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讓心自由─最平靜喜悅的靈性生活實用指南

看板book作者 (momo)時間7年前 (2017/01/11 22:28), 7年前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好讀網誌版:https://goo.gl/2NSHmf 書籍資訊 “Four Agreements-The Practical Guide to Personal Freedom"這本書1997年出版之後 便在國外廣受歡迎,經過多次再版,到現在仍位居暢銷書排行版。天下文化在2009年也出 了中譯本《讓心自由-最平靜喜悅的靈性生活實用指南》算是很早期New Age的書,可惜討 論的人並不多,沒有像國外一樣引起風潮。而對岸也在2002年及2010出了中譯本,分別新 世界出版社《讓心自由托爾特克智者的四個約定》、中國城市出版社《四個約定》。 The four agreement 《讓心自由》這本書的線上資源很多,也有許多人在youtube上分享 心得。我當初是找Amazon的audio book以及並對照網路上開放的pdf版來看。 作者 作者 唐.魯伊茲(Don Miguel Ruiz)成長於墨西哥鄉下的療育師家族中,他是13個手足中 最小的一個,家族的人都期望他繼承衣缽,但他卻選擇進入現代醫學體系,和他哥哥一起 在蒂華納(Tijuana)習醫,準備成為一名神經外科醫生。一次瀕死的車禍經驗,卻讓他 的人生有的巨大的轉變,他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決定回歸傳統,向母親學習療育之道, 並成為薩滿教巫師。也因為這樣特殊的背景,他能夠將古老智慧與現代科學完美揉合,從 現代科學觀點去發掘祖先的智慧。 唐.魯伊茲是一個多產的作家,除了The Four Agreements之外,他也陸續出版了The Mastery of Love(托爾特克愛的智慧之書:關係藝術的實用指南)、The Voice of Knowledge(成功是人生最大的謊言)、The Fifth Agreement(這是我的人生,不是別人 的)以及2015年出版的The Toltec Art of Life and Death 。但不知道為什麼,國內出 版社對他的書興趣不大,除了The Mastery of Love 生命潛能出版社有中譯本外,其他書 的中譯本都是簡體的@@。 四個約定 1.Be Impeccable With Your Word (讓言語真實純正) 我們要用純正的態度說話,表達內心真實感受。我們說的每一句話都是有力量的,要避免 用言語批評自己或他人,惡毒的語言就像黑魔法一樣會在人心中種下不好的種子。我們應 善用語言的力量來表達純真和愛。 作者舉了一個例子,一個小女孩很快樂的在家裡又唱又跳,媽媽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女 兒歌聲讓她頭痛欲裂,於是她大吼:「別再唱了,難聽死了!」媽媽說這句話其實只反映 了她個人的真實(身體不舒服需要安靜),和女孩的聲音無關。但假設小女孩相信的媽媽 的話,在心中和的和自己說(約定):「我的聲音很難聽,會讓別人覺得不舒服,我不要 再開口唱歌。」媽媽的言語就成了黑魔法,為小女孩的人生下咒,不僅讓她不再開口唱歌 ,也影響到他的人際互動。 我們一旦相信並接受別人的評論,就等於和自己做了約定,這個約定將變成我們的思想體 係的一部分,形塑我們的價值觀。 2.Don’t take anything personally(不要將事情個人化) 別人做什麼事都不是衝著你來,別人的言行都只是投射他自己的現實和夢境。當你受到他 人的言行和意見影響,你就自陷於受害者情節中。 一旦你將事情個人化,你便會常常有被侵犯的感覺,進而為了捍衛自己的思想體系和別人 起衝。小事化大,任何事都得爭得勝利才罷休。其實你所做所為,也只是投射你自己的夢 境、真實以及你對自己約定。 作者這裡說的事情,是指任何事情,包含好的和壞的。不論別人對你說「你很糟糕!」、 「你真是太棒了!」都和你這個人無關,只反映了說話者的個人的真實。當我們不將事情 個人化,就不會因為別人的言行而受傷。 當你和自己做了「不要將事情個人化」的約定,你便可以自在的表達自己真實的情緒、想 法,你可以對喜歡的人說:「我愛你」而不帶有被拒絕的恐懼,同樣的,你可以不帶任何 罪惡感和自我批判對向別人說不。即使再最艱難的時刻,你也能保持自己的心中的平和。 3.Don’t Make Assumptions(不要做假定) 要有勇氣去問問題,並表達你真正想要的。盡可能和別人清楚溝通避免產生誤解、難過、 或掉入幻象。光是這項約定,便能完全改變你的人生。 所有的難過、幻象都是來自於深植在我們思想體系的假定和將事情個人化。我們因為害怕 去理解事情的真相,而自訂假設,同時我們為了維護自己的假設是對的,不斷設法證明別 人是錯的而陷入泥淖。遇到疑惑最好直接問清楚,而不是自己在心中推論,那會使我們情 緒波濤不安。 我們在親密關係中,常常會認為另一半很了解我,就算我不說他也知道我在想什麼。一旦 對方沒有照你的想法去做、去滿足你的需求,便會感到被傷害。其實這一切痛苦都來自於 我們自己創造了錯誤的假定。(這段好像比較適用於女方XD) 作者舉了一個很有趣的例子: 有一天你走進購物中心,看到你心儀的對象也在那裡,他轉過來對你微笑然後走開。你可 能因為這個經驗,而做了這樣的假定:「他對我笑一定是因為很喜歡我。」你對你的想法 深信不疑,在你的心中開始一連串的劇本:他喜歡我,不久之後我們會交往、然後他會向 我求婚…」,這一切的幻想都來自於你錯誤的假定。 4.Always Do Yours Best ( 時時刻刻全力以赴) 你的最佳狀態時時刻刻都會改變,會視你當時的健康狀態而不同。不論任何情況,只要盡 了全力,你就不會自我批判、自我虐待,也不會後悔。 這個觀念其實是老生常談,但作者強調’’JUST DO YOUR BEST’’,則讓人耳目一新。 不同於以往教人全力衝刺、努力不懈的觀念,作者更強調平衡。不多也不少,如果你沒盡 力你會後悔,但如果你用力過頭,也會損害身心。 比如,許多人每天上班只想著發薪日,每天都期待著周末,他們為了報酬而工作,他們並 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也沒有盡全力。他們不是自願的,而是必須,他們必須要付房租、他 們必須要養家,他們上班不快樂,所以在周末就盡情放縱,做任何想做的事。他們不喜歡 自己、不喜歡整個人生,所以做了許多傷害自己的事比如酗酒。 作者認為,如果做事不期待報酬,你便會享受整個過程,盡力去做,當你想盡力去做,反 而會得到更多的報酬。而你時時刻刻全力以赴,一遍又一遍反覆去做,你便會成為某個領 域的專家。 不過這裡他沒有具體指出要怎麼轉換心念,從必需去做,變成自願?這應該才是最重要的 步驟。再者,不期待報酬去的工作感覺上有點不切實際,生活是很實際的問題。而且,做 事的方法也很重要,並不是說你努力、享受過程就會得到巨大的報酬,天時、地利、人和 也都是影響因素。 -- ※ 編輯: momo0814 (220.133.0.163), 01/11/2017 22:30:18

01/12 17:10, , 1F
很棒的分享 謝謝
01/12 17:10, 1F

01/13 20:36, , 2F
謝謝你的分享,第二點可以讓我思考自己的錯覺。
01/13 20:36, 2F

01/21 13:14, , 3F
謝謝分享
01/21 13:14, 3F
文章代碼(AID): #1OTa4KC0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