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品味, 從知識開始

看板book作者 (小花)時間6年前 (2017/09/27 23:53),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網誌好讀版 : https://gitmaruneko.github.io/goodTaste/ OS : 軟體工程師培養這方面的能力是否挺怪? XD 提到品味, 多數人們可能會馬上想到設計師 但我覺得這應該是每個人都應該培養的能力之一 於書展見到此書, 翻看幾頁後 發現作者提倡的精神與先前看的書”創新地圖”有異曲同工之妙 皆在宣導平日累積知識的重要, 於是就把他帶回家了 * 品味與知識 全書以“品味是知識的累積”一旨貫穿全文 作者水野學認為品味並非與生俱來, 而是經由後天的訓練, 透過 解析經典 > 了解時下的流行 > 找出共同點或固定的規則 …等步驟來建構提升品味 的知識 在寫於書上一字一句的觀念中, 充分感受到作者的職人精神 文中提到, 為了了解消費者的喜好, 對喜好進行深入探索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舉自身當例子, 他先以自己的名字為中心, 在周圍寫下各種喜歡的事物 (應該就長得像心智圖)那樣 接著再寫下喜歡的理由, 例如 : 喜歡藍色 而原因是因為小時候看的秘密戰隊五連者中, 作者最喜歡藍戰士 (總之只要是相關資訊都能寫) 那麼又如何進一步探索到深層意義呢? 以下簡略書中部分段落內容, 可看出作者的思考角度, 以”喜歡藍色”作為基礎, 挖掘出深層資訊並得到”黃色”產出, 一步步探索並且使無法量化的現象呈現出最佳狀態 的過程 這種找出隱藏答案的方式, 令我覺得神奇又佩服 | 過程中值得注意的地方並非是”喜歡藍色”, 而是喜歡五連者, | 因為這裡才藏有更深層的情報 | 假設公司現在要設計一個以四十歲男性為訴求對象的新產品包裝 | 請調查對象從紅、藍、黃包裝, 選出比較喜歡的顏色 | 得到的調查結果喜歡藍色居多 | 但這樣的判斷可能是錯誤的, 因為這只是表層的喜好 | 假如所要推出的新產品是咖哩烏龍麵, 因為他們喜歡藍色就用藍色包裝 | 顯然完全不能呈現出咖哩烏龍麵該有的樣子 | 因此該注意的重點其實是戰隊五連者 | 在戰隊五連者中還有一位黃戰士, 而黃戰士過去最喜歡咖哩 | 因次經由這種方式來推敲消費者的深層喜好 | 說不定黃色包裝才是正確選擇呢 跟隨書中的思考脈絡, 作者先向大家介紹他對”品味”的看法 然後提及品味在各時代的輪迴演進 接著向讀者分享建構品味的經驗以及過程 最後讓大家了解品味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運用 讀完後, 確實顛覆了以往對於創新、創意這些詞的認知 尤其作者極度提倡不要以感覺一詞來描述或者提供意見 應該要使用更精確的字眼, 對於這點我深感認同 人跟人的溝通有許多隔閡往往是因為用詞不夠精確導致, 這點在工作上尤其屢見不鮮 提升品味也等於提升工作能力 在這個時代, 光有技術沒有美學是被視為落後的 先有足夠內化知識的能力, 才能讓自己活得更有品味 :) *節錄 ˙品味, 是使無法量化的現象, 表現出最佳樣貌的能力 ˙普通”是衡量品味好壞的唯一工具 ˙不管在哪個時代, 每當技術發展到極限時, 社會上就會湧現懷舊復古的情緒, 轉而追求美好的事物 ˙市場調查其實是一種基於資本主義的原理的現象 ˙提升品味時, 需要的是可以察覺各種細節的嚴謹度, 以及看見他人未見之處的觀察力 ˙品味來自知識的累積 ˙知識像紙張, 品味像畫作 ˙“令人驚訝卻不暢銷的企劃”多數是因為其訴求幾乎都只針對核心目標族群, 而未將其他社會大眾的需求納入考量 ˙創新並非從0開始, 而是從1到2或是A加上B等於C ˙從事創作的人在追求創新的同時, 也要保有對過去的敬意, 這點相當重要 ˙拋開先入為主的想法, 收集客觀資訊, 才是提升品味的不二法門 ˙對自己的品味缺乏自信的人, 必須先認清自己收集的資訊其實很少, 客觀資訊也相當缺乏 ˙增加知識的有效步驟 : 解析經典 > 了解時下流行 > 找出共同點或固定的規則 ˙既然品味是知識的累積, 就不該有任何無法用言語說明的產出 ˙設計藏在細節裡, 品牌也藏在細節哩, 這是個講究精準度的時代 ˙我所做的事情, 並非創造新事物, 而僅是在既有事物上加點裝飾罷了 ˙感覺其實是知識的集合, 在”我感覺這個字型好美”的背後, 包含了過去讓我覺得美好的各種事物 ˙美感體驗的累積, 形塑了心中所謂”普通”的這把尺 ˙遇到不懂的事情就仔細研究, 該知道的事情就努力學習 ˙每個人自我的框架都是由自己決定的, 但形成”自我”的要素卻來自於周遭的環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0.103.5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06527628.A.264.html

09/28 07:33, , 1F
感謝分享摘要!
09/28 07:33, 1F

09/28 22:28, , 2F
謝謝分享
09/28 22:28, 2F

09/28 23:35, , 3F
謝謝,已收藏
09/28 23:35, 3F

09/29 13:42, , 4F
推這本,另推《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術》
09/29 13:42, 4F
文章代碼(AID): #1PoycC9a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