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翻譯怪象在台灣 讀《翻譯偵探事務所》

看板book作者 (modjo)時間7年前 (2017/02/17 18:28), 編輯推噓8(803)
留言11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看到這篇文章很有趣 轉PO過來 舉世罕見的翻譯怪象在台灣──讀《翻譯偵探事務所》 撰文:果子離(作家) 現代讀者嘴叼,閱讀翻譯作品懂得挑,譯筆要正確,要流暢,遇到公版權作品,還會貨比 三家,挑選優質譯本。有些譯者就像創作者,口碑建立起來了,善讀者心目中自有一份翻 譯好手名單,循譯著一本本讀下來。 以閱讀翻譯書的角度來說,現代讀者真幸福。公版權書固然有出版者以成本因素而草率翻 譯出版,但也不乏聘請名家重譯精譯者,還有的繞過英文版本避免二手翻譯,而據原文重 譯。 以前不是這樣的。 1949年之後,兩岸隔絕,政治情勢風聲鶴唳,在台灣成長的一代,幾乎都閱讀譯者姓名不 確定的文學譯本。這些譯者,名字被改掉,冠上吳名實(諧音「無名氏」)、鍾文、鍾斯 等許許多多假名,或逕以「本社編輯部」為名發行,這是因為國民黨政府遷台後,有些譯 者或留在中國大陸,未跟隨來到「反共基地」,或投靠中共而被打為附匪文人,他們的作 品遂成禁書。出版者便利用這些譯本,或直接翻印,或稍加潤飾重新出版,版本琳瑯滿目 ,形成亂象。 像這樣政治環境緊迫,版權觀念闕如,導致譯者姓名張冠李戴的情況,雖然紛亂,雖然對 譯者不公平,至少書還是書,文字還是文字,讀者權益受損還不嚴重,真的惡劣的是,有 的版本,內文任意割裂組合,節略而未加註明,或者校對不精,或者劣譯亂翻,讀來一頭 霧水。 早期台灣,知識份子透過劣譯看世界,回想起來,真是可憐。但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如今,拜網路之賜,不少譯者或翻譯研究者,不吝提出對翻譯的看法與觀察,有時比對譯 文,同一句話譯法不同,則品其高下,辨其優劣,勘其正誤,往往一般讀者原本怎麼樣也 看不懂的句子,因而豁然開朗。 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教授賴慈芸,則針對早期因政治等因素而隱沒不彰的譯者,以及任意 翻印的譯本源頭,探勘研究,尋找真相,探求根源,多年來在部落格撰寫查證結果,像偵 探一樣,每有所獲,則有破案之樂。這是高難度的動作,不靠華麗技巧,全憑死功夫,一 點一滴,打拚出來。如今把成果結集出書,是為《翻譯偵探事務所》。 閱讀《翻譯偵探事務所》,看到台灣特有、舉世罕見的翻譯怪狀,真是又好笑又好氣。不 是只有譯者改名換姓、版本紛雜而已,在戒嚴時期,政治干預文學的例子比比皆是,且不 說作者譯者因為身陷「匪區」,作品悉遭查禁的荒謬,好好作品,或加油添醋,或無中生 有,只為政治服務者有之,前者如《伊索寓言》,後者如《南海血書》。類此例證,全書 很多,因此,此書是翻譯出版史話,也是戒嚴小史、政治切片。 賴慈芸為了查證台灣過去許多譯本的前世今生,勤跑兩岸三地圖書館、舊書店,查閱早期 譯本上千本,書籍一本一本,線索一條一條,辛苦非凡,時間、人力成本難以估量。以《 魯賓遜漂流記》為例,在〈踏破鐵鞋無覓處──《魯賓遜漂流記》奇案〉一文,賴慈芸為 我們示範勘察版本、尋覓譯者的辛苦過程。 1955年台灣的大中國出版社出版的《魯賓遜漂流記》,譯者署名「胡鳴天」,之後遠景先 後出版相同版本,譯者或易名或佚名。由於1950年代台灣的文學譯本幾乎都翻印自中國大 陸或香港,賴慈芸懷疑,上述《魯賓遜漂流記》譯者可能另有其人,而且應該是1949年之 前的譯本。 但查驗源頭並不順利。賴慈芸上窮碧落下黃泉,跑去上海圖書館、北京清華大學圖書館、 北京大學圖書館、北京國家圖書館、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香港中央圖書館等各大圖書館 ,上網查古籍網、孔夫子網,都沒有相似版本。