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愛‧自由與單獨> 奧修著,黃瓊瑩譯

看板book作者 (high)時間11年前 (2013/06/16 19:30), 編輯推噓4(404)
留言8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FB連結: http://0rz.tw/0LSo9 <愛‧自由與單獨> 奧修著,黃瓊瑩譯 要好好消化這本書對我來說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除了我本身對於文字的障礙外, 還有就是其中許多需要一直反覆思考的。 看完了卻也不是全盤接受, 尤其新版附贈的DVD是怎麼回事! 但其中打動我的地方也是不少。 對於某些矛盾與恐懼,似乎有了些出口,關於Love, Freedom, Aloness. 獻給所有的你們,也謝謝阿延的推薦,下面整理出看完這本書的一些話,如果你願意,更 可以與我討論。 ---------------------- 愛Love: 「英文裡的愛love是來自梵文的拉巴lobha,意思是貪婪。 經過淬鍊的貪婪會轉為愛,正是貪婪提煉後的「拉巴」─會成為愛。」 「愛是唯一讓人免於執著的自由;當你無所不愛時,便無所執。」 關於Meditation: 「靜心:愛你自己,然後觀照。」 「靜心的意義是和自己在一起。正是享受你的單獨,能單獨與自己在一起是很美的。慶祝 你自己,這就是靜心的菁華。」 「靜心是將頭腦放到一邊,好讓它不會干擾事實,才得以看到事情的真實面。」 「人,不斷在猜測、推論、論斷和投射,甚至是眼睛張開什麼都看不到。」 我們在占有什麼?也許也是因為害怕什麼? 「愛一成為執著,就淪為一種關係;愛一成為索求,就形同一座監獄。這樣的愛已經摧毀 了你的自由,使你無法在天空中飛翔,因為你被囚禁了。」 「希求伴侶永遠不變就是執著,為了你的執著,你必須對法院、對社會、對一切愚蠢形式 做出承諾,萬一你違逆了那些形式,在周圍的人眼裡,你將喪失所有的敬重與顏面。」 「愛必須是一種賦予自由的品質,不是給你套上枷鎖;愛能為你添上一雙翅膀,支持你盡 情地展翅翱翔。」 「以愛去占據某個人是極為醜陋的。當你占據某人時,你已經扼殺了這個人,因為你將他 貶為東西。只有東西才能被占據,愛即是自由。」 「愛是一片開放的天空,活在愛之中意味著可以展翅飛翔,但是不可否認地,一望無際的 天空總叫人害怕。」 「倘若你懼怕愛,懼怕愛帶來更多的傷痛,那你會繼續活在封閉的角落裡。」 關於上當的愛: 「當你愛一個人的時候,你的愛是因為你得不到對方,現在你得到這個人了,愛怎麼還會 存在? 你想變成有錢人是因為你沒有錢,是貧窮燃起起想變富有的欲望。一旦你有錢,你就不 會在乎了,或是你會以另一種角度看待這件事。 你肚子餓,所以你滿腦子只有食物,可是當你一切無恙、酒足飯飽的時候,哪裡會在乎 食物?誰會去想食物?」 → 想擁有是因為得不到。 「人人都在使用愛這個字,卻沒有人了解愛的真諦。父母親告訴小孩:「我們愛你。」而 他們卻是毀了自己小孩的人。 他們傳給小孩各式各樣的偏見與刻板的迷信,要小孩去背負世代以來的垃圾,那些垃圾 已經一代傳過一代。這種瘋狂的事不斷進行下去...垃圾推得像山一般高。 但是每位做父母的都認為自己愛他們的孩子,假如真是如此,他們不會希望小孩像自己 一樣,因為他們過得一點都不快樂。 他們的生命經驗裡有些什麼?有的只是痛苦...生命對他們來說不是祝福,而是一項詛 咒,可是他們卻要孩子步上他們的後塵。 你不讓孩子經驗他自己,也不讓它做自己,只顧著將自己未完成的野心加到孩子肩上, 每對父母都希望孩子和自己是同一個模子做出來的。 然而孩子有他自己的命運,假如他成了另一個你,他永遠無法做他自己。當他無法做自 己時,他永遠不會覺得滿足,永遠無法從容自在地活在世上,他總是會處在一個若有所失 的狀態。 你的父母愛你,同時他們還告訴你,因為他們是你的父母親,所以你必須愛他們。這是 一個奇怪的愛,而且似乎沒有人注意到這件事,雖然你是這孩子的母親,那也並不表示他 必須愛你,是你必須要有可愛之處,光身為一名母親是不夠的; 你或許是為父親,但那並不代表你因此就值得仁愛,單憑父親的身分,並不會在小孩內 心製造出對你的愛,可是,大家都這麼期望著... 可憐的小孩,他不知道該怎麼做,於是只好開始假裝,那是唯一的解決之道,他開始在 不想笑的時候,嘴上卻掛著微笑,露出愛、尊敬、感謝等種種樣子,但一切都是堆砌出來 的。」 