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交換雙眼--《天橋上的魔術師》

看板book作者 (國不要壓垮了家。)時間12年前 (2011/12/31 01:53),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我個人認為大多數純文學作品都有沒有所謂劇透的問題,比如說紅樓夢不會因為你事前 就知道悲劇收場而喪失它的魅力,雖然有提到一點情節,但我自認不會對尚未閱讀的人 構成妨礙,但可能有人很在意這點,尊重起見還是空一頁。 交換雙眼──《天橋上的魔術師》 人的記憶很奇怪,並不是像抽屜打開就看到針線、髮夾、統一發票等等; 而是像一個窄口的黑袋子,伸手進去憑感覺一樣樣掏出來的。有時常會找 到十分令人驚奇的物事,簡直像魔術帽一樣。 ──吳明益《本日公休》,1997 曾寫過《迷蝶誌》、《蝶道》、《家離水邊那麼近》等自然散文的吳明益 ,近年已被一些人想當然耳的歸類為自然寫作者,但其實他也是一位醉心 於說故事的小說作者,而貫穿他的小說與散文書寫,看得出作者十分著迷 的主題,就是記憶了,如前引的《本日公休》,及《虎爺》這兩本可說是 《天橋》前奏的小說: 有一陣子,我幾乎以為自己要忘記這件事了,但就像看起來乾乾的抹布, 一擰之下水卻滴滴答答地流了出來。我一動筆之後,就知道那記憶像水分 一樣以看不見的形式存在身體裡。我想你應該會理解,即使使勁扭乾,也 不可能完全把它逼出去。況且,當水通通離開了之後,我們就不可能有任 何濕潤和溫度存在。 ──《虎爺》〈想起那個六么拐〉 在自然書寫作品中也是處處可見: 我們忘掉不該忘的事,也記不起該記得的。這是什麼樣的一個大腦?…… 新記憶的加入,也會使原來的細胞造成記憶的變質、扭曲,甚至憑空捏塑 出新的旁支記憶來。……我們失神、空白、健忘、錯認,接受記憶的暗示 、偏頗與糾纏。許多人因此來面對海,希望海能寬恕,或者漂流這些罪。 ──《家離水邊那麼近》〈哦大海,那麼多吻,吻在我們可憐的目光上〉 一直到後來《睡眠的航線》以夢與睡眠探索記憶之謎,《複眼人》寫拋棄 的記憶聚集成島,記憶都是一再出現的關鍵字,而他的新作《天橋上的魔 術師》也是一本與記憶有關的短篇小說集,故事的舞台中華商場在維基百 科的「集體記憶」條目中,被列為台灣的重要記憶場域之一,對於擁有同 樣回憶的人,不需高明的說故事技巧就能讓對方心有所感,但這本書的動 人之處不在訴說記憶(如果它是魔術道具),而是變魔術(說故事)這回 事: 故事並不全然是記憶,記憶比較像是易碎品或某種該被依戀的東西,但故 事不是。故事是黏土,是從記憶不在的地方長出來的,故事聽完一個就該 換下一個,而且故事會決定說故事的人該怎麼說它們。記憶只要注意貯存 的形式就行了,它們不需要被說出來。只有記憶聯合了失憶的部分,變身 為故事才值得一說。 ──《天橋上的魔術師》〈雨豆樹下的魔術師〉 重要的是故事,迷人的是嘗試描繪出失憶的輪廓。消失(消逝)也是魔術 歷久不衰的主題之一,整本書寫的就是生命中各式各樣的消失(死亡、失 蹤),唯有兩篇例外──第一篇〈天橋上的魔術師〉和最後一篇〈雨豆樹 下的魔術師〉,中間八篇小說都是成人後的回溯,以回歸當下現實人生作 結,但他們卻是由一個幼年的孩子和一個成年的孩子連繫起來,這兩個孩 子製造了一個神祕空間,讓我們得以停留在某個魔術時刻。 想想魔術跟小說不是挺像的嗎?我們明知故事是虛構,神奇的魔術背後必 定有機關,卻依然無法自拔的受到吸引,更玄的是,即使魔術都有機關, 但就算偷到魔術師的秘笈也不一定能成為高明的魔術師;那麼多大學開創 作課寫作班,甚至有人出書教人寫小說,也不是人人都能變成一流創作者 ,為什麼?