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芭樂人類學> 人類學家的腦子都裝了什麼

看板book作者 (布吉納法索300日)時間8年前 (2016/01/22 00:2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網誌好讀版 http://manueletienne.blogspot.tw/2016/01/blog-post_22.html#more ------------------------------------------------------------------- 過往對於人類學的印象,就是一個來自都市的研究員, 來到某個原始部落居住並加入當地的生活, 當地人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持續好長一段時間, 最後能夠發表從這個原始部落裡觀察到的某些人類社會的本質。 也許就是一個這樣飄忽的想像,和人們對他們貧乏的認識, 讓這群人類學家們站出來,寫一些平易近人的文章, 讓世人試著去理解他們到底在做些什麼。 坦白說我看完一整本書還是不了解他們究竟在研究些什麼, 但是可以擷取人類學家的某些觀點,還有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 服用這本書的每篇文章的過程大概是這樣的, 首先會讀取一個看似莫名其妙,但時也具有吸引力的標題, 然後繼續看下去後會陷入五里霧中, 因為人類學者的特長就是從不同角度切入,並納入各方不同的觀點, 就好像是為了煮出一道好吃的菜而加入許多不同的材料一樣。 閱讀的過程中只覺得奇怪怎麼會有人會對這個題目有興趣、 怎麼會想到用這種方式思考這個問題, 覺得有些莫名其妙,卻又讚嘆不已。 想要稍微接近一下這群人的思考邏輯,卻又困難重重。 有的人對於世界上某一個種族的生活習慣、文化儀式有著想要通盤瞭解的期望; 有的人想要了解黑道在村落裡所扮演的角色感興趣; 有的人探討了在經濟風暴之下風雨飄搖的工廠裡突然發生的鬧鬼事件; 有的人剛好碰上了中國某個好幾線城市卻開始慶祝聖誕節的始末; 有的人甚至去深入研究台灣鄉間的卡拉OK車現象; 還有許多人用不同觀點重新探討人類與家、社群、土地、農業和經濟活動的關係。 人類學家擅長田野和深入聽取在地的觀點, 從不同的田野經驗當中產生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 不會見諸報章雜誌,也不會在教科書出現,而是只有他們能寫出來的故事。 最後不像是社會學的書都會得到某個結論, 人類學者的結論或許更不像是一個結論,反而有種「待續」的感覺。 沒錯,當讀完這本書以後,也會有一種「自己到底讀了些什麼」的錯覺, 但是,一次見識這麼多種看待事情的方式,也許就是最大的收獲了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8.77.17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453393463.A.876.html
文章代碼(AID): #1MeGOtXs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