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你在渴求什麼》心靈滿足就不會再一直吃

看板book作者 (持續前進每一天)時間8年前 (2016/04/29 22:25), 編輯推噓5(501)
留言6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這本書很適合不知道為什麼一直胖、不知道為什麼一直吃、 不知道為什麼老是不開心的人讀一讀 網誌好讀版:http://manueletienne.blogspot.tw/2016/04/blog-post_29.html --------------------------------------------------------------------------- 還記得大學時到家醫科的體重管理門診見習, 老師解釋為什麼稱作「體重管理門診」而非「減肥門診」。 因為減肥總是會復胖,甚至越減越肥, 唯有了解自己為什麼會增加體重,認清自己生活習慣的缺失, 並且徹底地矯正後,才能夠不再復胖, 這就是學會「管理自己的體重」而不僅僅是「減肥」了。 本書的作者用更多的面向來討論減重這件事, 當中包含了內分泌學、營養學、心理學,還有印度哲學, 試圖更全人地解決這個問題。 作者是一名醫師, 醫師能夠踏出自身的專業而去涉獵不同領域的知識是很不容易的, 因為醫師對於醫學以外的知識往往很缺乏, 而且關心病人的諸多面向會多花很多時間, 但是心理總是影響生理,這是全人醫療無法迴避的部份。 為什麼我們會攝取過多的熱量導致發胖? 生活習慣不良的原因可能源自於內心的不滿足, 因為對生活的不滿意,所以用吃來發洩心情, 現代生活的各種壓力,讓我們不知不覺吃下更多的食物, 但隨之而來的罪惡感和臃腫的身體, 卻讓我們更不快樂,產生惡性的循環。 這也是為什麼節食往往沒有用, 因為這讓一個人從:悲傷、寂寞、不開心; 變成了:悲傷、寂寞、不開心,而且餓的要死! 節食又引發了身體面對飢荒時的反應: 激發食欲、不停屯積,節食後反而吃的更多! 於是作者認為首要的就是要讓自己徹底察覺「吃東西」這件事, 什麼時候餓、什麼狀態是飽, 感受吃東西這件事以及帶來的滿足感, 而非不知不覺的狼吞虎嚥。 感受每樣食物的味道,充滿酸甜苦辣鹹澀的風味, 不偏頗任一項味覺,才能攝取到最均衡的營養, 只在餓的時候吃,八分飽的時候停下來, 最簡單的事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後面有大半的篇幅在改善暴食背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快樂。 這本書不僅講減重,也講心靈成長, 我也挺好奇出版後要放在健康新知,還是心理勵志。 (博客來是放在心理勵志) 阿對了,最後面還有一些食譜呢... 透過覺察、冥想,完成一些簡單的評量表, 了解心靈滿足需要什麼養份, 如何能讓自己感到平安、快樂、幸福。 有時候真的會忽略掉這些幸福的成份呢: 1. 物質的安全感,擺脫貧窮。 2. 著重今天、當下的快樂,而非未來。 3. 與所愛的人保持聯繫,而非視關係為理所當然。 4. 沒有身體的病痛和心理的疾病。 5. 無論發生好事還是壞事,都不會讓心情遠離基準線太久, 該追求的是一種長期平穩滿足的狀態。 6. 幸福主要仰賴個人的選擇,而非先天或後天環境。 馬斯洛的五階段需求理論在這裡再度被提起: 1. 生理需求 (吃喝拉撒睡) 2. 安全需求 (逃離戰爭、天災、疾病) 3. 社交需求 (滿足被愛和歸屬感) 4. 尊重需求 (追求稱讚與尊敬) 5. 自我實現需求 (追求自我成長) 時時停下來檢視自己的心靈缺乏了哪一塊,試著補足它 就不用一直吃食物來填補內心的空洞了, 心靈,和身體,必須一起健康才行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1.186.17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461939933.A.623.html

04/30 12:05, , 1F
謝謝分享
04/30 12:05, 1F

04/30 14:22, , 2F
謝謝分享~
04/30 14:22, 2F

05/01 04:33, , 3F
推薦~
05/01 04:33, 3F

05/06 10:46, , 4F
也推薦「停止減肥,我自由了!」
05/06 10:46, 4F

05/18 13:44, , 5F
"無論發生好事還是壞事,都不會讓心情遠離基準線太久"
05/18 13:44, 5F

05/18 13:45, , 6F
這個很重要,但是也很困難
05/18 13:45, 6F
文章代碼(AID): #1N8sxTOZ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