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閱讀《步行書》

看板book作者 (the beauty of the earth)時間10年前 (2014/03/13 02:08),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網誌全文版:http://deadcatchen.blogspot.tw/2010/09/blog-post.html 喜愛的作家開新專欄,這對粉絲來說總是可喜可賀的事,這份可喜可賀中有一種執迷, 對特定的文字上癮是不需要任何解釋的。但是如果妳/你所喜愛的作家變了調,筆鋒一 轉成為情愛笑話大師,她依然是你喜愛的作家嗎? 我已經不記得從何時開始追著壹週刊裡數千字的《步行書》,但是在美而美、漫畫店、 飲料店裡煞有其事地捧著八卦雜誌讀得津津有味,引來旁人側目也不在乎,已成為我每 週一次的儀式性行為。 兩千字的專欄篇幅不算短,它考驗著作家說故事、挖掘與思辯的能力。記得作家曾經寫 到週末的時候她總是一個人待在家裡寫稿,因為每週都要交出固定的產量。相對於壹週 刊裡其他專欄傾向小說或時事評論(小說家駱以軍與大老闆黎智英),《步行書》無疑 是文化研究式的蜿蜒寫作,悠悠長長地說著各式文本背後的歷史脈絡與發想。 《洛麗塔》(Lolita)不只被作家說過兩三回,有一回裡她聚焦於討論流亡貴族、作者 納博科夫與記憶的關係: 謎語及障礙,其實是一種訴說。那彷彿倨傲的聲調、知識的戲弄,其實是給 素未謀面的讀者留下的線索。為了讓我們感受他所看見的世界、記憶對他說 話的方式;也為保護那些記憶,不被時間壓扁,不在俗常的敘述裡平板化。 像是高手過招,電光火石的劍招一出,其實是種交談—各自表述著武功的來 路,經歷的鍛鍊。 記憶從失落的世界向納博科夫說話。他留了後門,開給我們一條小徑,接近 那些不曾親歷的事物。沿途拒馬般的字謎,亦是他留給我們既疏離又盛情的 邀請。 將抽象的記憶予以落實,並且以武功作為比喻,在這裡,透過張惠菁的居間閱讀,我們 彷彿看到了另一種詮釋的流亡貴族記憶書寫。如此純文學的寫作是《步行書》的基調, 也配合「散步」給予人一邊思索一邊前進的原初印象,是我深深喜愛這個專欄的原因。 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再喜愛的專欄也有下檔落幕的時候,隨著《步行書》 的終結,我閱讀數字週刊的歲月也默默地畫下休止符,不再在漫畫出租店流連,不再在 冰果室吃剉冰;頂多期待專欄集結出書,再咀嚼一遍深思過的篩選文字。不料,今天一 早當我一邊大口咬下美而美漢堡,一邊翻開水果日報副刊時,意外就在眼前發生: 七夕中國情人節,冤家男女都在鬼月晚上吃情人餐。派派在臉書上評論: 「能同時慶祝七夕和七月半的,也只有甯采臣了。」一片「讚」聲。 (愛你七月半) 酒店不用周瑜找話題。雜誌教小蕎如何找真愛。但沒有一眼發生真愛怎麼 辦?雜誌沒說,直接跳到如何找G點。(你的春藥 我的毒藥) 彷彿雙面張惠菁般的文字變化,新專欄搭配著水果日報的腥羶色,跟著劉黎兒、吳若權一 起展現都會男女情愛,如何過招比試。我想想橘子哥能夠左手寫出文青般的《美味內心 戲》,右手寫Gay片影評《G片工廠》,就不得不釋懷文化產業自有它的發展走向,遠非文 藝電影情節、照本宣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3.166.222

03/14 12:55, , 1F
03/14 12:55, 1F
文章代碼(AID): #1J8AAuOL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