「我對承諾的定義,和你對承諾的定義是不一樣的,你指的是法律上的承諾,這不是我所 指的意思。我只對你描述愛的品質,當你為愛所包圍時,承諾就發生了。 承諾並不會讓愛發生,是愛創造出承諾的;先有愛,才有承諾。有朝一日愛沒有了,承 諾也會隨之煙消雲散,它如同愛的影子。」 「讓自己在意識中成長,在自由中茁壯;讓踏出的每一個步伐,都是出自於你自己的選擇 。締造自己,並成為你的樣子負起完全的責任。」 悠然的愛: 「你愈能付出,你就愈有給予的能力。你單純地付出,而連一句謝謝也沒有期望。當你的 愛是真心誠意時,你反而會因為他人接受你的愛而由衷感謝,對方原可以拒絕你的。 給予愛的同時不忘對那些接受的人致以謝意。」 「當你開始對所有人、甚至是陌生人付出愛的時候,你將發覺重點不是你付出愛的對象, 因為付出本身所帶來的喜悅是這麼豐富,你根本不在意是誰在接受。」 「從你能感覺出自己不再依附任何人的那一刻起,一股悠悠的淡然與深深的平靜由衷而生 ,那是一種放鬆地是放開來。」 愛與關係: 「情侶們對彼此說「我愛你」。但他們的內心深處其實是想被愛。他們愛人,是為了自己 能被愛。」 「將對方視為理所當然是一種冒瀆,是不尊重的表現。」 「不斷地探索彼此,找到愛對方的新方式,新方法。」 「在你們的依偎中保留幾許空間,別想去控制,試圖占有,不要剝奪對方的主體性。」 「關係是一面鏡子,而純淨的愛。需要顯露你的脆弱,必須放下你的武裝,那是令你感到 痛苦的。」 「每個人都有需求,人們感到孤單,所以需要某個人來填滿他的空虛,他們說那是愛。 真愛是唯有在你根本不需要任何人的時候,在你完全地滿足於自己,在你能夠單獨,而 且覺得快樂無比的時候,愛才有可能發生。」 「人對自己的憎惡,導致了不相信愛的焦慮。」 「不是愛在嫉妒。事實上是自我覺得受傷、覺得受到威脅,它陷入掙扎當中。自我的野心 使得它想比別人出類拔萃、獨樹一格,所以才會有強烈的嫉妒心、占有慾,因為自我以賴 著占有而存在。」 「擁有的愈多,會讓你的自我愈強,自我要式什麼都沒有的話就無法存活,它所仰賴的就 是它所有的一切, 所以要是你有更多金錢、更大的權勢、更高的名氣,或是你有一個長得漂亮的妻子、英 俊的先生、優秀的小孩,你的自我會受到無限的滋養。當你失去你擁有的,當你一無所有 時,你的內在裡將找不到自我,沒有誰在那裡可以說「我」。」 「假如你將這些當成愛的畫,你當然也沒有愛可言。你的愛不叫愛,那是嫉妒、占有慾、 怨恨、憤怒、暴力,它可以是一切,但絕對不是愛。它只是假扮成愛─因為這些東西太醜 陋了,沒有戴面具不能見人。」 → 一切的占據,那些都是自己的縮影,不是愛在嫉妒。 「當你在單獨中感到無比的快樂,不需要別人,那時,你才有愛的能力。 假若你對別人有需求,你只能剝削、操縱、控制,你無法愛。」 「對自己的愛裡,沒有「比較」這回事,你就是你,如此而已。」 「在你達到愛之前,你必須先消失,當愛出現的時候,你就不存在了。」 利用假愛: 「大家都擺出一張虛假的臉孔,沒有人是真誠的;大家都帶著假面具,沒有人顯露出真實 的面容。你不僅覺得內疚,也感覺得出來自己的虛假,更清楚每個人都是這樣, 愧疚感使得人人變成了一道醜陋的傷口。這時要讓人淪為奴隸,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真正的重點不是如何去超越性,而是去超越這個社會病態的想法:對性的恐懼、壓抑與 執著。」 「殺人被允許,但愛不被允許。如果你在大庭廣眾之下做出愛的舉動,人們會覺得那很猥 褻,這真是荒謬!愛是可鄙的、但殺人卻不可鄙? 相愛的人不能公開示愛,將軍卻可以公開展示他的勳章?這些是殺人者,而這些是殺人 者的勳章!他們身上佩帶勳章代表著他們屠殺的規模,那還不夠可鄙嗎? 殺人才應該是令人憎惡的事,我們不該容許公然的衝突,暴力才是一種猥褻。愛怎麼會 是猥褻的?」 → 政治、社會、宗教想盡辦法告訴你愛是猥褻的,使你沒有愛的能力,好容易操縱你。 愛與自由Freedom: 「人對自由有隱約的畏懼,每個人都想當奴隸。雖然大家嘴巴上都講自由,但沒有人有膽 量進入真的自由,因為當你真正的自由時,你是單獨一個人的,唯有勇於單獨,才能享有 自由。」 「人對得到的一切會心生厭倦,所嚮往的是自己得不到的。當你獨自一個人的時候,你渴 望能有一些奴役與束縛;當你被綁住的時後,你就開始想要自由。 奴隸的人渴望自由,自由的人想再當奴隸。」 「每當你做某件事時,進入你的內在深處挖掘讓你做這件事情的根由。」 