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為何我們總是如此不安》正視內心的聲音

看板book作者 (布吉納法索300日)時間8年前 (2015/11/17 23:50), 編輯推噓6(600)
留言6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網誌圖文版 http://manueletienne.blogspot.tw/2015/11/blog-post_17.html ------------------------------------------------------------------- 原來,我們無法正常和他人交往、時常感到不安,甚至無法坦然接受別人的好意, 很有可能是因為童年的時候,撒嬌的慾望沒有獲得滿足,所遺留下來的後遺症。 姑且不論書中這樣的說法到底有多少根據,但不可諱言的, 內心不安的人,總是有顆玻璃心,過度在意他人的眼光, 換句話說,總是期待從他人身上得到些什麼,從別人口中得到讚美, 彷彿自己的內心總是得不到足夠的養份,非得從別人那裡獲取一樣。 內心撒嬌的慾求沒有獲得滿足的人,還有許多的變型體: 妻子說了一句無心的話就大發雷霆的丈夫、 對於成熟男性的追求視而不見,卻總是被花言巧語欺騙的女人、 堅定相信自己有著模範父母,卻總是被頭痛困擾的人、 總是問孩子愛不愛自己的父母... 書本裡花費很大的篇幅,其實就是在反覆的說服讀者, 請正視自己的內心,當中可能有從童年就留下來的病根: 總是覺得受到別人指責、總是想要依賴別人、老是缺乏信心、 總是因為別人沒有達到你的要求,而暗自自己發脾氣的人 別人總是誇你家庭美滿,但其實你一點也不開心的人... 其實可能你的心中已經悄悄的生病了,如果繼續否認它,日子就不會變好! 其實本書反反覆覆的告訴我們的就是這件事而已, 正視自己內心的問題,坦然接受他,才可能改善目前的處境, 於是才能夠進入最後的第七章--「一切就從珍惜自己開始」 「適度表達想要依賴別人的心情」、「培養純真的情感」、 「別人就只是別人,並不具有傷害你的能力」、 「成為一個樂於接受他人好意的人」、「愛自己是唯一的真理」 作者從親子、朋友、愛情等等面向闡述心理不平靜的原因,當中也有很多佳句: 「別人喜歡你時,雖然不表示他連你的缺點都喜歡,但表示他接受你的缺點, 且依然喜歡你,所以就算有缺點,也不需要討厭自己。」 「所謂的被愛是,即使你什麼都沒做,對方還是對你很滿意。」 <--這是多麼幸福的定義,不是嗎? 「真正親密的關係,是要彼此擁有自己的世界,各自在這個世界體會幸福感, 然後擁有共同的世界。」 「『無感』是自我防禦的表現,是已經不用這種方式就活不下去的徵兆。」 如果你和我一樣小時候因為個性或環境的緣故, 無法順利說出自己想要去哪裡玩、想要吃什麼、想要獲得什麼, 無法成為一個成功撒驕依賴別人的小孩; 長大後發現自己自信心低落、人際關係無法順利展開,甚至莫名其妙生悶氣, 那麼你也很適合閱讀這本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0.81.3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447775447.A.A5A.html

11/17 23:54, , 1F
謝謝分享....
11/17 23:54, 1F

11/18 02:38, , 2F
謝謝分享
11/18 02:38, 2F

11/18 08:33, , 3F
推~
11/18 08:33, 3F

11/18 08:38, , 4F
很棒的心得
11/18 08:38, 4F

11/19 12:12, , 5F
好分享!
11/19 12:12, 5F

11/23 14:11, , 6F
推分享
11/23 14:11, 6F
文章代碼(AID): #1MIqpNfQ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