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日本臺灣研究政治第一人:我所認識的若

看板book作者 (vikk33)時間4年前 (2020/03/30 20:3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日本臺灣研究政治第一人:我所認識的若林正丈及其《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 https://reurl.cc/4R43Q3 作者:吳密察(臺大歷史系兼任教授、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 ) 老友若林正丈教授的《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增補版)》將出版新版的中文版,由於是再 次增補出版,因此,這個新版本可說是第二次增補版。出版社要我寫一篇「導讀」,我不 能推辭,我就以近四十年來總是「先讀為快」地閱讀這位老友的研究論文的印象,寫一篇 如同回顧我們兩人之間的學術友誼的「導讀」──這樣說來,這篇文章與其說是「導讀」 ,倒不如說是「回憶」。 一、若林正丈與1970年代臺灣史研究的展開 1970 年代,是戰後出生的這一代人長大成人的二十餘年後的時代。日本、臺灣的戰後世 代在這個時間點,一方面要面對自己的社會、政治經濟處境,一方面也想要理解自身處境 的所來由。我當年所接觸來自日本的臺灣史研究者,不論是若林正丈,還是春山明哲、近 藤正己、栗原純等人,莫不是想要知道戰前日本的殖民臺灣統治到底是怎麼回事?在臺灣 方面,與我大致同輩的朋友(一般來說,似乎大多比我稍長幾歲),也想要了解到底臺灣 的歷史是如何地一路走來的? 對應於上述的時代背景,不知是偶然,還是必然,1970 年前後的日本和臺灣都開始有了 對臺灣(史)研究相當重要的條件整備,也有了一些很明顯的展開。 首先,自 1970 年開始,日本方面連續出版了戰後早期即留學日本的臺灣學生研究臺灣史 或與臺灣史相關的博士論文。例如,黃昭堂《台湾民主國の研究》(東大出版會,1970年 )、戴天昭《台湾国际政治史》(法政大學出版局,1971年)、許世楷《日本統治下の台 湾──抵抗と弾圧》(東大出版會,1972年)、江丙坤《台湾地租改正の研究》(東大出 版會,1974年)、涂照彥《日本帝国主義下の台湾》(東大出版會,1975年)、劉進慶《 戦後台湾経済分析》(東大出版會,1975年)。 而在臺灣,自立晚報出版社也出版了葉榮鐘執筆的《臺灣民族運動史》(1971年)。關於 史料方面,1920-1930 年代日本殖民臺灣時代的「抗日運動」史料,也被復刻出版了。臺 灣方面復刻了《臺灣青年》、《臺灣》、《臺灣民報》(東方文化出版社,1974年),日 本方面復刻了殖民地警察的重要史料《總督府警察沿革誌(台湾社会運動史)》(龍溪書 舍,1973年)。 其次,也可以看到臺、日雙方都有新世代年輕人意欲了解日本殖民時代臺灣歷史的動向。 東京方面,1970年以戴國煇為中心集結了一批年輕人成立了「臺灣近現代史研究會」。同 年,臺灣方面則有救國團比照「暑期戰鬥營」的方式,在強調「200 萬年前臺灣與大陸相 連」、「血濃於水」、「國民革命與臺灣」的內容框架下,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北市 文獻委員會合辦「臺灣史蹟源流研究會」,提供大專學生、中學教師一些臺灣史地知識。 相對於國民黨政府提供的「官製歷史」,一些與當時的政府保持著距離的年輕人,則用自 己的方式去挖掘被遺忘了的臺灣歷史。例如,林載爵等人在臺中東海花園「發現」了楊逵 ,並在該基礎上陸續於雜誌上介紹日本時代的文學家與文學作品。