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何來之惡?《向日葵不開的夏天》

看板book作者 (the beauty of the earth)時間11年前 (2013/06/16 02:1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deadcatchen.blogspot.tw/2013/06/blog-post.html S死了。我翻開書扉,推理小說的故事彷彿總是這樣開始,一具屍體、一場死亡事件,像 剝洋蔥一樣層層地推演,隨著劇情開展,要去追尋那「惡」的來源為何?是自殺?還是 他殺?謀殺的動機又是甚麼?手法為何?誰才是幕後真正的殺人兇手? 這是我第一次嘗試寫作日本推理小說的讀後感,不像以往熟悉的英國的夏洛克‧福爾摩斯 故事,或是美國勞倫斯‧卜洛克總有的偉大偵探,為讀者在最後以縝密繁複的推理,揭開 謀殺事件的「真相」,當中好與壞、善與惡,截然分明。閱讀推理的過程讓人屏氣凝神, 因為那是一種「猜」,猜自己跟作者鋪陳的方向是否一致。但是道尾秀介的《向日葵不開 的夏天》卻完全跳脫這些步調,與其說這是一本推理小說,倒不如說這是一本恐怖小說, 我不是說好像半夜會從電視機爬出來的貞子那樣鬼影幢幢,而是透過作者所接露的九歲 男童看待世界的視角,令人不自覺地毛骨悚然。 道夫目睹了同學S在家中上吊身亡,走出S家時,只見到院子裡「一大片的向日葵,全都 盛開著大大的花,所有花朵都迎向S所在的房間。」在此,作者道尾秀介除了描繪盛夏 暑假的來臨,以其中一朵不開的向日葵做為故事題名,原本應該無限美好的暑假,卻蒙上 了死亡的陰影,也以此花做為故事的線索,是突破案情的重要關鍵。步出S家之後,摩耶 道夫荒腔走板的人生正式迎面而來:母親的冷漠以對,堆滿垃圾的家庭生活(是事實也是 象徵),有戀童癖的老師、同學的霸凌、鎮上頻傳的殺貓事件……。當我循著作者的敘述 ,第一次閱讀這個故事時,先以主人翁道夫與妹妹美加的關係為主線,然後加入異想天開 的S輪迴轉世為蜘蛛的情節,故事一直膠著在「真兇」為誰的線性關係中。但是,一直覺得 哪裡怪怪的,是三歲的妹妹說話太過成熟導致,後來才在作者真相大揭露的時候證實: 妹妹其實從未出生,因為一場意外,她早已胎死腹中。母親怪罪是道夫惡作劇,從此三年 不理會他,沒有喊過他的名字一次。那樣的冷漠,可是一個九歲孩童可以忍受的嗎?第二 ,所謂的「妹妹」又是誰呢?對道夫的母親而言,她因為失去腹中孩子的痛,而賦予想像 一個布娃娃就是美加,為她穿戴衣服、為她添購ToReMi寶寶餐具用品、為她化妝;對道夫 而言,他相信輪迴之說,認為妹妹美加立即投胎轉世成為了一隻蜥蜴,因為剛成形的胎兒 在超音波照片裡:「左右兩邊各長了兩隻小小的手腳,屁股上還有一條長長的尾巴」, 所以道夫隔了幾天在院子裡看到了蜥蜴,就立刻"認出她來"。對於輪迴之說,我們估且不 論是否真假,但這是一個九歲男童用以面對死亡、面對失落,甚至面對自己無心之「惡」 ,所造成的愧疚的方式。他轉化它,認為死亡之後必有重生,只是轉化成了其他的形式, 那個形式甚至可以比原先更好,可以擺脫先前的失落,因此死亡不是結束,它是另一個 開始。這個說法原先是一種解脫之詞,但當我們看到道夫如何用以解釋自身的生活與 「惡」的存在,恐佈油然發生,人間遂成無間地獄。S的自殺是道夫唆使的,原先的旁觀 者老爺爺秦造死於道夫手下,但道夫卻對秦造解釋死了就會轉世重生,言下之意殺人也不 是罪惡,「惡」在這樣的詭辯之下成為一場虛幻。 但如果問起S為何要殺鎮上的貓狗,道夫為何要殺老爺爺,以及對媽媽惡作劇,卻又可以 歸因於學校裡同學的霸凌、家庭中的關係冷漠疏離……,透過作者冷靜的筆調所呈現的, 是我們原本以為應該純真無知的孩童,生活中卻蒙上層層的陰影。那個「惡」到底是甚麼時 候進入到孩童的內心的?實在太早了!許多推理小說都會給予兇手內心獨白的時刻,但是 在《向日葵不開的夏天》裡,這場獨白交待的,不只是一個人為何挺身涉險,走上謀殺犯 罪一途而已,而是我們空白純潔如一張紙的孩童,何時在知識論上認識了「惡」,解釋了 人如何沉淪的命題。就好像原本應該在夏日盛開的向日葵,卻開不了花一樣。 作為基督徒的我,看待這本小說,除了掩卷嘆息,感慨人世間的生活不能避免的「惡」排 山倒海而來,最想問的問題是:救贖何在?小說昭示的是「惡」無所不在、不能避免,但 卻沒有告訴我們人要如何超越「惡」,來達到救贖,就算是輪迴轉世,亦不能拋去前世的 諸種因果。結尾結束在惡童道夫受到親戚的收養,沒有人知道他就是"真正的兇手",媒體 與警方將一切的罪過推給了已死的老爺爺秦造(註:這篇短文還沒有辦法將觸角深入到媒 體對於日本社會的重要性。)然後呢?然後恐佈惡童將為長成怎樣的恐怖成人?我不敢追 問下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8.97.165
文章代碼(AID): #1HlAvswE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