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西方世界的興起

看板book作者 (諾諾)時間6年前 (2018/07/06 01:23),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4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網誌好讀版:http://ppongpong.pixnet.net/blog/post/463480370   ---   書名:《西方世界的興起》   作者:道格拉斯‧諾思,羅伯‧保羅‧湯瑪斯   頁數:320頁,分為三篇、十二章   目錄:   一、理論與概觀   二、西元 900-1500 年   三、西元 1500-1700 年   ---   心得:     首先,為這位作者的寫作方式喝采。     不愧是學者,寫作模式猶如論文,第一章開門見山,提出問題及中心論點,   中間章節提出推論與佐證,結語呼應第一章。     每一章首尾還有重點整理,讓讀者不至於在推論與描述中迷失方向。     真是為讀者著想的寫作方式!     本書書名即是主要問題:「西方世界興起的主因是什麼?」     當下第一反應認為:「工業革命」或「航海殖民」。     然而,作者的回答是:     「有效率的經濟組織是經濟成長的關鍵,是西方世界興起的主因。」     裡頭講的是「制度」,而且是中世紀時期,制度如何演變,創造一個鼓勵     新技術的環境。     全書風格,可引用作者自敘:     「本書是一項詮釋的研究,一個擴大的解釋速寫,而非傳統意義的經濟史。」     沒有複雜的理論或數學,只有少數的定義,主要篇幅在於描述中世紀的風貌,   封建制度的國王、領主、佃農,以及新興國家的王室、僱傭兵、商人等。     基本上,就是大家認知裡的中世紀,可以看到平民生活的描述。     有別於一般歷史敘述,不談政權覆滅、宗教文明發展等歷史事件,而是從   「利益」的角度解釋,如何從封建制度走向民族國家。     以經濟/金錢的角度出發,著重於貿易方式、商業制度、政商權力消長……   等幾個方向,來推論出作者的中心論點。     作為一個高中畢業後,就沒碰過經濟相關知識的人,對我而言,是一本可以   理解、覺得有趣的書藉。     書中討論的範圍,起點是十世紀 (西元 900 年,黑暗時代結束),終點:   十八世紀 (西元 1700 年),不談工業革命。     分為 900-1500, 1500-1700 兩階段,是因為 1500 年前,西歐各國經濟情   形相似,直到 1500 年,封建制度瓦解,民族國家崛起,新興國家面臨財政問題,   以不同的處理方式,發展出不同的經濟制度與財產權。     提出荷蘭、英國、法國、西班牙的例子,解釋為什麼前兩者能在十八世紀之     後持續的經濟成長,而後兩者衰退。     總結而言,是一本觀點有趣的書(雖然它已出版四十年了),裡頭有豐富的   細節,也有作者提供的重點整理。     附帶一提,譯者曾是作者的學生,除了導讀外,還寫了作者諾思的生平、學   術貢獻、教學風格等,情感真摯,讀了有一點感動。     以上偏介紹,心得的話,     看作者一路推論下來,還滿有道理的,但想想久遠的高中歷史課本,感覺西   方世界之所以興起,還是有太多原因了。     要說真正的心得,就是讓人感到:     每個事情都是綜合因素的結果,當下沒有人知道會怎麼發展,又會有什麼影   響,而所有關於該事件的解釋,也都只是部份的,無法確認是否關鍵性,所有的   東西都混成一團,就看每個人相信什麼、想看到什麼。     那個國家會興起、那個國家會衰敗,這件事,並不是單一人或單一團體有意   識造成的結果,而是所有人根據不同的目的行動,加上偶然性,綜合出來的偶然   結果。     所以,對這本書的評價是,它提出一個有趣的觀點,一個西方世界興起,   可能的、部份的原因。     當然作者身為一名經濟學教授,必然是要從經濟的角度出發。本書以淺顯的   文字,提供了一種「用錢看世界」的觀點,重新詮釋我們已知的歷史結果。     很有趣,的確能引發興趣。     會去翻一下作者其它著作,如果也像這本一樣好理解、有作者的重點整理,   那麼也令人期待。     ---     節錄了第一、二章,講述作者論點和概觀     內容太長放部落格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9.164.24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30811408.A.4BD.html

07/06 01:57, 6年前 , 1F
推心得
07/06 01:57, 1F

07/06 22:23, 6年前 , 2F
07/06 22:23, 2F

07/07 23:42, 6年前 , 3F
感謝分享
07/07 23:42, 3F

07/15 17:40, 6年前 , 4F
推心得
07/15 17:40, 4F
文章代碼(AID): #1RFbGGIz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