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道德騷擾心理學:逃脫「都是為你好」的陷阱--加藤諦三(二)消失

看板book作者時間5年前 (2018/09/12 22:47), 5年前編輯推噓8(8019)
留言27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承上篇,對於道德騷擾受害者而言,該如何應對加害者? 首先要了解,加害者的樣貌(綠字即為要注意的點): 他們總是把自己的痛苦,通通歸咎到別人害的。 例如孩子做錯事,父母照理講應該是就事論事,了解孩子犯錯的原因並設法引導孩子改善 。然而對於加害者父母而言,孩子做錯事就是他們歸咎痛苦最好的機會。 要是孩子沒有認錯沒有改善,那樣的父母當然會抓緊機會痛罵飆罵一頓; 但即使孩子真心道歉,也拿出要改善的誠意,他們還是會發狂似的大罵痛罵, 而且罵的內容還跟孩子犯錯的內容不相干,而是一大堆根本就跟錯誤本身無關的東西。 又例如在外面,加害者也非常容易跟人起衝突。 他們對別人漠不關心 即使有好心人跟他們說明、解釋其實事情並不是這樣, 加害者也不可能聽的,他們也是相信上面那些等式: 關心=強迫、威脅、恐嚇 溝通=命令、發洩、洩恨 尊重=輕視、無視、貶低、污辱 相信上面那幾個等式,其實也就等於漠視別人,對別人漠不關心。 因為別人很可能根本就沒那麼負面的意思,但那些加害者卻仍深信不疑。 觀察一個人是否會稱讚自己子女或其他親近的人。 要是都不會,這人很可能也是道德騷擾加害者。 怎麼說呢?因為一個不會稱讚別人的人,表示他看不到別人的好, 更進一步就是他漠視別人、完全不在乎別人。這樣的人會對別人自私自利、為所欲為。 觀察對方遇到別人快樂時,反應是什麼。 如果是負面的反應就要小心。 為什麼呢?因為一個人看到別人快樂,反應如果是負面的, 表示那個人可能根本就不希望別人快樂,甚至可能希望別人痛苦。 例如加害者父母看到子女因為取得好成績而開心,加害者父母可能回 「這樣就開心?你也只不過這次考的還可以而已!」 「你少驕傲了你其實根本就不怎麼樣!」 「要是我把你在家的模樣跟老師講,我看你還敢不敢這麼囂張!」 檢視對方是否有過於強烈的犧牲奉獻的想法。 呃……犧牲奉獻聽起來不是很好嗎?還會「過於強烈」喔???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過一種人, 這種人明明就沒人要求幫助,他卻自顧自的硬要幫助別人, 別人拒絕他們還會扯「我是在幫你耶!你怎麼可以不領情!你太不懂人情世故了!」 又或者是有一種人,明明別人對他很糟很壞,他卻繼續對那個人好 (這比較常見於男女關係)。 這兩種犧牲奉獻都不是出於別人需求,而是不請自來的, 這樣的犧牲奉獻,就是過於強烈的。 這種犧牲奉獻過於強烈,但這只是表面上看到是這樣。 實際上,這種犧牲奉獻是為了自己,也就是說是為了滿足自己而產生的。 當然,犧牲奉獻也有出於關心別人的。這種犧牲奉獻才是正常的。 察覺到別人犧牲奉獻的目的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很重要, 必須察覺出這兩者的差異,才能找到正確的人並與其互動。 -------------------------------- 接著是檢視自己是不是有受害者的特徵(綠字即為要注意的特徵): 需要注意到,上面舉的例子,都是「語言」的訊息。 其實在溝通中,還有「非語言」的訊息。例如: 整天擺出一張沮喪、喪氣、怨恨、怒目而視的表情, 又或是前一秒還在不爽,下一秒突然笑出來。 搖頭、嘆息、揮動雙手作勢把人推開。 這個「非語言」訊息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語言這種東西是非常容易假裝、硬凹。 也就是說,不能僅僅只根據語言訊息來判斷一個人,要知道使用非語言訊息來判斷。 所以要判斷自己懂不懂非語言訊息。 如果只注意語言訊息,會有甚麼後果? 