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獵殺海洋

看板book作者 (無業遊民)時間8年前 (2016/01/30 20:58), 7年前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獵殺海洋:一部自我毀滅的人類文明史 無廣告網誌版 http://dongdongreading.blogspot.tw/2014/11/blog-post_24.html 先看看幾個數據: 全球有77%的漁業資源已枯竭或瀕臨枯竭。 已有超過90%的海洋大型魚類消失。 光是在印度洋,每年因人工集魚器而死的鯊魚就超過一百萬條。 工業化漁船因混獲而丟棄的漁獲,平均每年約兩千七百萬噸。 我們很可能會是人類史上,最後一個可以享用新鮮野生漁獲的世代。 這本書有點類似<大崩壞>的海洋漁業版本,讀來分外讓人感傷。 相較於<大崩壞>一書中被濫用的各式自然資源,畢竟那些植物森林都離我很遙遠,儘管理 性上可以理解,儘管讀來驚心動魄,但感性上畢竟難有共鳴。 然而<獵殺海洋>中,每一個被消滅的物種都是動物,某種魚類、貝類或海洋哺乳類,其中 許多儘管我從未親見,但也多少看過照片、影片或牠們的近親物種。書中的每一個章節, 幾乎都是一個物種的悼文;每每讀到一個段落掩卷,心底總是沉重的。 作者從十八世紀大海牛滅絕的故事開始,帶讀者走過一遭人類和海洋的歷史,帶我們看過 這數百年來,人類是以何種近乎毀滅的方式,一步一步地清空整個河流和海洋。 然而若 有朝一日大海裡頭真的空無一物,人類還有什麼可以捕撈?我覺得這本書的中文副標下得 很好:一部自我毀滅的人類文明史。 大海牛是海洋生物中一種很謎樣,也很迷人的生物。體長可以長到約七到九公尺長,在大 海波濤中,據傳大海牛會用前鰭將小寶寶護在胸前哺乳,遠遠看去,就像抱著孩子的美人 ,相傳這很有可能是美人魚傳說的由來;如此美麗的動物,再被發現後的不到三十年就滅 絕了。 繼大海牛之後,海瀨、海豹、海狗、海龜、鮭魚、鱈魚、鱸魚、鯡魚、大型石斑、大海鱸 、黑鮪魚、鯨魚、鮑魚、牡蠣、珊瑚礁 … 等等一樣一樣的,不是被滅絕,就是被捕撈或 棲地破壞到瀕臨滅絕。 人類的漁業發展,從河流河口,退到沿海近海,一步一步的退到深海遠洋。一開始先捕撈 最好的魚種,接著捕撈次一級的魚種,再來次兩級。於是,儘管人類正以空前的速度毀滅 海洋生態,但利用不斷找到新的漁場、到更遠的地方捕魚、捕較差的魚、花更多的時間捕 魚、和利用愈來愈先進的科技等等,漁獲量仍逐年成長不見衰退,而政府官員也只願意著 眼於仍然很高的漁獲量,不願意去了解更多數字背後的細節,忽視人類正以殺雞取卵、不 可能永續的方式在清空海洋資源的事實。 直到已經太遲。 1992年,加拿大紐芬蘭終於決定禁捕鱈魚,原來為期兩年的禁令,直到今日還沒解除,因 鱈魚業從未恢復。 切薩皮克灣,是美國最大的河口灣,位於大西洋沿岸的中部。十九世紀時,這裡的天然牡 蠣床極為豐富,最高紀錄一年有上億個牡蠣從這裡出貨;如今天然牡蠣床早已消失,剩下 的是養殖牡蠣業,一年僅能出貨不到六百萬個牡蠣。 台灣的東港鮪魚季,1999年有破萬尾的捕獲量,之後逐年衰退,十五年後的現在,今年僅 捕獲數百尾。 在書中,作者提到一個我初次認識的名詞:「環境基線」。意思是,每一個世代的人,都 會以他們記憶中的樣貌來做為常態,以他們所知道的作為基準。隨著海洋資源的消耗,每 一代的基線都不斷地後退,跟現在的人談到幾百年前的海裡有多麼豐富的生命,多數人只 會覺得那是小說情節。 其實這就有點類似心理學中所說的習慣,也有點類似盲人摸象故事中所表現的人類認知事 物的方式。這樣的機制,導致人們輕忽了自己對海洋的影響力,低估了海洋生物消失的真 實情況;誤以為海洋其實從來沒那麼熱鬧過,其實現況並沒有真的很嚴重。 時至今日,對一些海洋物種而言,確實是已經太遲了,比方說曾經在海浪波濤中留下美麗 身影的大海牛;然而對另外一些物種而言,我們或許還來的及,而這也是作者透過這本書 最想要表達的 作者本身最支持也最大力推廣的是「海洋保護區」的成立,最好是禁止一切捕撈活動的保 護區,總面積目標是能涵蓋全體海洋的20%到40%;同時搭配更有效率的漁業管理,比方說 更有實質效果的配額管制和計算方法;促使漁民改用更先進,可以避免混獲的漁具;以及 要求漁民要把所有捕獲到的漁獲都帶回來不准丟棄等等。 台灣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國,海洋和我們的關係極為密切。我自己上網查了查,目前台灣 政府也有成立更多海洋保護區的規劃,當然目前仍離20-40%的目標很遠;且不僅僅是成立 ,實際上的管理和執法也很重要,這部分身為台灣公民或許可以多多關注,多多督促政府 努力。 而身為消費者,我們能做的還是回歸到購買行為上,拒吃已瀕臨絕種的物種,拒吃用錯誤 漁法捕撈的物種,支持永續發展的漁業經營。台灣魚類資料庫的網站上,有個海鮮採購指 南 ,下次購買海鮮的時候可以多多參考。 我自己很愛吃牡蠣,當我看到因前人的濫捕,導致現在已經很少有巨大的牡蠣,且牡蠣價 格也居高不下時,我心底確實有些埋怨;我也很愛吃鮭魚,當我看到因前人濫捕加上棲地 破壞,導致如今野生鮭魚價格極高,而養殖鮭魚又有諸多汙染疑慮,我心底也有不少埋怨 。 但如果我們現在再不開始做一點什麼,那未來我們的子子孫孫也許會對我們有更多怨懟。 --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54.22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454158686.A.B38.html

01/31 15:41, , 1F
吃養殖的魚類已經比較好一點了~
01/31 15:41, 1F

02/05 06:33, , 2F
QQ
02/05 06:33, 2F
※ 編輯: neohex (220.128.218.210), 05/02/2017 13:37:13
文章代碼(AID): #1MhBDUiu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