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

看板book作者 (*未來*)時間8年前 (2016/04/22 15:22), 編輯推噓3(307)
留言10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在2015書單排行榜中,這本書名被我注意到了,最近總是覺得自己太過在意別人的看法, 總是想做到盡善盡美與所有同事相處得很好,但在過程中不免自己覺得厭惡"你好虛偽" 的想法冒出... 這本書的內容,述事方法為老師與年輕人的觀點討論,以平舖直述的對話去讓讀者了解有 關"阿德勒"心理學(書中也稱之為哲學),在看過本書之前我是沒聽過"阿德勒"的,說到心 理學大家想到的就會是最著名的佛洛伊德,但其實阿德勒與佛洛伊德、榮格並列為心理學 的三巨頭,之前看過美劇-犯罪心理Criminal Minds對於心理學覺得蠻有興趣,一般總會 對於犯罪者加以分析,因為他幼年怎樣怎樣,所以長大才會怎樣怎樣之類的說法,覺得很 準確並其來有自。但本書中是否認這種看法的!他認為那種說法就是"決定論"了,我們人 不應該因為你的過去,而確立的你的未來,而是你想要怎樣的未來,都有可能實現,本書 以此立場在論說,讓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去思考。 讓我印象深刻的另一個重要論點就是"課題分離",我們人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如果 別人討厭你,那就是他的課題,我覺得雖然我對於阿德勒的論點了解的不是很透徹,但可 以從不同角度去看事情、去思考,其實是很新鮮的。但有些地方我自己還是會卡住,例如 :我討厭一個同事,因為他總是如何如何。但阿德勒認為你是想討厭他,才會去抓住他如 何如何,故意造成自己去討厭他的想法。但我真的是看他某些行為很不順眼才討厭他的阿 XDDD如果他沒有那些行為,我其實還蠻喜歡他的呢!這部分有人能回答我嗎,哈哈。 雖然心理學要直接轉換到現實中應用,還是有些落差,但我記得一個例子是:我們在教導 小孩時,如果他做得好,會給予鼓勵,說"你好棒"之類的話語,但其實這樣做就表示你預 設立場就是"上對下"的君主概念,其實不應該如此,如果真的覺得做得好,就說"謝謝"即 可,就像是對於平輩一樣,因為不應該把小孩當作你的"附屬物",不應該總是希望他照著 你的想法去做事等等...。如果還想多了解其中的想法與概念,也來讀讀這本書吧! 不過本書因為是日文翻譯過來的,我覺得讀起來在對話中有一些很不自然的地方,會讓我 有點出神,是很可惜的地方,除此之外,還是一本值得推薦的書,如同我所說的,是個可 以轉換固有想法的一本好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6.60.9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461309741.A.734.html

08/06 22:57, , 1F
剛好這幾天也在看這本書(但還沒全部看完),您文中
08/06 22:57, 1F

08/06 22:57, , 2F
提到的那個疑問,比較像原來是朋友,也覺得他有一些
08/06 22:57, 2F

08/06 22:57, , 3F
好的特質,但當你選擇討厭他時,很自然的那些特質就
08/06 22:57, 3F

08/06 22:57, , 4F
變成缺點,然後就開始討厭他,這理論感覺起很有點怪
08/06 22:57, 4F

08/06 22:57, , 5F
,好像也很難舉出實例,但真的要刻意疏遠一個人,真
08/06 22:57, 5F

08/06 22:57, , 6F
的會開始找出對方的缺點,或許這些缺點只是為了討厭
08/06 22:57, 6F

08/06 22:57, , 7F
這個人的藉口罷了。
08/06 22:57, 7F

08/21 14:27, , 8F
08/21 14:27, 8F

11/12 22:24, , 9F
這本書也讓我得到很多感慨,其實看到結尾時,回想了
11/12 22:24, 9F

11/12 22:24, , 10F
以前的我。會有想哭的衝動
11/12 22:24, 10F
文章代碼(AID): #1N6T4jSq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