顯然,臺、日雙方上述 的展開,有其完全不同的社會脈絡,其內容、性質與聚合目的也完全不同,但相同的是兩 地都有年輕世代亟欲了解臺灣歷史。 1975 年,我由鄭欽仁教授介紹,認識了王詩琅先生。當時,王詩琅先生身體不是很好, 我幫他處理《臺灣風物》雜誌的各種雜務,經常出入王詩琅先生家。就像林載爵、林瑞明 在東海花園「發現」楊逵一樣,王詩琅也是我當時想要了解日本時代臺灣史知識的活字典 ,透過與他聊天,我知道了很多日本時代的史事與人物,認識了很多日本時代曾經活躍的 「文學運動」、「抗日運動」前輩,以及和我一樣想要了解臺灣近代史的年輕人。 我之所以知道日本有個年輕的臺灣史研究者──若林正丈,應該就是王詩琅先生跟我說起 的。大概在 1980 年初,王詩琅先生跟我說到,有幾個研究日本時代臺灣史的日本年輕人 ,其中一個名叫若林正丈的,寫信來說近期將要來臺灣,希望能夠拜訪他。王詩琅先生想 要介紹我跟他認識。後來,過了不久,當時在臺大歷史研究所留學就讀的近藤正己,就帶 著若林來臺大歷史系找我了(當時我在臺大歷史系擔任助教)。 自 1980 年我與若林正丈認識算來,到現在已經大約四十年。在此之前,若林已來過臺灣 ,但是現在回想起來,若林 1980 年的這次臺灣之行的確讓他很震驚吧。我記得他來臺的 那段時間正好碰到林義雄家的滅門血案,他當時住在近藤正己的家就在林宅附近,在那個 時候的我們共同面對了突如其來的悲傷、憤怒、恐懼、詭譎、茫然的複雜社會氣氛,每每 無言,難以交談。 此後,若林經常來臺灣,其中一項工作是來臺灣「看選舉」。我當年已經多少幫黨外跑腿 ,也在黨外雜誌寫文章,因此經常成為他來臺觀察選舉時的討論對象,偶爾也會在他報導 選舉的文章中以代號出現。大概就是在 1980 年代中期以後,若林逐漸將他的研究重心轉 移到臺灣當代政治研究,後來延伸到戰後政治史的研究。他對於臺灣當代政治的研究,幾 乎成為日本社會了解臺灣的知識基礎,而且與臺灣的本土化、民主化、自由化同步,他的 相關著作也多即時地在臺灣中譯出版。 但是,若林原來的學術研究生涯,是從研究日本殖民地時代臺灣人之抗日運動開始的,《 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就是他早期研究的結集。 延伸閱讀:戰後臺灣社會的私密、政治民主化與臺灣民族主義──導讀《戰後臺灣政治史 》 二、《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獨具的慧眼與特色 《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初版於1983年,其基礎是若林正丈申請東京大學博士學位的論文 ,包括兩個部分:(1)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2)臺灣抗日運動幾個不同流派的研究 。 關於「臺灣抗日運動史」的研究,向來都極度受限於《總督府警察沿革誌》所提供的史料 與梳理架構。因此,初期的「研究」大致都是精要地摘述《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的既有內 容,或只是對《總督府警察沿革誌》之記述做部分地「反讀」和補充。1970年代《臺灣青 年》、《臺灣》、《臺灣民報》等史料復刻出版之後,情況也沒有多大的改變。即使當年 國內最被廣泛閱讀的葉榮鐘所執筆的《臺灣民族運動史》,除了內文中偶爾表現出作者作 為當年運動實際參與者的意見或評論之外,也未多少超越《總督府警察沿革誌》。所以, 1970年代進入此領域進行研究的若林正丈,應該也難以完全避免這種困境。 但是,若林的「臺灣抗日史」研究,已經與同時代的一般研究有不一樣的展開。例如,他 關於臺灣共產黨的研究(本書第二篇第三章),就特別將焦點集中在其與「第三國際」的 關係,尤其是第三國際的革命綱領與革命策略。而且,他特別對於各種不同流派(立場) 的抗日運動,做出了類型性的定性。 