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她因父喪沉潛8年 開出人氣獨立書店「浮光」

看板book作者 (逍遙山水憶秋年)時間6年前 (2017/10/11 12:55), 編輯推噓13(17441)
留言62則, 22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她因父喪沉潛8年 開出人氣獨立書店「浮光」 2017-10-11 11:09聯合報 記者何定照╱即時報導 曾是「打鐵街」的台北市赤峰街,近月一處巷內2樓亮起一個小小的招牌「浮光」,成為 這新興街區最富盛名的獨立書店。許多讀者慕名它改造自70年老屋,不知店長陳正菁在孵 出這書店前,沉潛8年歲月。 陳正菁中學時就愛藝術人文,當陸軍上校的爸爸卻一心盼她未來考公務員。一身反骨的陳 正菁,一心與爸爸唱反調,「爸爸越希望我穩定,我越要念人文藝術」,東吳大學中文系 畢業後,跑去美國愛荷華大學念藝術碩士,回台歷任英文漢聲出版藝術叢書執行編輯、大 學及社大藝術講師,還寫電影文章、拍紀錄片。 陳正菁自承,藉著這些爸爸眼中漂泊不定的工作,她拚命與爸爸對抗,父女關係也一直劍 拔弩張。然而8年前,爸爸忽然辭世,陳正菁雖早有感知,卻自此崩潰:「我這才發現, 過去我做的各種選擇,都是為了反抗爸爸,如今爸爸走了,我頓失重心。」 陷入人生低潮的陳正菁辭去正職,斷絕社交,展開單純看書、思考、照顧媽媽的歲月。經 過漫長沉潛期,她終於走出幽谷,開始學一直很有興趣的手沖咖啡和烘焙,也拿到職業證 照,漸漸想起多年前懷的「開書店」大夢。 去年她和老友在赤峰街區重逢,她異想天開說想在這區開店,沒想到正好有老屋釋出,朋 友乾脆買下,和陳正菁在社大教的設計師學生一起裝修。10個月後,原如廢墟的老屋重放 光彩,原結構、閣樓、洗石子地板與門窗花都保留,還開了天窗讓自然光灑入。雅致環境 、人文書籍、咖啡與講座吸引眾多讀者造訪,連台北市政府都主動請他們報名老屋新生大 賽。 「我現在這一切,都是水到渠成。」陳正菁說,過去她一直想跟父親對抗,顧了藝術,卻 沒顧到內心。如今這書店集合她最愛的人文藝術、思考、教學與咖啡,療癒了她自己,也 盼能療癒讀者,「我希望成為書籍與讀者間的靈媒,書店則是靈魂療癒所,讓讀者難以啟 齒的過往創傷,都在此被療癒。」 https://udn.com/news/story/7270/275004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74.4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07697748.A.193.html