如果小孩子被教導只注意語言訊息、非語言訊息是不重要的, 那麼小孩子就會認定,自己的感覺、直覺是不重要的, 同時也不能因為「別人露出不滿表情而擔心」、也不能因為「別人大聲講話而生氣」; 這時父母、長輩又不斷用語言灌輸小孩應該要這樣應該要那樣, 小孩子就會漸漸的只用語言訊息去解讀別人意思, 進一步就是被父母、長輩使用語言加以控制。 相較之下,非語言訊息要假裝、硬凹較不容易; 因此書上建議,與人溝通時,要是語言訊息與非語言訊息衝突,以非語言訊息為主。 注意自己是否賦予別人「失當的重要性」: 也就是說,即使對方已經給自己帶來不少痛苦,卻仍覺得沒有他不行,沒有他就活不下去。 要是這樣的話,需要搞清楚為何自己會覺得活不下去, 然後找出沒有對方也能活下去的方法。 檢視自己是否凡事都鞠躬盡瘁、責任感強烈、把幫助別人看得比自己的需求還重要: 這樣的人特別容易被道德騷擾加害者盯上。 一旦被盯上,加害者就打著道德的大旗,要求受害者乖乖服從, 要是不服的話,加害者就會用所有他能想像的到的道德來審判受害者。 檢視自己的溝通能力: 什麼是溝通能力呢?就是看出「弦外之音」的能力。 例如前面說到「語言訊息、非語言訊息」時,曾經說到必須注意非語言訊息, 這就是要訓練自己去看出弦外之音。 要是一個人無法正確解讀非語言訊息,就會變成毫無溝通能力的人。 檢視自己是不是被孤立: 孤立包含下面兩點: 自己除了那些會傷害自己的加害者之外,沒有可以互動的對象。 自己因為害怕被加害者騷擾而躲進一個人的世界。 更進一步,檢視自己是否容易被孤立,也就是自己是否有被孤立的傾向: 如果一個人的父母,動不動對這個人說: 「這個人不好,你不要接近這個人」 「那個人有毛病,你去接觸就完了」 「你怎麼可以去跟那種人交朋友,你知道他有多壞嗎??」 又或者是 「我沒有你不行」 「我很可憐,你連幫一下都不行嗎?」 「我老了你年輕力壯,你可要好好照顧我!!」 前者是攻擊型道德騷擾、後者是迎合型道德騷擾。 被這些騷擾長期影響的人,就會不知不覺斷絕跟外人的關係, 並和加害者結合在一起。書上說這是共生的關係。 檢視自己對於生活周遭環境是否有感覺、有自己想法: 例如能不能感受今天天氣是冷還是熱、是涼爽還是溫暖; 又或者是在冷氣房內,別人問說會不會冷或熱時,能夠說出自己真實的感覺。 有的人是連說出自己的感覺都無法的喔,這樣的人可能明明自己就覺得會冷, 但卻回說「還好啊,很舒服啊」。 又例如,每次被諮詢意見時,會不會每次都回「我都可以啊!隨便啊都可以!」。 比方說,被問晚餐想吃什麼,都是回「我都可以啊!隨便啊都可以!」這句話本身可能表示隨和,但書上提到如何辨別這樣的話,究竟是隨和,還是別的意思。 辨別的方式是,看這個人是不是做什麼都不快樂。 如果一個人是做什麼都不快樂,甚至完全沒有自己的興趣、喜愛的事物的話, 那麼那個人說「我都可以啊!隨便啊都可以!」 其實就等於在說「我不管吃什麼都不快樂,即使我吃再多美食佳餚都不開心!」 甚至還可以擴大到其他狀況,例如 「煎牛排時要幾分熟?」 「飲料的冰度甜度可以嗎?」 「白飯的量可以嗎?需不需要加飯?」檢視自己是不是不敢承認加害者的行為很傷人: 有些受害者子女即使被加害者父母不斷騷擾,子女也不敢承認父母就是加害者; 因為子女認為「父母一定是愛著子女的」。所以「不敢承認受害」也是受害者的特徵之一。 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同儕之間,如果受害者認定「同學間應該要互相友愛」, 那麼這受害者被同學傷害時,也會不敢承認同學居然會傷害他。 更進一步,就是男女關係,要是女方認定「男友是世上對我最好的男生」, 那麼即使自己被男友傷害了,也會不敢承認。 也就是說,道德感強烈的人,特別容易被道德騷擾傷害。 檢視自己是否有難以表達的憤怒、怨恨: 要是有的話,表示自己已經被隱藏的騷擾攻擊了。 這些檢視自己是否為受害者,以及對方是否為加害者的方法非常重要。 要是自己不知道自己其實已經是道德騷擾受害者、對方是加害者的話, 即使受害者本人想振作,也會一再遇到傷害而被打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34.5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36763651.A.CA1.html