關於黃呈聰之研究(本書第二篇第一章)、關於臺灣抗日與中國國民革命關係之研究(本 書第二篇第二章),分別以「待機」、「追尋遙遠的連帶」點明其抗日姿態的特性,都可 謂是具有慧眼的類型定性。這種類型論的研究方法,常能以簡馭繁,一直是若林之臺灣研 究的特色。由於第二篇各章分別處理了抗日的各種流派(立場),因此特別以序章「臺灣 抗日民族主義的問題狀況」來對之做整體的鳥瞰分析,尤其是其中以座標軸的圖示方式, 更清楚地標示了抗日各派別的立場位置。 本書第一篇的基礎是 1980 年若林正丈與春山明哲合著的《日本植民地主義の政治的展 開 1895-1934:その統治体制と台湾の民族運動》。此書中春山明哲執筆的部分,追尋了 自1895年以來就主張在臺灣採取「內地延長主義」的原敬,如何在1919年朝鮮三一獨立運 動之後將「內地延長主義」落實下來。若林正丈所執筆的部分則是研究臺灣人如何在「內 地延長主義」所開創出來的政治、法制條件下,展開循法鬥爭的帝國議會請願,要求設立 臺灣議會。 所以,若林除了梳理了臺灣人的運動之外,還用了不少篇幅來介紹當時日本國內的政治情 勢、輿論思潮。如果我們注意到經過若林正丈整理分析之後的臺灣抗日運動,就會發現臺 灣的抗日運動其實高度地與臺灣之外的因素相關聯,尤其是日本與中國的因素相關(本書 第一篇、第二篇的標題,分別為「大正民主與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中國革命與臺 灣知識分子」,就說明了這種情況),而且除了臺灣共產黨之外,各派別的抗日運動基本 上都是採取穩健溫和的立場。 延伸閱讀:「親日臺灣」是理所當然的嗎?若林正丈看臺灣的兩個「戰後七十年」 三、2001年的增補版 本書第一版於 1983 年出版,基本上收錄了若林正丈在 1970 年代的相關研究成果。 2001 年所出版的《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增補版)》,則新加入了 1980 年代以後的研 究成果。如上所述,1980 年代中期以後,若林將其臺灣研究轉向了臺灣當代政治研究, 並在日本學界開拓了一個臺灣研究的新領域。但基於原本之日本殖民時代研究的延伸,或 者因應學術會議之邀請,他還是偶爾發表一些有關日本時代臺灣史的研究文章。2001 年 的增補版所收入,列為「附篇」的四篇論文就屬於這種類型。 首先,1983 年他利用了東大教養學部所藏的總督府教育官僚隈本繁吉之文書,寫成〈總 督政治與臺灣本地地主資產階級〉。若林利用隈本文書,研究 1910 年代前期,總督府與 臺灣人之間因為總督府需要臺灣人協力「理番」事業,而臺灣人需要高等普通教育機關, 彼此之間有了一個妥協的結果,即成立公立臺中中學校。 這個公立臺中中學校,一直被抗日運動右翼溫和派視為是抗日運動的重要里程碑(葉榮鐘 所執筆的《臺灣民族運動史》即為顯著的例子),若林正丈則利用隈本繁吉文書具體研究 總督府的政策決定過程,指出臺中中學校是在總督府與臺灣仕紳之間的交涉與妥協中所成 立的。透過此研究,若林同時指出臺灣抗日運動中的主要力量來自本地地主資產階級,日 文原文為「土著地主資產階級」。關於這個用詞或許有人覺得突兀,但此文的確掌握到了 傳統名望家與殖民者如何「同床異夢」,並「相互需要」。 第二篇是關於 1923 年東宮臺灣行啟的研究,可以說是延伸前述 1980 年與春山明哲合著 的《日本植民地主義の政治的展開 1895-1934:その統治体制と台湾の民族運動》的研究 。如上所述,春山明哲在該書中梳理了 1895 年至 1919 年間的原敬如何持續主張「內地 延長主義」,並最終付諸實現。 若林正丈則將此研究推進至原敬「內地延長主義」在臺灣的具體落實完成,並以日本皇太 子來臺灣視察(當時的用語是「行啟」)當成是對於此統治法制變革完成時的「權威性蓋 章」(權威之肯認、認可)。