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梅迪奇效應

看板book作者 (^^)時間5年前 (2018/08/22 22:12), 編輯推噓5(500)
留言5則, 5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好讀推薦:梅迪奇效應 推薦指數:★★★★☆ 網誌好讀版:https://goo.gl/JhVm8z 其實這本書是舊書了,只不過今年再版 作者把2012年出版的書籍再加以潤飾 過了好幾年之後再閱讀,仍然還是蠻值得介紹的 這本書書名看起來有點奇怪 其實,『梅迪奇效應』就是指多個不同領域的人或者想法結合在一起 所產生的一個新的構想,想法或者產品 『梅迪奇效應』其實是這樣來的 富可敵國的梅迪奇(Medici) 家族,時常贊助藝術家,並將作品展示在佛羅倫斯的教堂和廣場中。 各路人馬與大師級人物都來到佛羅倫斯,彼此切磋學習, 各地的藝術家都因此而趨之若鶩,其中包括了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波提切利等大師 不同的文化、專長和知識能夠在一個地方交叉融合,就很容易引爆突破性的發展 資源多、有人才、又有金主...梅迪奇家族對於佛羅倫薩的文化建設有很大的貢獻 間接促成佛羅倫斯的文藝復興黃金時代 本書作者就以這個例子來形容「創新」的條件 並稱之為『梅迪奇效應』 越是不同領域匯集的地方,產生的觀念或是想法就越新穎 個人,團體或組織接合成不同領域的觀念,營造異場域碰撞 結合很多領域的觀念,產生跳往新方向的概念 作者認為,異場域碰撞是創新最好的地方 因為獨特的觀念組合會在異場域碰撞爆炸 尋找新觀念時,那裡有絕佳的數量優勢 如果創新的最好策略是多產,那麼異場域碰撞就是創新最好的地方 過去大家沒有想到的,都在在碰撞的當下有無限的思想爆發 異場域碰撞風險極低,但是卻可以找到很多開創新局的構想 這種跨領域碰撞的創新跟方向性創新是不同的 方向性創新知道我們要往哪裡去,有個明確的目標 例如,我們要創新,因為我們要達成業績翻倍的目標 但是跨領域卻根本對目標是什麼毫無所知 所以會跳脫舊有領域,開創新局,改變世界 就像是你問消費者,他只會說,我想要一匹更快的馬 但是卻說不出他想要一台汽車 作為一個團體,如何能有突破性的發想? 突破性的構想跟兩個特色有關, 一是團隊的多元性質, 因為多元團隊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與背景 當一個新的構想發生時,必定限於資源限制 但是當團體的成員來自不同的各地 也就是靠團體內成員靠他們的連結去找到資源與解決方法 有個方法是雇用讓我們不舒服的人,或是雇用企業暫時不會用到的人 因為,我們通常是因為這一個人跟我們『不一樣』才不雇用他 但是,這可能會讓我們的團體都陷入同溫層,再也看不到或是想到其他新的構想 但是雇用讓我們不舒服的人則是可以讓不同的聲音進到組織裡 進一步刺激團體對於新構想的發想 二是創造成就熱情 成功機會最大的團隊都極為熱愛自己的構想 作者倒不認為提供獎勵給創新是一個好方法 研究顯示,光是一種活動是另外一個活動的獎勵,就可能導致實際的創造產出減少 因為受到外在控制的感覺就足矣扼殺創意 所以,最好能夠讓團體熱愛構想的方式就是創造成就熱情 而團體最常被拿出來使用的腦力激盪 Brian Storming 也被作者提出來談 根據研究,腦力激盪的小組人數越多,提出的構想數目就會比較少 因為搭便車現象,或是小組成員憂慮提出來的方法會被其他成員評論 解決方法也很簡單,在小組集會前,先安排15到20分鐘,讓個別成員進行個別的腦力激盪 接下來,在進行群體的腦力激盪會議 這樣不用擔心會忘掉原有的發想,也讓主持人更有組織的陳述問題 作為個人,如何能有突破性的發想? 作者提出幾個方法 一是公平對待每一個偶發靈感的泉源 有任何點子產生時,不管有沒有用,趕快寫下來 當我們需要新點子時,就去找點子間的彼此交集 暫時擺下手頭的工作,拿起筆記本,強迫自己在無關緊要的觀察與手頭的問題之間尋找關係 這個觀念與實際方法,在之前提到的『自由書寫術 』有提到 『自由書寫術 』 網誌好讀版 https://goo.gl/jE6j5w 二是脫離原有的人際與價值網路 個人在學習或是擁有的專業能力時,必定是累積了一段時間才有現在的人際網路 但是,如果要有突破性發想,則必須要脫離原有的人脈積累 去找那些不在同一個圈圈內的團體或是組織 這樣最能刺激新點子的發想與觸發 三是準備戰鬥 作者最後一個建議很有趣 因為我們脫離了原本軌道,一定會有反對聲音 『戰鬥吧』這是作者提出來的建議 對自己的新觀念與點子戰鬥,並且相信他一定會實現 希望在異場域碰撞觀念的人,不能光期待組織提供他們歷練各種職能的機會 必須控制自己的命運,確保自己在事業生涯中,接觸不同的領域 做好準備,迎接更多偶然結合的觀念 梅迪奇效應的重心,就是靠著打破聯想障礙,進入異場域的文化或是觀念碰撞 可以得到的構想組合數目會增加到單一領域無法企及的程度 科學對人類生活越來越重要,需要探索的地方越來越多 但是極多發現的本質與過去不同 科學不再協助我們了解世界的各個群體 而是協助我們了解這些個體如何整合 而這些碰撞與整合,就是『梅迪奇效應』 這本書將『創新』集中在『異領域』結合 近來,跨界思考蔚為風潮 這本書正好可以幫跨界思考做一個最好的註解 推薦給大家 -- = 我是黃KK = https://www.facebook.com/kaiwenhuangKK/ 工作,玩耍,時尚,碎碎念分享。 在外商科技業討生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8.210.18.5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34947124.A.E89.html

08/22 23:12, 5年前 , 1F
推,感謝分享
08/22 23:12, 1F

08/23 10:32, 5年前 , 2F
感謝分享,整理得很好
08/23 10:32, 2F

08/24 12:33, 5年前 , 3F
這本我很喜歡
08/24 12:33, 3F

09/03 01:39, 5年前 , 4F
謝謝分享
09/03 01:39, 4F

09/16 14:12, 5年前 , 5F
推 謝謝分享!
09/16 14:12, 5F
文章代碼(AID): #1RVMyqw9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