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病房裡的意外發現-重新認識醫學法則

看板book作者 (持續前進每一天)時間8年前 (2016/07/27 21:38),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網誌好讀版:http://manueletienne.blogspot.tw/2016/07/blog-post_24.html ----------------------------------------------------------------------------- 有時後真慶幸自己是一位現代的醫師, 能夠給予病人一些「真正的治療」, 上個世紀的醫師往往只能給予病人放血、瀉劑和嗎啡。 醫學是一門年輕的科學, 還有很多不可思議的治療才正要發展。 但是我們對於病人和他所生的疾病仍然所知甚少, 為什麼不同的病人對於藥物的反應差異性這麼大? 為什麼這個病人存活了,但另外一位卻死了? 大多時候其實連醫生自己都不知道。 ---------------------------------------------------------------------------- 醫學充滿了不確定性, 人體不像是機械,能夠隨時打開來再重組回去, 醫生必須在極有限的線索下做出判斷和給予藥物。 於是在醫生的訓練過程當中,經驗的傳承是極為重要的。 你永遠沒辦法只看教科書就成為一個好醫生, 有時候跟在老師身邊,為的就是學習他的「直覺」, 醫生也許是最難被機器人取代的職業之一。 作者提到的第一個醫學法則--「直覺」, 除了能夠用來解救病房裡那些 不停原因發燒、氣喘的病人, 還能夠用來解釋病房裡每天都會產生的質疑: 「為什麼不要每個病人都去做電腦斷層?」 「為什麼不要每個病人都檢驗腫瘤指數?」 每個檢驗都有一定比例的「偽陽性」, 也就是檢驗出來是陽性但其實沒有病的狀況。 如果某項檢驗的偽陽性機率是1% 而這項疾病在人群中的盛行率是0.05%的話, 那麼檢測出來的陽性個案中,有95%都是沒病的, 這項檢驗的錯誤率簡直高的嚇人! 但如果加上醫生的直覺再開立檢驗呢? 假設醫生經過詢問病史和理學檢查, 每懷疑一位病人罹病就有20%的正確率, 然後再去做檢驗,就變成每19個才會錯1個, 正確率是95%!於是變成一項可靠的檢驗方式了! 「直覺能夠彌補檢驗的弱點。」 檢查不是做越多越好,請相信你的醫生。 ---------------------------------------------------------------------------- 作者的第二個醫學法則是「例外」。 病房裡違反常規的病人總是最棘手的, 不遵照一般的疾病表現,使得診斷變的十分困難; 或是對於一般的治療方式的效果不佳, 面對病人和家屬的追問,真是傷透醫生的腦筋! 但是經由這些例外的病例,我們能夠學到的更多。 他們提供了飽含訊息的資料, 對現有知識的突破口,都是從這裡開始展開! 第三個醫學法則是「偏見」。 偏見存在於醫學的每一個角落, 醫生和研究者一不小心就會被一把抓住。 醫生查房時常常會遇到病人剛好不在的情形, 可能是在洗澡,也可能去走廊曬曬太陽, 這時候就會深刻感受到, 我們治療的是會趴趴走的人,而不是固定不動的機器。 人類擁有期盼和希望, 就算醫生只是給病人吃糖果,也會產生「安慰劑效應」, 不止病人對於醫生,醫生對於病人也會帶有這般複雜的情感。 於是一個藥物對於病人到底有沒有效, 就變成了全天下最難以確認的事實了! 因為醫學研究總面臨著無所不在的偏見, 迫使科學家設下了重重的關卡,隨機分配、雙盲、前瞻性, 閱讀臨床醫學論文是件枯燥乏味的差事, 但結果卻牽動著藥廠和無數病人的未來。 ---------------------------------------------------------------------------- 醫學必須在不確定的狀況下運用知識, 這門「最年輕的科學」同時也是「最人性的科學」, 是我們所做的事情當中,最美麗,也是最脆弱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9.225.6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469626722.A.12C.html

07/28 06:55, , 1F
看起來不錯@@
07/28 06:55, 1F

07/28 09:49, , 2F
看起來不錯,希望圖書館有買XD
07/28 09:49, 2F

07/29 23:13, , 3F
TED系列的書很薄,但是價格並沒有比較便宜XD\
07/29 23:13, 3F
文章代碼(AID): #1NcBbY4i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