09/12 22:54, , 1F
看完兩篇的心得是...受害者必須得先了解加害者的手法
09/12 22:54, 1F

09/12 22:54, , 2F
才能夠找出對應的方法
09/12 22:54, 2F
是啊,但即使了解了,要找出方法也是一段漫長的路

09/13 04:06, , 3F
第一段綠色的字 實際上是在罵加害者
09/13 04:06, 3F

09/13 04:06, , 4F
但字面上的意義 會讓習慣內疚和自責的受害者
09/13 04:06, 4F

09/13 04:07, , 5F
看了心裡一顫:「我受夠那些加害者騷擾了」
09/13 04:07, 5F

09/13 04:08, , 6F
「啊!我這個想法不正是把自己的痛苦歸咎給別人嗎?」
09/13 04:08, 6F

09/13 04:09, , 7F
「我才是不道德的加害者啊......那個加害我的才是受害
09/13 04:09, 7F

09/13 04:09, , 8F
者」
09/13 04:09, 8F
我上面沒說清楚,是「總是」推卸責任的才算加害者特徵。

09/13 04:12, , 9F
因為長期處在不正常關係 一直被盜德騷擾 最後受害者自
09/13 04:12, 9F

09/13 04:12, , 10F
己極為難受 但連關心自己都沒有能力 更別說關心別人了
09/13 04:12, 10F

09/13 04:12, , 11F
所以「漠不關心」受害者很大概率也會中槍
09/13 04:12, 11F
不過我這邊的重點是,根據一個人外顯的行為判斷是否為道德騷擾加害者。 如果受害者本身也會「漠不關心別人」的話,就要懷疑他是不是其實也是加害者。 如果受害者本身也是加害者,那中槍也只是剛好。

09/13 04:14, , 12F
黃字等式 在健全的關係中是歪曲的
09/13 04:14, 12F

09/13 04:14, , 13F
但是在道德騷擾的關係中 加害人這麼想 也這麼做
09/13 04:14, 13F

09/13 04:16, , 14F
那這些等式對被害人就是現實 忽視等式反成為逃避面對惡
09/13 04:16, 14F

09/13 04:16, , 15F
劣的事實
09/13 04:16, 15F
受害者覺得那些等式才是事實,就表示他已經完成複製加害者的思想了。 已經是加害者的身分。要改變真的很難。

09/13 04:17, , 16F
後面那些段落也是...那些加害人症狀受害人都有
09/13 04:17, 16F

09/13 04:18, , 17F
但這些症狀不是受害人有能力自己主動選擇的
09/13 04:18, 17F
是啊,但是「自己有沒有選擇」對受害者而言,並不是最重要的,畢竟那是過去的事。 重點是如何擺脫困境。 如果能擺脫的話,那當初「自己有沒有選擇」,就變得完全沒關係。 反而可藉此證明,「即使自己以前毫無選擇」,仍然可以改變。

09/13 04:19, , 18F
被這種不正常的關係扭曲人格 受害者有可能變成加害者
09/13 04:19, 18F

09/13 04:19, , 19F
或成為無能的人
09/13 04:19, 19F

09/13 04:20, , 20F
而那些對加害人的形容詞 我認為只是加害-受害人關係下
09/13 04:20, 20F

09/13 04:20, , 21F
必然的「結果」
09/13 04:20, 21F
這就是你上面說的,「受害者沒有選擇」的結果。 對於受害者而言,他千萬不能去接受「沒有選擇」這個結果, 必須一再地尋找不同可能。否則的話,就真的是「沒有選擇」了。

09/13 04:22, , 22F
但絕對不是拿來評判 加害受害人的根據
09/13 04:22, 22F
這只是在描述加害者的模樣,根據這些模樣去檢視「可能」的加害者。 我上面的文沒說清楚,我們要判斷的重點,是: 判斷別人是否「可能」為加害者、判斷自己是否「可能」為受害者。 重點是判斷出來後如何因應,而非判斷出來後就拿這判斷結果去審判別人。 我在想喔,通常對這議題有興趣的,應該是道德騷擾的受害者, 因為受害者即使受害,還是有可能想逃離這困境, 這時有人告訴他們加害者的樣貌,幫助他們檢視誰是加害者,誰是傷害他們的人就很重要。 至於加害者嘛, 因為加害者因為覺得這樣就是對的,所以幾乎不可能檢討自己, 也幾乎不可能這看這類的書。 因此這方面我主要是想寫給受害者的。

09/13 04:23, , 23F
因為很可能連受害者都一起躺著中槍
09/13 04:23, 23F
上面列出的加害者受害者特徵,如果細看的話的確會發現兩者的特徵是重疊的, 這表示受害者跟加害者,本身就有可能重疊;有人同時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

09/13 04:28, , 24F
文中後半段的現象就不可能是被動的受害者會有的
09/13 04:28, 24F

09/13 04:29, , 25F
但是挺過加害人的折磨後 長期處在這種環境
09/13 04:29, 25F

09/13 04:31, , 26F
「你會照你做的去想...」因為受害者無時無刻都處在這
09/13 04:31, 26F

09/13 04:31, , 27F
個假道德邏輯
09/13 04:31, 27F
※ 編輯: lueichun (1.169.110.246), 09/13/2018 12:39:51
文章代碼(AID): #1RcIS3oX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