此文,同時導入了當年日本學術界中關於近代天皇制研究的 儀式分析,也就是以另一種方式探討近代天皇制在殖民地的演示。我認為這是一篇很有創 意的文章,值得臺灣學術界仔細閱讀。 第三篇〈試論如何建立日治時期臺灣政治史的研究〉,這篇文章是應邀參加臺灣大學歷史 學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主辦的「臺灣研究百年回顧與專題研討會」的文章 。為了配合該研討會回顧過往研究的性質,若林在他的抗日史研究的基礎上,將他所思考 的抗日史(或者說是關於殖民統治以及對於殖民統治的回應),整理出了一個研究分析架 構,指出日本之臺灣殖民統治的三種機制:(1)透過交換、仲介進行控制的機制,(2) 透過規律、訓練進行控制的機制,(3)透過懲罰、威嚇進行控制的機制。我想如果重新 編排本書,可以將這篇文章與接下來的第四篇〈臺灣的兩種民族主義〉編排成為全書的序 章,建議讀者閱讀本書時,不妨從這兩篇文章開始。 第四篇〈臺灣的兩種民族主義〉,可以如前所述地當成是本書的序章之一部分,也可以當 成本書的結論。這篇文章一方面是本書第二篇之序章「臺灣抗日民族主義的問題狀況」的 補充,不過因為若林將對戰後臺灣政治史之發展也納入視野,因此另一方面也可以說是他 對於臺灣當代政治問題的分析,只是他同時將分析的縱深延伸到歷史時期了。 四、中譯本與增補版的增補 若林正丈關於臺灣抗日運動史的研究成果,雖然早就已有個別的文章被翻譯成中文發表, 但首度以書籍的形式在臺灣中譯出版,是由播種者出版公司於 2007 年將《臺灣抗日運動 史研究(增補版)》翻譯出版。2008 年,若林正丈在日本出版了綜述戰後臺灣政治史的 《台湾の政治──中華民国台湾化の戦後史》(東大出版會)後,朋友之間都期待他這位 臺灣近代史(日本時代史)研究的「逃兵」,可以再次歸隊,回到更早時期的歷史研究, 甚至應該將研究領域上溯到清代的臺灣史。他也說:「那就先暖身一番,先回到日本時代 吧!」 如今在《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增補版)》之中文版出版十餘年後,屬於讀書共和國出版 集團旗下的大家出版提議再次重新出版,並且藉由此一機會納入若林晚近寫就的兩篇文章 ,列為「補篇」,因此,此次出版的《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全新增補版,即可說是增補 版的增補版。 新收入本書的兩篇文章:〈矢內原忠雄與殖民地臺灣知識分子──殖民地自治運動言論同 盟的形成與解體〉,以及〈葉榮鐘的「述史」之志──晚年書寫活動試論〉,都是以臺灣 抗日運動溫和右派陣營的重要人物為研究主題。前者以東京大學教授矢內原忠雄、蔡培火 、林獻堂三人為對象,討論他們之間的交往,以及在對付戰前殖民統治之同化主義、總督 專制及要求殖民地自治的言論同盟關係。 但是戰前的這個言論同盟,戰後卻因為彼此所處的環境不同,立場也各自有所歧異了。後 者則以戰前的林獻堂秘書,1930 年代也積極參與臺灣自治聯盟運動的葉榮鐘為研究對象 ,探討葉榮鐘在戰後的晚年階段,如何為臺灣近代史(尤其是他所活躍過的 1920-1930年 代之自治運動時代)書寫歷史。這兩篇應該可以視為是日本殖民地時代的自治運動人物在 戰後的「收尾」,也連貫了若林關於戰前臺灣政治社會運動的研究,以及戰後臺灣政治史 的研究兩大領域。而透過若林教授娓娓道來的文筆,不免也讓人對於臺灣近代苦難的歷史 唏噓不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1.138.17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85571514.A.9E3.html
文章代碼(AID): #1UWUQwdZ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