「愛不是執著,執著的不是愛,是占有、控制、抓取、恐懼,貪婪。」 「當你強行將包袱加諸別人身上時,你同時也監禁了自己。如果你綁住別人,別人也會綁 住你;如果你限定別人,別人也會限定你;如果你占據別人,別人也會占據你。」 「千萬不要將任何人當成手段,以每個人原來的樣子對待他,那麼你就不會依附或執著; 你愛,不過你的愛賦予自由,而且,當你給別人自由的時候,你也是自由的。只有在自由 當中,你的靈魂才能成長、你將會倍覺快樂。」 愛與單獨Aloness: 「人為了逃避孤單所做的一切都失敗了。你需要的不是忘卻孤單,而是覺知道你的單獨, 經驗單獨是很美的,有能力單獨,代表著從此妳不再受別人影響,不再懼怕孤獨 ─你自 由了。」 「只有深具膽識的人,才有本事欣然接受自己是一個什麼都不是的小人物。所謂的「什麼 都不是」,正是純粹的存在,那是一種死亡,而同時,也是重生。」 「孤單的人無力去愛,他們緊緊抓著他們的需要不放,怎麼有能力愛?寂寞的人無法愛, 他們只會剝削;寂寞的人假裝在愛,其實只想藉此得到愛。唯有懂得如何單獨自處且覺得 快樂的人,才會充滿愛,這樣的人才能分享愛,而且他可以與陌生人分享愛。」 「帶著自我永遠不可能有愛,自我只想被愛。你愛,是因為這樣你才會被需要,除非這種 被需要的需求能停止,否則你是無法獨處的。 一個已經放下被需要的需求的人,一個對自己的樣子能感到完全滿足的人,無須別人來 告訴他「你是有意義的。」 他的意義,就是他的內在,此時,他的意義不再由別人賦予;他不會去乞討、索求,因 為他的意義來自它的,他不是一個乞丐,而且有能力與自己在一起。」 「在單獨之中,自我與人格將會消失,你赫然發現你即是生命的本體,並明白了自己的不 朽、永恆。」 「悲傷很真實,不倚賴任何人。與其遊走在一個接一個膚淺的快樂之間,不如將悲傷當成 靜心的一個工具,觀照它。」 「如果你想作一名誠實的個體,那就利用悲傷,別逃開它。悲傷是很大的幸福,靜靜地與 它坐在一起,為它高興。悲傷是一種深深的放鬆與休息,當你走出來的時候,你將會恢復 活力與朝氣,感覺自己更年輕、更新鮮。」 「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總是會去追尋令他快樂的事。當你愈追求你的快樂,你就愈能 幫助他人快樂。」 「唯有自私才能使一個人不自私。分享的先決條件是先擁有。」 「若你是活在痛苦中,會想毀損,破壞,想製造出某些環境讓你能夠發洩你的破壞力。 快樂的人是屬於自己的。根應當扎於自己身上。」 「如果你不想被占有的話,就不要去占據別人。」 分享愛: 「當你去到一個慈悲的人面前,他會注視著你,看進你的心坎裡去;他試著發現你的問題 是什麼,為什麼你陷在這種狀況裡,為什麼你去做現在做的這件事情。他將自己忘懷,專 注力完全放在前來找他的這個人身上,這個人的需求、困境、焦慮是他所關心的。他會盡 力去協助,只要是他能做到的,他都會去做。」 「靜心的道路只要忘掉愛、奉獻,只要靜靜地坐著,保持警覺、享受你的存在,那樣就夠 了;和你自己在一起就夠了,學習如何單獨,就這樣。一個懂得單獨自處的人士從來不會 寂寞的,唯有不知道如何單獨自處的人,才會孤單。」 記得: 「緊握的雙手什麼也沒能抓到,一旦你鬆開手,整個世界便都是你的。」 「接受生命的所有層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6.231.43.14

06/16 20:05, , 1F
最近才跟朋友討論到這本,但老實說奧修的書我看不下去><
06/16 20:05, 1F

06/16 20:06, , 2F
我太弱了>"<
06/16 20:06, 2F

06/16 20:47, , 3F
我也是好不容易吞完阿XDDD
06/16 20:47, 3F

06/16 20:47, , 4F
連心得都免了 就把邊看邊記錄下來的東西整理一下
06/16 20:47, 4F

06/17 21:01, , 5F
很美 奧修
06/17 21:01, 5F

06/20 22:19, , 6F
感謝分享,借收錄個板:)
06/20 22:19, 6F

06/25 18:10, , 7F
喔喔 好的 不會不會 謝謝你喜歡
06/25 18:10, 7F

06/30 11:33, , 8F
奧修真的很不錯
06/30 11:33, 8F
文章代碼(AID): #1HlQ7M4W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