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Jellicles] 小島

看板book作者 (elish)時間8年前 (2015/08/09 22:0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多了封面的網誌版: http://blog.yam.com/elish/article/25803024 小島描述的是二戰前後兩對男女的故事,他們皆屬於大英帝國,只是外表黑白 有別。同樣出身自島嶼的她們在文化上天差地遠,雙眼所見與內心期盼皆極不 相同。但這樣的人們仍在紛亂時代中相遇,並藉由彼此的交會擦出了歷史火 花,那是一群小人物在1948年所呈現出的彼時社會縮影…… 光看簡介真的很容易誤會本作是氣勢磅礡的大時代劇場故事,是故我也不好意 思怨念當初那篇心得興奮(?)不實。本作採用二戰前後、不同階級種族的人 物作為背景與視點,當然會讓人期盼看見烽火連天、鐵與血、亂世兒女情之類 的家國史詩,只是小島並不是這樣一部作品。 並非想說本作格局小(比如像和諧絲莊那樣,一開始以為是馬來西亞史詩作, 結果從頭到尾只講了一個人,其他全是佈景板 <- 但還不難看啦),而該說正 因為小島的鋪陳十分細緻緜長,行進間總針對單一事件迴旋不去,角色的面相 多而豐富,所以沖淡了歷史氛圍的感覺。 讀者看見的不是巨河隆隆流過,而是熱烘烘的爛泥裡面;不是拼圖,而是滿地 的珍珠。作者安卓利亞.勒維(Andrea Levy)藉由角色群的第一人稱視角, 去描繪那個時代那些階層 / 種族 / 性別所看見、經歷的一切,並以此呈現出曾 經發生的過往。 小說本身屬於這幾年夯到不行的後殖民書寫,但因為採用白人(中產階級)與 黑人(藍領階級)雙視角並巧妙串連,讓故事焦點比其他同型作品更寬廣一 些。社會塑造人;人體現社會。那一切的情節直接而簡單,明明白白控訴著什 麼;但行文本身卻又溫柔委婉,抹去了許多憤怒。 最終硝煙已散,留下的是簡練後的喜悅與哀傷、沈重和雀躍,兩兩成對在劇情 間施力得不著痕跡。英國與牙買加,兩座位於不同海洋及緯度的島嶼好似天差 地遠,但透過某些隱微對位、卻又令人意識到那些淡薄類同。 角色們主述時總顯得如此可親,但在旁人眼裡看來卻又討厭到不行。她們都自 認了不起,卻如此容易被看破。人生中期盼伴隨破滅,絕望裡綻放光明,一切 總在意想不到之處交聚。 文字本身一點都不難,甚或該說流暢到有些尷尬的程度。狗血淋漓的內容被以 適度淡化的方式處理,力道猶存但不濃烈,有的反而是省思過後的感嘆。故事 本身複雜而多彩、五味雜陳並不斷變化,或許也算是體現1948年那個往什麼方 向前進都不奇怪,最終結果卻也弔詭至極的歷史關頭吧。 剛開始感覺像是魔幻寫實恢宏家國史的開頭,沒多久搖身一晃竟顯出青澀且不 知所措的小家碧玉發展。殘酷到好像一切都要完蛋了的時刻,收場竟是如此簡 單乾脆到可以譜成輕快的口哨之歌。染血的緊要關頭因荒謬敘述顯得誇張有 趣,如刀割的情感有時卻露出一絲溫柔。 讀這本書的感覺令人相當愉快,她的內容平鋪直鋪,單純、沒什麼花招而且好 看。我特別喜歡她的結局,該怎麼說呢,大多數的後殖民書寫結局都像是在比 慘似的,但小島的結局卻顯得相當歡樂光明且有意思,外帶點淡淡的開闊傳奇 味(雖然也可能只有我這麼覺得啦)。總之是令人無法掩去笑容、有苦也有樂 的尾巴。 礙於書寫方式以及多元的人物面向,小島雖視野廣大但讀來並沒有那種氣勢萬 鈞集中在一束的感覺。雖然以小格局來形容並不恰當,但那專注於細緻之處的 書寫所展現出的東西,始終比較類似於呈載在顯微鏡下的某段歷史切片。 不同文化與人種在一個像社會縮影的大宅裡相互撞擊、融合,最後誕生出了新 的事物。作者不告訴妳那整體像什麼,而是輕聲細語地喃喃唸著曾經有過什 麼。小島本身仍是某種體現,只是袖珍了點。那是將注意力集中於單眼並將周 遭化為黑暗後,方能仔細觀覽的花花世界一縷。 看啊,那小小的愁緒鮮豔、美麗而明亮。 -- http://blog.yam.com/elish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4.58.4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439129208.A.21C.html
文章代碼(AID): #1Lnrvu8S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