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被討厭的勇氣 附重點摘錄及pdf閱讀版

看板book作者 (enhao)時間5年前 (2019/05/14 19:14), 5年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圖文重點好讀版: https://enhao717.pixnet.net/blog/post/403950371 心得: 16年前句話:「關心,本來就是單向的。」一直無法理解,直到讀完這本書...... 『被討厭的勇氣』出版5年來,長期佔據各書局暢銷排行榜前幾名,眾人期望在人寄關係 的紛爭與情緒中找到出口,究竟購書背後的動機,是希望找到「面對的勇氣」,或是只是 希望「不被討厭」,值得我們不斷的詢問自己。 許多讀者就像本書中的年輕人,對談過程中,充滿了對阿德勒心理學概念的矛盾,覺得不 解,就此只讀了一半。誠摯的建議,這本書的閱讀,務必在短期內從頭到尾讀完,以了解 其整體的理念,若是只看了前面而忽略後面,容易出現理解的偏見與錯誤觀念,如:前半 本書強調「割捨與他人的問題」作為入門,若只讀到這裡容易落入自我主義概念,而忽略 了後半本書歸納朝向的最終方向「幸福感就是貢獻感」。 雖然本書最終朝向「幸福感就是貢獻感」,然而入門的「課題分離」,卻是對於我個人來 說最實用、感觸最深。人際關係的紛爭,都是干涉了別人的課題,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 涉。當付出了心力、選擇了相信,將自己的精神與情感投入後,期待對方如何反應,甚至 希望對方也能彼此相待,卻總是事與願違,令人傷心又難過,這是許多人都經歷過的。 然而,當我們清楚知道,相信別人,是我們自己的課題;別人如何反應,是別人的課題。 將課題分離,知道「從這裡開始,就不是我的課題了」,將他人的課題切割、捨棄。讓人 生卸下重擔、變得單純。即使別人的反應不如我們預期,那又如何,那已是別人的課題了 。 我們追求幸福,書中提及幸福感就是貢獻感。可能許多人購書背後的動機,是希望不被討 厭、尋求認同感、尋求幸福,然而,透過他人的認同需求所獲得的貢獻感,是不自由的。 自己的課題,是自己能夠選擇改變的,王牌在自己手中;他人的課題,是自己無法改變的 ;別把自己的幸福,藉由認同需求交在他人手中。 「主啊,求你賜給我平靜的心,去接納無法改變的事物; 賜給我勇氣,去改變可以改變的東西; 賜給我智慧,去分辨這兩者的差異。」 神學家尼布爾《寧靜禱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20.10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57832451.A.FA9.html ※ 編輯: enhao (49.216.20.103), 05/14/2019 19:46:34 ※ 編輯: enhao (49.216.20.103), 05/14/2019 21:15:59
文章代碼(AID): #1SsgC3-f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