭讀了兩三本書,就開始感到倦怠,回到一整天追劇、 刷手遊的節奏?其實,你只是還沒達到自己內心的「引爆點」。 根據葛拉威爾的定義,所謂的引爆點就是:「數量已達關鍵水準,跨越門檻,達到沸點。 」對於讀書動力的養成而言,如果沒有章法地隨意亂讀,不知道如何跨越這道門檻,終究 無法點燃內心的火苗,讓這個習慣可以持之以恆。 對我而言:「讀書是為了學習,學習是為了行動。」在去年底,我以自己的經驗分享〈一 年讀50本書改變人生軌跡〉這篇廣受好評的文章,談到閱讀帶給我哪些行動上的改變,使 我在某種程度上,達到了自己讀書動力的引爆點。 藉由葛拉威爾在書中的解析,想要引爆任何的趨勢,都可以從這三個原則出發:(1)少 數原則、(2)定著因素、(3)環境力量。以下我會繼續說明,如何運用這三個原則, 設法達到引爆點,建構出難以阻擋的趨勢,讓自己每一顆細胞都感染到閱讀的動力。 1.少數原則 這個觀念說穿了就是80/20法則,大部分的財富聚集在少部分人手上,大部分的工作 是由少部分人完成。也就是說「在特定的過程及體系內,少數才是關鍵」。對我而言,正 是接觸到關鍵少數的經典好書,激發了我後續源源不絕的求知慾。 根據「六度分隔」理論,兩個陌生人之間,最多僅隔了六個朋友。但是,有極少數人可以 透過少數幾次的轉介,就能聯繫到所有人,其他人則透過這極少數的人和世界相連結。同 理,先讀少數的經典書,也能讓你的視野更廣、興趣更深、更容易連結到其他觀念。 以我的經驗來說,打從學生時期就不喜歡讀歷史,但是又明知歷史有助於「鑑往知來」。 於是,硬著頭皮讀了眾人推薦的《人類大歷史》之後,終於體會到歷史的樂趣以及自己的 無知,然後接著讀《槍炮、病菌與鋼鐵》以及其他的書籍,培養對歷史更廣泛的認識。 然而,你該如何找到「關鍵少數的那本書」?我建議可以從一些業界專家、說書人、閱讀 愛好者之間,挑共通推薦的經典書或暢銷書來讀。我也整理過〈愛書人的35個私藏去處〉 一文,列舉許多讀書心得與書評的社群與網站。把這些資源當成收斂資訊的用途,而不是 讓你分心的地方。 我採取的方法是,如果三個以上的名人,重複提及某一本經典書,或許就值得一讀。或者 ,在不同的書中都反覆提到同一本書,那這本書就必讀。例如我讀過的關鍵少數書單有《 如何閱讀一本書》《活出意義來》《與成功有約》。 2.定著因素 這個原則講指的是「影響他人的關鍵不在於傳達訊息的內容,而在於你傳達他們的方式。 」簡單的一個小動作,就可以強化定著,有系統地讓訊息深植人心。例如鑽石本身具有很 高的商業價值,但是這句廣告詞「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更能讓你一輩子難忘。 對應到一本書的內容本身,無論它多麼豐富、紮實、引經據典,都比不上你「閱讀的方式 」這件事情本身。要讓閱讀的動力深植心中,我認為最好的方式是,找出一個你想透過這 本書「改變什麼行為?」然後讀完後,實踐、改變、回顧。 例如,我為了學習投資,讀《投資金律》瞭解基本原則和方法,實際依照資產配置的觀念 開始投入資金。讀完《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調整自己的作息,持續不斷地保持晨間習慣 。讀完《子彈思考整理術》之後,持續一年至今的寫筆記習慣改善了我對生活的自主掌握 度。 要讓閱讀的動力可以長久「定著」在身上,莫過於親身實踐之後,把作者的經驗和智慧體 現到生活中,對自己產生實質的改變。所以,重點並不在於你讀了多少本書,而在於你如 何讀它、如何用它。一旦掌握學以致用的精神,讀書就成了一件「有用」的事。 3.環境力量 葛拉威爾從知名的「破窗理論」說明環境的重要:如果窗戶破了沒人修理,路過的人一定 會覺得沒人關心這地方,隨著更多的窗戶被打破,無政府狀態很快會從這棟大樓蔓延到整 條街。犯罪率高漲的原因也是同樣的道理:「莫因惡小而姑息,這些小奸小惡正是暴力犯 罪的引爆點。」 我們之所以難以養成讀書的動力,環境的力量也是決定性的因素之一。數位與社群世代面 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外在世界有太多的「分心源」,不斷地搶奪我們有限的注意力。比起 那些光鮮亮麗的影音和遊戲,書真的是很「不酷」的存在。 一個人之所以能維持讀書的動力,不一定得成為眾人稱羨的「學霸」或學富五車的「學者 」,只要你能讓自己身處於「適當的環境」就可以了。如同葛拉威爾說的:「人類在解釋 別人行為的時候,往往會高估個性的重要性,低估處境及背景的重要性。」 雖然我30歲之前不太喜歡讀課外書,但是我在去年讀完暢銷書《原子習慣》之後,實際行 動戒掉社群網站成癮的習慣。具體做法是刪除手機上的社群App分心源,限制電腦上可以 接觸社群網站的時間,讓閱讀這件事情本身越來越「自然而然」。 後記:總是從小地方開始 我讀完《引爆趨勢》的感想是,葛拉威爾以故事貫穿全書的手法,雖然引人入勝且精采萬 分,但有些論點卻顯得有點「後見之明」。讀者自己要留意的是,這種用故事包裝觀念的 手法,可能會有倒果為因的誤區,你照著書中方法這麼做,不一定能完全複製出一樣的結 果。 話雖如此,但仍不掩這本書精彩之處,你可以擁有一種嶄新的觀點,去觀察和判斷世界正 在發生的流行與趨勢,背後可能的成因。作者在末段說道:「看看周遭的世界,別以為它 冷酷無情,其實不然。只要看準位置,舉手之勞也能異軍突起。 」 回到閱讀這檔事,要點燃自己內心的讀書動力,必須先集中資源與心力,投入少數幾本關 鍵書籍、體會閱讀後具體的效用、改變身處的環境背景。然後,這股動力就會像病毒一樣 鑽進身體的每個角落,「只要給予正確的刺激,你也可以大幅扭轉本身的行為及想法。」 -- 閱讀前哨站:閱讀筆記|投資觀點|公益計畫|https://readingoutpos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9.8.24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88423383.A.895.html

05/02 21:15, 4年前 , 1F
推!
05/02 21:15, 1F

05/02 21:43, 4年前 , 2F
05/02 21:43, 2F

05/02 23:11, 4年前 , 3F
推 謝謝分享
05/02 23:11, 3F

05/05 15:36, 4年前 , 4F
推,感謝好文分享
05/05 15:36, 4F

05/05 19:52, 4年前 , 5F
推,感謝分享!
05/05 19:52, 5F
文章代碼(AID): #1UhMhNYL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