書中有個孩子老纏著魔術師問他魔術的秘密,某天要離開商場 的魔術師終於答應,於是魔術師取下自己的左眼,告訴他這顆眼睛就是魔 術奧秘的來源,你可以自己決定要怎麼用它。 啊,而這正是這本書之所以能打動像我這樣不是台北人也沒去過中華商場 的讀者的原因吧,如果你有了一顆魔法眼珠,是否願意把自己原本的眼睛 挖出來?當一個讀者其實比作者要輕鬆得多,我們不必挖出自己的眼睛, 就能目睹神奇的魔術,因為作者高明的說故事技巧,讓我們得以透過他的 雙眼一窺那個魔幻空間。安伯托.艾可曾說,將現實套用到小說情節的人 ,都不可能是理想讀者。我們總喜歡猜測書中主角就是作者的化身,吳明 益本身就是在中華商場長大的孩子,但他小時候真的在天橋上賣過鞋墊嗎 ?那一點也不重要,魔術師說,你覺得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不相信魔術 就會失去溫度。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本和魔術師交換雙眼的人所寫出 的作品。 魔術師將眼珠取下交給小孩的時候並沒有流血,但我覺得對直探生命哀傷 本質的寫作者而言,血必定是在某處流過的。 至少阿卡做的模型,對別人的人生並沒有傷害性。我的朋友們卻沒有機會 拒絕成為小說裡的人物,我有時候早晨起床刮鬍子的時候,覺得自己可憎 可憐又可恨,就像災難。──〈雨豆樹下的魔術師〉 在作者今年二月出版的長篇小說《複眼人》裡,其中一個做過按摩小姐的 人物哈凡的姊妹小奈曾告訴她,會來按摩店的男人一定有哪裡會痛,如果 認真地按摩那個地方,一開始客人會說痛,但是慢慢他會放鬆,跟妳說出 心事。 我們之所以讀小說,也是因為哪裡會痛吧,中華商場拆除了,我們人生中 有許多珍貴的事物失去了,即使能做出精細到連口香糖渣都歷歷在目的模 型,還是有某些東西無法再現,這事本身難道沒有傷害性嗎?如果沒人寫 出來,世界上的阿卡們還是會默默的做模型,默默的帶著遺憾死去吧。但 小說寫到最後模型上那幾條不亮的霓虹燈,正是當年「我」和阿卡打破的 位置時,又覺得心裡的某些缺口被填補了,就像一開始被按得很痛,後來 還是獲得紓解的客人。所以作者不但是個高明的魔術師,還是個溫柔的按 摩師呢。 -- 達爾文說過:『在資源方面,大自然表現出驚人的經濟結構。』一切的財富來自大自然, 少了它,任何經濟體都不存在。原始的財富是糧食,不是金錢。               --Payback: Debt and the Shadow Side of Wealth Margaret Atwoo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7.245.30 ※ 編輯: iloveilliya 來自: 114.37.245.30 (12/31 01:54) ※ 編輯: iloveilliya 來自: 114.37.245.30 (12/31 01:58)

12/31 16:57, , 1F
推一個,最近也剛讀完這本書
12/31 16:57, 1F

12/31 20:47, , 2F
寫得好棒~
12/31 20:47, 2F

01/15 12:44, , 3F
推本篇! 這本書真的讚!!
01/15 12:44, 3F

12/01 19:58, 5年前 , 4F
寫得好棒啊......
12/01 19:58, 4F
文章代碼(AID): #1E_VgjOQ (book)