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善女良男》:九十年代台北紀事

看板book作者 (紐約馬拉松)時間6年前 (2017/11/26 14:35),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小說推薦(應該無雷) 或許是因為人物─章節式的編排風格,閱讀這部小說的過程中,讓我不斷 想到白先勇先生的小說《台北人》,儘管書中人物如S君和小黑並非台北 人,但他們的經歷多少和台北有點關係,加上主角陳蕊是台北人,又,由 於故事背景對一個生長在台北的讀者來說太有共鳴,我就擅自把這兩部作 品連結起來了,《善女良男》類似九十年代版的台北紀事。 (政治一點來說,白的《台北人》寫的是1949年遷台中國人的台北觀點, 而本書則是另個不同的觀點,這個差異相當有趣,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 領會。) 我的時代顯然晚於作者,對我來說,這部小說和《台北人》一樣是回望過 去世代的媒介。他們都運用某種典型,甚至幾近於刻板印象的方式,來刻 劃呈現出當時代的人物剪影,讓之後的讀者能夠從生硬的課本、文獻之外 管窺過往的社會發展歷程和時代氛圍。 對我一代人來說,九十年代是傳奇的時代,是台灣人(雖然那時根本還沒 有本土政黨執政)揚眉吐氣、講話大聲的自信時代,是威權政府英明領導 下的經濟發展時代,是幾乎各行各業都大賺特賺的美好年代,不論是從前 輩口中聽來或從書本上讀來皆是如此──雖然我們無緣參與。說無緣也不 盡然,對小康以上家庭背景的人來說,我們的成長過程確實也受惠於那樣 的物質條件。 然而,那個時代當然不是就此消失(廢話),許多的社會構成仍然遺留至 今日,經歷那些明的暗的過程的人們,或者位居高位、或者市井小民,也 都是每日與我們互動的同事、上司、朋友(還有,呃,幹話人士),除了 嚴謹枯燥的學術研究以外,能夠將那個生猛有力、機會叢生、又有點媚外 (咦,現在也是?)的時代保留下來的,就是像《善女良男》這樣一部小 說了。 我本身很喜歡這種具有時代感的故事,除了有一種(頹廢的?)美感以外, 也是時代的證言。我不是個看很多作品的小說讀者,也沒什麼文學素養, 所以對《善女良男》沒能有什麼在小說文學價值上的評估,但光就留下紀 錄這點,我覺得本書就相當值得收藏。 ....講一講搞得這部小說好像是超無聊的社會觀察一樣,其實它的主軸是 生猛有力機會叢生的「愛情關係」啊!!!請愛看愛情小說的朋友也多多 參考一下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6.56.29.19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11678155.A.B8D.html

11/28 00:34, 6年前 , 1F
推~但我覺得他在連結愛情跟社會背景有些地方有點牽強XD
11/28 00:34, 1F
文章代碼(AID): #1Q6c3BkD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