10/11 16:13, 6年前 , 1F
又有書店可去 推推
10/11 16:13, 1F

10/11 16:30, 6年前 , 2F
請問書店多為什麼類的書籍呢?
10/11 16:30, 2F

10/12 09:31, 6年前 , 3F
有錢人的小孩才有任性的權利
10/12 09:31, 3F

10/12 09:32, 6年前 , 4F
不當公務員 就出國讀書 感覺一點也不勵志
10/12 09:32, 4F

10/12 09:35, 6年前 , 5F
因為有錢才能不工作 在家「沉潛」思考 然後突然間就開
10/12 09:35, 5F

10/12 09:35, 6年前 , 6F
店 還有媒體塑造形象…… 這種業配文就免了吧 有種「
10/12 09:35, 6F

10/12 09:35, 6年前 , 7F
何不食肉糜」的感覺
10/12 09:35, 7F

10/12 14:19, 6年前 , 8F
樓上說得不錯。但在批評上,我還是傾向保留些,除非真
10/12 14:19, 8F

10/12 14:19, 6年前 , 9F
的很熟悉這個人。畢竟新聞在有限文字之內只能是簡單的,
10/12 14:19, 9F

10/12 14:19, 6年前 , 10F
單一面向的敘述。少了過程之細節,可能發生誤解
10/12 14:19, 10F

10/12 15:10, 6年前 , 11F
我也想要不工作在家裡宅八年
10/12 15:10, 11F

10/12 15:10, 6年前 , 12F
有錢人才能這樣玩啊
10/12 15:10, 12F

10/12 15:37, 6年前 , 13F
推SWI大,沒有深入了解的批評,很有易有誤解!
10/12 15:37, 13F

10/12 15:56, 6年前 , 14F
人生難得的好友 幸運的是他走出了 祝福~~
10/12 15:56, 14F

10/12 18:08, 6年前 , 15F
我並沒有否定店主的故事,只是覺得記者的文章很失敗。
10/12 18:08, 15F

10/12 18:08, 6年前 , 16F
感覺得出來記者想塑造店主悲苦的形象,但是抽絲剝繭會
10/12 18:08, 16F

10/12 18:08, 6年前 , 17F
發現,店主過得還不錯。不認同父母的安排,就出國唸
10/12 18:08, 17F

10/12 18:08, 6年前 , 18F
書,李安也是這樣,我想大家都知道李安的家境很好,才
10/12 18:08, 18F

10/12 18:08, 6年前 , 19F
能這樣搞。請問誰的父母不會過世?有錢人「沉潛」數年
10/12 18:08, 19F

10/12 18:08, 6年前 , 20F
不工作,之後開店;窮人眼淚擦擦,衝出去打卡上班,
10/12 18:08, 20F

10/12 18:08, 6年前 , 21F
哪有時間懷憂喪志。再次重申我對店主一點意見也沒有,
10/12 18:08, 21F

10/12 18:08, 6年前 , 22F
只是不喜歡這樣的文章。因為事實上店主的人生已經比
10/12 18:08, 22F

10/12 18:08, 6年前 , 23F
絕大多數的人過得爽多了,記者還要訴諸悲情,反而令人
10/12 18:08, 23F

10/12 18:08, 6年前 , 24F
反感。應該直接從緬懷父親開始寫,反而容易得到共鳴,
10/12 18:08, 24F

10/12 18:08, 6年前 , 25F
至於在家「沉潛」就不要寫了啦。免費教記者這麼多,
10/12 18:08, 25F

10/12 18:08, 6年前 , 26F
不客氣啦XDDD
10/12 18:08, 26F

10/12 22:51, 6年前 , 27F
欠噓..
10/12 22:51, 27F

10/12 23:29, 6年前 , 28F
難得同意sci但必須噓這篇文
10/12 23:29, 28F

10/13 00:27, 6年前 , 29F
沒工作八年 可以買下房子開店.........
10/13 00:27, 29F

10/13 02:46, 6年前 , 30F
身而為窮苦人 噓一下我也開心
10/13 02:46, 30F

10/13 04:28, 6年前 , 31F
推文突破盲腸
10/13 04:28, 31F

10/13 13:39, 6年前 , 32F
推三樓
10/13 13:39, 32F

10/13 14:16, 6年前 , 33F
勵不勵志 要看你如何定義
10/13 14:16, 33F

10/13 14:18, 6年前 , 34F
勵志的刻板印象之一就是從貧窮脫困 人生變美好
10/13 14:18, 34F

10/13 14:18, 6年前 , 35F
從這角度切入
10/13 14:18, 35F

10/13 14:19, 6年前 , 36F
中上階級的"悲情"故事 自然會讓人覺得不勵志
10/13 14:19, 36F

10/13 14:20, 6年前 , 37F
然後在這"大覺醒"時代
10/13 14:20, 37F

10/13 14:21, 6年前 , 38F
更會人想"酸"這類有錢人的"勵志"故事
10/13 14:21, 38F

10/13 14:23, 6年前 , 39F
我是不會想從階級角度看待事情
10/13 14:23, 39F

10/13 14:24, 6年前 , 40F
所以這篇新聞就是中規中矩而已 沒什麼爭議
10/13 14:24, 40F

10/13 17:24, 6年前 , 41F
我沉潛一個月辭職在家我媽就要我滾出去找工作了
10/13 17:24, 41F

10/13 17:41, 6年前 , 42F
還蠻想去看看的
10/13 17:41, 42F

10/14 00:46, 6年前 , 43F
報導並沒有特別強調「勵志」,何必硬扣帽子再批評
10/14 00:46, 43F

10/14 00:51, 6年前 , 44F
不是標榜勵志才會叫勵志文的,勵志味那麼重,明顯塑造
10/14 00:51, 44F

10/14 00:51, 6年前 , 45F
又不是那種賠錢後跟媽媽借了幾百萬努力成為股市達人這類
10/14 00:51, 45F

10/14 00:52, 6年前 , 46F
明顯強調勵志成功的瞎文
10/14 00:52, 46F

10/14 00:52, 6年前 , 47F
一個形象,意圖昭然若揭,何必硬要護航?
10/14 00:52, 47F

10/14 00:55, 6年前 , 48F
所以這篇報導的「勵志」點在哪裡?走出喪父傷痛?
10/14 00:55, 48F

10/14 01:02, 6年前 , 49F
我和tinmar看法相同。這新聞中規中矩,並無特別強調處
10/14 01:02, 49F

10/14 14:38, 6年前 , 50F
其實幸福感也是比出來的,悲劇也可以是相對的,在某些
10/14 14:38, 50F

10/14 14:38, 6年前 , 51F
人眼中這樣就足夠訴諸悲情,不過以我的成長背景來看,
10/14 14:38, 51F

10/14 14:38, 6年前 , 52F
是有些first world worry
10/14 14:38, 52F

10/14 18:00, 6年前 , 53F
我還以為只有自己這樣想。
10/14 18:00, 53F

10/14 20:38, 6年前 , 54F
同意sci大大說的:「有錢人的小孩才有任性的權利……………
10/14 20:38, 54F

10/14 20:38, 6年前 , 55F
10/14 20:38, 55F

10/18 17:24, 6年前 , 56F
跟勝文一樣勵志
10/18 17:24, 56F

10/18 22:33, 6年前 , 57F
顯然就是很多人看不懂swimbert說的嘛
10/18 22:33, 57F

10/18 22:35, 6年前 , 58F
每個人有自己的脈絡, 痛苦沒有同一種基準能比較
10/18 22:35, 58F

10/18 22:37, 6年前 , 59F
在當代八卦化、塑造樣板故事的主流新聞框架下,你的
10/18 22:37, 59F

10/18 22:38, 6年前 , 60F
卻可以質疑"新聞"本身和意圖,但要畫清楚不是批判內
10/18 22:38, 60F

10/18 22:39, 6年前 , 61F
容和當事者。說不定他身上有更多不能(願)說出來的病
10/18 22:39, 61F

10/18 22:39, 6年前 , 62F
痛苦難你又知道了?
10/18 22:39, 62F
文章代碼(AID): #1PtQHK6J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