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實體書店隱憂:第二代不願接手

看板book作者 ( )時間5年前 (2019/04/29 22:35), 編輯推噓2(3112)
留言16則, 8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https://udn.com/news/story/7314/3754415 實體書店隱憂:第二代不願接手 2019-04-14 00:13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逾三成 採取複合式經營 文化部日前上網公布委託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執行的「全國實體書店營運調查案」,這 是國內首次針對所有實體書店的大型調查,直接派遣訪員登門拜訪一五四一家書店。調查 指出,三成三書店採複合式經營,七成書店面積小於五十坪,而書店第二代不願接手是最 大隱憂。 調查發現,一五四一家書店中許多空有書店之名,卻已無陳列或銷售圖書,實際仍有陳列 一般圖書且有圖書銷售行為的書店,僅八六九家。 近三成 月營收不到五萬 調查也發現,一九八○年以前創辦的書店僅剩一成五,顯示早年創辦的書店已經歷一波倒 閉潮。七成三書店面積小於五十坪,三成書店每月營業額低於五萬元,但也有兩成二書店 營業額在五十萬以上,呈兩極化現象。 從書店類型來說,傳統書局占兩成、特色書店占一成七、兼售圖書文具店占一成三、專業 書店占一成、大型書店占百分之七、社區書店占百分之六點三。 調查中有三成三書店從事複合經營,項目按占比依序為飲料、餐點、教育課程、藝品。甚 至有書店兼營彩券、海產、課輔空間、腳踏車出租、網拍、代購小吃、改衣服、刻印章、 郵局代辦。 調查分析發現,在整體吸引力以及互動程度的表現上,二○一一年成立、有複合經營的特 色書店優於其他類型的書店;新舊書都有的書店也高於純賣新書或賣舊書的書店。 此一調查也做大量書店業者訪談,發現書店二、三代多不願接班。多數書店經營者預期將 在這一代結束經營。老一輩書店店主退休後,未來會有更多的書店退場。 新書店 期望作倡議平台 調查指出,相對於傳統書店,近五年才創辦的書店期望以書店作為倡議平台,包括推廣閱 讀、社區營造、打造當地文史、藝文環境等面向。這些新書店已體悟圖書的獲利根本無法 支撐經營,多數採複合經營且積極開發在地化的產品與服務,以書店作推動社會議題的基 地,發揮書店對社群的影響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0.207.10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56548522.A.08E.html

04/29 23:10, 5年前 , 1F
文化部又燒經費了
04/29 23:10, 1F

04/30 03:19, 5年前 , 2F
連誠品都是複合式經營了,純書店在這個年代很難存活... 時代
04/30 03:19, 2F

04/30 03:19, 5年前 , 3F
的眼淚吧
04/30 03:19, 3F

04/30 12:35, 5年前 , 4F
誠品現在是百貨商場 經營以收租招租為主 ~
04/30 12:35, 4F

04/30 12:48, 5年前 , 5F
誠品從來就不是書店而已
04/30 12:48, 5F

04/30 18:30, 5年前 , 6F
支持文化部扶持實體書店
04/30 18:30, 6F

04/30 18:55, 5年前 , 7F
誠品以前是不只是書店,現在是書的空間越來越小。小
04/30 18:55, 7F

04/30 18:55, 5年前 , 8F
公主沒老爸那麼在意文化
04/30 18:55, 8F

05/01 00:31, 5年前 , 9F
書的空間越來越小 雜貨變多了 雖然如此 但也無法否定
05/01 00:31, 9F

05/01 00:32, 5年前 , 10F
"誠品" 品牌經營是相當成功的 ..
05/01 00:32, 10F

05/02 10:51, 5年前 , 11F
誠品你要想成商場,附一個精美圖書室供休憩,我是還蠻
05/02 10:51, 11F

05/02 10:51, 5年前 , 12F
欣賞誠品的多元發展,總比生存不下去好
05/02 10:51, 12F

05/02 10:52, 5年前 , 13F
沒了誠品,台北我還想不出哪有類似氛圍的閱讀空間
05/02 10:52, 13F

05/03 22:22, 5年前 , 14F
台灣人又不看書 滿腦子發財 但問題沒腦子你怎麼發財
05/03 22:22, 14F

05/05 14:19, 5年前 , 15F
問題是缺乏現代化管理跟人員培訓吧...怎麼會是二代
05/05 14:19, 15F

05/05 14:20, 5年前 , 16F
接不接手
05/05 14:20, 16F
文章代碼(AID): #1Snmkg2E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