最後在台灣的「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發 現台灣師大圖書館書目有一本「吳鶴聲」譯本。 吳鶴聲真有其人,他以翻譯亞森羅蘋系列叢書知名,但對大多數讀者來說是個陌生的名字 ,台灣從未有翻譯版本以他為名。那麼會不會「胡鳴天」譯本即源自「吳鶴聲」呢? 可惜台灣師大圖書館書目有書目卻無實書,且全台僅此孤例。看來線索就要中斷了,這時 賴慈芸眼尖發現,吳鶴聲譯本把作者姓名譯為「特福」,和坊間習見的「狄福」、「迪福 」不太一樣。再查書目,台南綜合出版社的《魯賓遜漂流記》,署名「紀德鈞」的譯者也 把作者譯為「特福」。於此循線查到台南綜合出版社版本,內頁第一頁赫然就是「英國特 福著/吳鶴聲譯述」,內文也與「胡鳴天」版一模一樣。真正的譯筆出自吳鶴聲,於焉確 認。 真相只有一個,翻譯偵探調查真相,除了像這樣一步一腳印把路踏出來,還要有判斷力─ ─從一個細孔看出一個天地這種一沙一世界的鑒別功力。《翻譯偵探事務所》多篇都以實 例示範這項絕活。 另外書中談到一些早已無人聞問,當年卻一時轟動的書,如《天讎》、《荒漠甘泉》、《 蔣總統秘錄》。這些宛如白頭宮女話天寶遺事的出版舊聞,正是名為翻譯界實為政治界的 一頁怪現狀。現在聽來嘖嘖稱奇,當年可是一片肅殺。 本書前幾卷主要在追查名一個名字,真正的譯者姓名,在〈高手雲集之卷〉則寫譯者的事 蹟與翻譯生涯,也寫出他們,例如殷海光、夏濟安、張秀亞等名家的心中之憾,而最大憾 恨應是該卷最後二章,從標題即可窺知:〈譯者與白色恐怖〉、〈譯者血案──馮作民的 故事〉。 本書最後兩卷,從翻譯的一端切入,談《千面女郎》、《包可華專欄》、《娃娃看天下》 、《小亨利》等曾在舊時代風起雲湧而今安在哉的諸多作品,以及《搖籃曲》、《愛你在 心口難開》等歌曲,話題相對於前卷較為輕快,但全書主力還是在為譯者正名,且把這項 工程視為「轉型正義的一環」。也因此本書瀰漫著強烈的歷史感與使命感,那時代無所不 在的白色恐怖陰影也在紙頁間四處晃動,讓人在讚佩作者所費的心力之餘,也不免掩卷興 嘆。 https://sosreader.com/g-on-fanyizhentanshiwusuo/ 書的全名其實是"翻譯偵探事務所:偽譯解密!台灣戒嚴時期翻譯怪象大公開" 不知道有人看過沒? 看完介紹對這本書很有興趣 小時候真的看過很多奇奇怪怪的翻譯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49.146.6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487327305.A.DFD.html

02/17 20:47, , 1F
長期追部落格,集結成書看得很過癮!
02/17 20:47, 1F

02/17 22:10, , 2F
想問一下書有新增網路沒有的內容嗎?
02/17 22:10, 2F

02/18 00:29, , 3F
之前師大與遠流合作的翻譯經典 序文好像有提到關於譯者的
02/18 00:29, 3F

02/18 00:29, , 4F
在台灣的過往故事 想不到已經成書了!
02/18 00:29, 4F

02/18 10:38, , 5F
有趣,請問是那個部落格
02/18 10:38, 5F

02/18 10:48, , 6F
零零散散地看過幾次 蠻有趣的網誌
02/18 10:48, 6F

02/18 12:31, , 7F
求部落格
02/18 12:31, 7F

02/18 20:48, , 9F
謝謝樓上 :)
02/18 20:48, 9F

02/18 22:31, , 10F
感謝~~~~~
02/18 22:31, 10F

02/19 23:46, , 11F
推這本!讀作者的部落格好幾年了+1
02/19 23:46, 11F
文章代碼(AID): #1Ofj19tz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